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摧毁一个职场人只要3点,如何破解职场倦怠?

Ray先森 · 1小时前

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前景求职”,作者:前仔,36氪经授权发布。原题目《“那就这样吧!”:遇到职场倦怠真的只能放弃吗?》

从上周日到本周二,前景求职联合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教练赵亮老师,在线上做了一档关于“职场倦怠”的主题分享和答疑,

在为期三天的分享中,我们陆续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提问,赵老师也一一做了答复和解析,在这里截取部分的分享内容,希望对你的职场发展也有所帮助和借鉴。

1、一切职场心态的崩溃都离不开这3点

在前2节课中,我们分析了这么多职业倦怠的原因,那该如何面对它呢?

在这里呢,为大家介绍一个情绪 ABC 理论,情绪 ABC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

A 是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事件;

B 是Bliefs,是指思维信念;

C 是Consequences,是指行为结果。

事件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而引起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 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B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

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举个例子,同样是在疫情之下,即将毕业但还没有确定职业方向,

一个同学会认为这次的疫情即是危也是机,一些线下的行业受到了打击, 比如电影、旅游、交通运输、房产等,但是对某些行业却是机会,比如互联网、生活消费、线上心理咨询等等。

所以他选择了快速行动,寻找职业规划老师沟通,加强对自我的认知,确定职业方向;广泛寻找招聘信息和人脉资源,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提高自己应对和应变能力。

而另一个同学可能会认为完了,目前的疫情导致公司裁员、降薪, 企业招聘放缓,数量减少,我找不到工作了。

同样的情况发生,不同的认知会导致大家完全不同的想法,当然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过往,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独特地看世界的角度和观念。

而那些影响我们做选择和判断的心理因素,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有所改变,所以当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些影响判断的主要因素后,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在这里,我也在这里提出来,大家可以针对性做个对比,它们分别是:

● 绝对化的语言

● 过分概括化

● 糟糕至极/灾难化

我们都是普通人,每每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会立即马上进入熟悉的自动导航模式,小则影响心情,大则影响个人发展和重要的人际关系。

所以,越是快速而清晰的了解自己,越能早日避开那些不必要走的弯路。

2、绝对化、低自尊、灾难化,摧毁一个职场人到底有多简单?

有人说,摧毁一个职场人其实很简单,不过是简单的3点。

要么绝对化去定义他,要么过分打击他挫伤他自尊,要么灾难化他的未来,从根本上让一个人失去信心,

而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信心,才是一个职场人最痛苦的结果。

● 太绝对的人,才是真的不完美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

例如,很多人常常把“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挂在嘴边。

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很多事不可能按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特别是很多事情发展最后和自己期望不符合时候,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也就是说,得到的不是想要的,想要的总是得不到。

● 过分概括,才是最大的片面

过分概括的评价,是指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

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

有时候,过犹不及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种伤害。

● 灾难化结果,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打击

如果经常担心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

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都35岁了还没当上经理,不会有前途了。”

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

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因为他习惯性拿“失败归因”自己的一切。

举个例子,小刘周一到办公室,发现座位被老板调整到了一个角落的问题,他可是一直都坐在离老板最近的位置啊!

这让他非常不爽,他开始想老板是不是不重视我了,或者我最近是不是做错事情了,或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应该是从外面招了厉害的同事,完了我年底的升职可能没戏了。

结果,工作状态很差,感受到没有被公平对待,未来的晋升和发展无望,想要离职。

绝对化、低自尊、灾难化,都是一个人面对结果选择不客观的理解方式。

选择正确的理解方式和归因态度,才是面对职场至暗时刻的最佳途径。

这一点,早一点认识和做到对自己并没有坏处。 

3、如何更好的破解职场倦怠?不妨做好这3点!

其实职场倦怠就像我们的情绪一样,重要的不是要去根除,而是学会用什么方式去面对。

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克服职业倦怠?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 建立与自己的正向链接

就像做体检一样,学会定期检查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状态。

不良情绪或者倦怠感的产生,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心理或是身体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状况。

仔细回想在倦怠感产生前,是什么样的事件引发了这样的感觉,以及在产生这样的疲倦感时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是睡眠,认同感,或是户外新鲜的空气?

把你的需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记录下来,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创造办法去实现。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方法:

我会每天晚上结束工作后发个朋友圈,每天有什么感受,发生了什么事情,简洁地记录下来。

当我们陷于某种情绪中时,我们往往不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可是当我们翻看之前的朋友圈时,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倦怠感是什么时候,怎么产生的。

● 寻求专业支持

当意识到自己处于职业倦怠,可以找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测试下我的兴趣和性格与行业或者职位是否匹配?

比如我喜欢跟人打交道,但是每天的工作却都是处理事情,面对冰冷的机器和繁琐的流程,我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又或者行业处于衰退期,业务萎缩,公司业绩不行。现在的工作已经做了 5-6 年了,工作内容没有变化,职位晋升看不到希望,转岗又没有机会,看不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又或者是公司的人际关系超级复杂,做一件事情感觉好累,各个部门相互推诿,不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而自己夹在公司与客户之间左右为难,压力很大。

你可以分析一下,到底哪方面对你的负面影响更大。

如何充分发挥你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特长,让你有一番成绩,得到认可,获得晋升,走向人生巅峰也未可知。

● 改变不恰当的预期

有一个公式叫:

快乐 = 恰当的能力-不当的期待

不当的期待越高,快乐的程度就会越低,甚至陷入抑郁,所以不妨调整下自己的期待。

有时候,追求向上其实很好,但也请你允许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是很好。

采取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的状态,主动涉及更广泛的工作,或主动接受更高一级的任务,给公司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且有更能力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我始终相信“如是,往往来源于不知道什么,而不是知道了什么”。

希望,以上的分享,对你今后的职场发展有所帮助,谢谢。

写在最后:

职场发展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每个人总有累的时候,并不是不允许你休息,而是在你停下来的时候,记得好好想想,

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出发,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接下来还要跑多远?

也希望每一个职场人,都能泅渡到自己的彼岸。

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对焦虑的理论原理:ABC模型焦虑拆弹法
总觉得工作枯燥烦闷,那是因为你没处理好情绪
2020人类清除计划?如何从时代赋予的病症中逃离?
三个最容易导致悲观消极的思维误区,你有吗?
读书 |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
自从明白了这4个道理,我活得无比轻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