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读汉(二):汉武帝将士的31次征伐与中华疆域、民族雏形的熔铸

百年津渡

困难时这是树洞,有了炬火和太阳,就风乎舞雩吧!06-27 20:11

汉成帝(刘骜)建始四年(壬辰,公元前29年),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时,汉代名将陈汤有一次近乎神奇的预测:

会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僚议数日不决。凤言:“陈汤多筹策,习外国事,可问。”上招汤见宣室。汤击郅支时中寒,病两臂不屈申;汤入见,有诏毋拜,示以会宗奏。汤对曰:“臣以为此必无可忧也。”上曰:“何以言之?”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又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今围会宗者人众不足以胜会宗,唯陛下勿忧!且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今会宗欲发城郭、敦煌,历时乃至,所谓报仇之兵,非救急之用也!”上曰:“奈何?其解可必乎?度何时解?”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因对曰:“已解矣!”屈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资治通鉴》卷三十,汉纪二十二)

相比秦时,汉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普及全国。西汉初期,各地制铁业多被控制在诸侯王及富商手中。汉武帝时,在各地置铁官,垄断全国的制铁业,并实行专卖政策,中原的主要武器装备兵刃、弓弩,质量、数量远胜于西蛮、北夷、南越、东瓯等少数民族军队武器装备。

据《汉书》武帝纪和匈奴传等的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登基。从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138年)起,从18岁到70岁崩于五柞宫,汉武帝在52年间向四夷发动了三十多次大小战争,初步奠定了中华的版图,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下面把武帝时期对四夷的作战做一个简要的清理概述:

一、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138年),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遣中大夫严助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之。未至,闽越走,兵还。(无战果)   

二、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郢攻南越。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击之,未至,越人杀郢降,兵还。(无战果)    

三、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夏六月,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大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行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单于,欲袭击之。单于入塞,觉之,走出。六月,军罢。(无战果)   

四、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   (一路胜两路败,赦雁门、代郡军士不循法者。)    

五、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128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首虏数千级。(胜)    

六、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胜,解除对长安的威胁。)    

七、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杀略数千人。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春,大旱。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得右贤禆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大胜)    

八、元朔六年(戊午,公元前123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赦天下。(胜)    

九、元朔六年(戊午,公元前123年)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绝幕(漠),大克获。前将军赵信军败,降匈奴。右将军苏建亡军,独身脱还,赎为庶人。(胜)    

十、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蘭王,斩盧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大胜)   

十一、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票骑将军踰居延,过小月氏,至祁连山,得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禆小王七十余人。(大胜)

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4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霍去病监降,斩其欲逃亡者八千人)   

十二、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匈奴入雁门,杀略数百人。遣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皆出右北平,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独身脱还,及公孙敖、张骞皆后期,当斩,赎为庶人。(败)

十三、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秋,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略千余人。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青至幕(漠)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阗颜山乃还。去病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大胜)

 

                                    今日壮美河山,曾卧几多忠骨

(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秋九月,大司马骠骑将军去病薨。)

 

十四、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秋,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春,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驰义侯遗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柯、越嶲、沈黎、文山郡。(胜)    

十五、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枹罕,匈奴入五原,杀太守。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冬十月,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士及中尉河南、河内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十六、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秋,东越王余善反,攻杀汉将吏,遣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出会稽,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击之。……东越杀王余善降。诏曰:“东越险阻反覆,为后世患,迁其民于江淮间。”遂虚其地。(胜)    

十七、元鼎六年,又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二千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无战果)

十八、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冬十月,诏曰:“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匈奴詟焉。(无战果)    

十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将应募罪人击朝鲜。……元封三年夏,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胜)    

二十、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又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胜)    

二十一、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武帝遣从骠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王恢数为楼兰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将兵。破奴与轻骑七百人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即车师),因暴兵威以动乌孙、大宛之属(胜) 

“不破楼兰终不还”,车师国位于交河河道上的古城遗址

二十二、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武都氐人反,分徙酒郡(胜)

 

(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青薨。)

二十三、元封六年(丙子,公元前105年)益州、昆明反,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拔胡将军郭昌将以击之。(胜)

 

注: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原以十月为岁首)。

二十四、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故浩侯王恢使道(导)军。太初二年,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财(才)有数千,皆饥罢(疲)。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引兵而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败)    

二十五、太初二年(戊寅,公元前103年),秋,蝗。遣浚稽将军赵破奴二万骑出朔方击匈奴,(赵破奴被俘)不还。(败)

二十六、太初三年(己卯,公元前102年),上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西北至盧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两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军正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败)    

二十七、太初四年(庚辰,公元前101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胜)

 

干涸的交河故河道   

二十八、天汉二年(壬午,公元前99年),以匈奴降者介和王为开陵侯,将楼兰国兵始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救之,汉兵不利,引去。(不利)    

二十九、天汉二年(壬午,公元前99年),夏五月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又使因杅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会涿邪山,亡(无)所得。使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与单于会,合战,陵所杀伤万余人,兵食尽,欲归,单于围陵,其兵得脱归汉者四百人。(败)    

三十、天汉四年(甲申,公元前97年),汉使贰师将军六万骑,步兵七万,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余人,与贰师会;游击将军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杆将军敖将骑万,步兵三万人,出雁门。匈奴闻,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十万待水南,与贰师接战。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斗十余日。游击亡(无)所得。敖与左贤王战,不利,皆引还。(整体战果不利)    

三十一、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91年),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征和三年,春正月,行幸雍,至安定、北地。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三月,遣贰师将军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二万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四万骑出酒泉。成至浚稽山与虏战,多斩首。通至天山,虏引去,因降车师。皆引兵还。广利败,降匈奴。(整体来看战败,两路告捷,征和三年不是完全兵败)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至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间进行,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带决定性的大战役有三次。

第一次战役:河南之战

发生在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北京密云县)。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了包围和突袭,匈奴白羊王逃走。此战完全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其后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移内陆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西汉军队收复河南地,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河西之战

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称河西走廊。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越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县)西进,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大破匈奴军,斩首虏三万二百级,降者二千五百人,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从此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第三次战役:漠北之战

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这一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十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利用匈奴贵族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错误判断,西汉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

卫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对匈奴单于大军进行包围。经过激战,匈奴单于率数百骑突围远逃,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直追至赵信城(蒙古杭爱山下)。霍去病的东路军从代郡(河北蔚县一带)出兵,深入二千余里,跨过大沙漠,同匈奴左贤王接战,大败对手,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再也无力大举南下。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制止了匈奴对汉的的残暴掠夺,保护了汉朝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便利了汉朝与西域的交通,也初步打造了现代中国疆域的雏形,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为汉宣帝时期彻底控制西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匈百年战争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汉匈百年战争
为汉帝国开拓丝绸之路的将军,三征匈奴,结局惨烈,汗血马战争终
解读汉匈终极决战,史书不会告诉你的细节
匈奴传(六)
华夏的骄傲,卫青霍去病将匈奴打到贝加尔湖,帝国双璧是怎样谢幕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