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桂梅叫“滚”!如何理解一个女校长的发飙?
发布时间:2020-11-01

01

 

前些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张桂梅让前来捐款的学生“滚”,这个视频随之上了热搜,有网友批判她过激,认为她不应该发表“全职太太鄙视论”,很多人骂她的思想古板,否定了女性教育孩子的价值,是在有意表达诱导两性对立的观点。

当中有人劝说那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该去了解张桂梅办学宗旨后再发表评论。当我仔细翻看了她的言论,觉得某些持批评意见的网友对她的看法的确有失偏颇。

 张桂梅校长

首先她反对做全职太太,不代表她否定女性教育孩子的价值;其次,她的反对点是这个好不容易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好好利用自己所学,而是依靠男人,这是对资源的浪费,让自己处于依靠他人的被动境地;第三,她建校的根基就是让女性做独立的自己,不依附其他人生活,如果选择在家做全职太太,和社会脱节,就等于违背了当初入学到升学的宗旨

 

如果能够好好了解到张桂梅办学的目的就可以理解她的用心良苦,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她的立场。

 

若果她对学生毕业后甘心在家做全职太太持有的是听之任之的态度,那就违背了她出资建校的初衷,辜负了自己的初心,甚至在以后会成为建校理念坍塌的缺口

 

严格来说“不建议女性脱离社会”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女性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赢得尊严的必要手段,是向某些歧视女性的男性群体反击的武器,更有利于女性建立自我认同感,一个女性在职场和事业上的表现优秀,对强化自我认同是起到积极作用的,这并不是说社会上全都是歧视女性的男性,但在总体而言,女性相较于男性,始终还是处于一个相对不平等的位置。

网友评论来自微博

 

放眼于现实客观,的确有很多女性因为家庭和事业无法兼顾,而舍弃事业选择家庭,我们不能就此认定做此决定的女性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应该理解和支持他们,另外,让人忧心的是选择专注家庭的女性中的一部分,的确会因为选择而陷入人生的困境,她们被婚姻和生育阻断成长道路,处在狭窄的家庭空间里,长期和社会脱节,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认可,甚至遭遇伴侣的不忠,这些事情的发生能让女性感到挫败和抑郁。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职太太并不被建议,毕竟这样一个相对孤独的身份,面临的风险的确比职场的女性更多一些,这种风险来自婚姻,也来自越来越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02

 

男性自然有其自身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承认这一点后,女性更有理由为自己努力,女性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并不是要和伴侣竞争,而是站在整个社会集体的宏观角度上,女性通过社会劳动建立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更大的价值在于,为女性整体获得进步和独立树立榜样。

 

恰巧这两天,在网络上看到香港著名女演员张曼玉的照片,很多网友唏嘘不已,纷纷用美人迟暮,感情失败来形容她,只因为她不修边幅,身形瘦弱,染了头发后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比同代女演员苍老。

有些言论甚至还将不生育,不结婚的选择进行抨击,有人反问,不是说不生孩子会显得更年轻吗?怎么变得如此苍老!于是有人感叹,女人还是结婚好,有人爱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幸福。 



可是,一个将近60岁的女人,活成这样,很差吗?一定要像老奶奶一样跟在孙子孙女后面才算幸福?

 

这种不讲究客观事实发表偏见言论的行为,无视问题的本质,背后却无意中暴露了对自己身份无法认同的恐惧。 

 

不管是在家养育孩子,还是在职场上实现价值,都是女性的两种正面的功能,不应该用一面否定另外一面,一个人可以温柔脆弱,顺从被动,渴望被爱,也可以果断勇敢,追求理想,在面对不公平的情况时据理力争。一个女人选择什么,都是她对自己进行一番衡量和确认后的行动,而不是被迫做出选择。

 

一方面,虽然很多女性已经意识到工作对自己的提升至关重要,不会轻言放弃;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特别是孩子面前没有学会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

 

03

在心理学上,鼓励人们进行真实的自我表达,真实的表达可以为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如果母亲们都把内在的我和外在的我变成两个对立面,把自我自然恰当的表达抑制在规范的框架里,那个真性情的暴露反而让自己羞耻,忧虑,这种被压制的力量自然而然会传递给到孩子身上。

 

在我们周围,大部分已经生育的女性都带上一个叫做“母亲”的面具,百般掩饰,试图扮演一个好母亲,而不是一个生动真实的人。这个面具告诉人们母亲不可以肆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孩子面前只能愉悦,不可以沮丧。只能表露积极,不能消极。 

男孩看到这样的妈妈,他就会用同样的角度看待他以后的伴侣。女孩看到这样的妈妈,自己就会用妈妈的方式做自己。

 

这和心理学上认同独特自我是相违背的,肯定自我独特性是获得认同感的根基,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做真实的自己,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接纳。

 

著名作家伍尔夫十分重视女性成为自己的重要性,她认为:这种成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并不是将自己和男性空间隔绝,而是积极融入他们的空间,融入社会,用开放的观点和态度接纳其他人的立场和观点。

她在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有说道: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尽管男性读者读完这本书后认定她是个女权主义者,但很多女性从这个作品中得到的是启发,和书中表达的思想达到心灵契合。 

 

所以,即使是万不得已选择放弃工作的女性,如果可以,仍旧还是建议她们通过至少一个途径和社会保持沟通和连接,可以给女性带来更高的自尊,让女性体会到更多的价值,在参与社会分工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物质上的独立带给人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丰富内涵又不单单体现在物质上,随着女性实现经济独立的广泛深入,思想上的自由也变得更加具体,比如社会决策的话语权,婚姻选择,维权意识等等。

 

马斯洛的理论中,有一个核心内容是动机和人格的关系,当需求不被满足,人们体会到剥夺感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挫败。如,一个生活富足拥有事业的妻子和一个完全依赖丈夫生活的妻子,在生日时没有收到丈夫的礼物,他们获取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生日礼物,在拥有事业的女性那里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她的价值被更重要的东西支撑住,而对完全依赖丈夫收入生活的女性那里,她很可能将这种不被满足看做是忽视和剥夺,进而感受到他者威胁。

 

保持独立和自由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经济的独立,能用自己的钱买一样东西,尽管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但却能避免“衣来伸手”的尴尬和羞愧,很好地维护着女性的自尊,同时也能为她们赢得更多恰当从容释放表达自我的底气。

 

妻子,母亲,社会职场人,还是有一番事业成就的女性,成为自己,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是一生的课题。

 ◆精选文章◆

世间诱惑,如影随形
为何我们要在迷惑中相遇
逼孩子喝热奶?一个场景带你了解控制欲妈妈的行为影响
《眼光普照》下不被看见的我
为何打破边界会产生厌恶感?
《海上钢琴师》从抛帽子到合理化期待


◆作者:文玟
◆微信公众号:剧记手(ID:wen6696059)
责任编辑:一只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当全职太太,校长怒斥“滚出去”:身为女人,到底该怎么过好这一生?
独立女性最大的谎言,是不花老公的钱
“想成为和她一样的人”
“鄙视”全职太太,背后是贫穷的“罪恶”
全职妈妈的路,要自己走
全职妈妈那么容易当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