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月1日起,山寨奶茶店最高可判刑10年

小W · 2021-03-11 11:33 来源:中国饮品快报

今年3月1日起,新的法律开始执行。对于诸如假冒注册商标,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的知识产权类犯罪,最高可判10年。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法律的发布,或对频遭山寨之痛的茶饮行业有利好趋势。

01 山寨品牌获刑10年 已有先例  

2019年2月至4月,被告人宋某甲、刘某在投资、经营上海某一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期间,在未经“厝内小眷村”餐饮商标所有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伙同被告人李某、宋某乙等人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厝内小眷村”饮品店加盟招商业务进行牟利。

经营期间,仿造“厝内小眷村”店面模板,受让核定使用商铺/服务项目为出租椅子、桌子、桌布和玻璃器皿的“厝内小眷村”注册商标等手段,虚构该公司已有“厝内小眷村”商标授权,诱骗多名被害人与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以收取加盟费或加盟定金的方式骗取被害人投资。

经鉴定,被告人刘某、宋某甲、李某、宋某乙骗取被害人共160余万元。

2019年11月9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因4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钱款、数额巨大,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将上述四人公诉至闵行法院。2020年5月14日,闵行法院判决刘某等4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 

无独有偶。廉江市公安局也破获一起假冒“益禾堂”商标案。

民警在侦查中发现,廉江塘蓬镇某奶茶店在门头、杯子、封口膜、吸管、打包袋上都印有“益禾堂”字样,而该店店主无法提供“益禾堂”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证。

该店至2020年2月至8月期间,利用假冒“益禾堂”商标销售产品营业额高达60万元,非法获利16万元。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以上案件均为典型的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的案例。

02 业内维权 仍多以民事诉讼为主  

虽然目前国家将知识产权类犯罪书写至刑法,但在实际操作端来看,仍以民事诉讼为主。

湖北鹰和卓律师事务所为多家连锁品牌提供维权服务,相关律师表示,在多年维权中,以刑事诉讼的案例,现调茶饮行业不算多。

刑事诉讼案例主要集中在类如香飘飘、雀巢等原料型饮料中,被告人多以假冒、伪造商标,生产其产品进行销售。

现调茶饮行业的维权,仍以民事诉讼为多。主要原因有二:

1、知识产权案件本身存在着取证难的问题,而刑事立案的证据的要求比民事高得多,需要做大量的证据收集,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2、相关机关往往会以合同纠纷为由不予以刑事立案,从而只能采取民事诉讼。

除此外,招商公司往往在制定加盟合同时,也会想办法规避风险,进一步加大了取证难度和维权难度。

但对于一些极其恶劣的事件,不少茶饮品牌表示也会争取刑事诉讼,以对山寨公司造成威慑,维护品牌的长久权益。

红餐总结

假冒注册商标,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的知识产权类犯罪,最高可判10年。对于餐饮行业来讲,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也许,饱受山寨困扰的餐饮老板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山寨泛滥,产品质量及服务各方面都不及正牌店,而消费者又无法清晰辨认山寨,导致正牌店口碑下降,使得正牌店的老板苦不堪言。

新的法律开始执行以后,对餐饮行业最大的利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有法可依,以前被山寨的老板维权会相对容易;二、面对严惩,山寨者会越来越少。

由此可见,实施新法律,势在必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1个亿打假!被山寨“毒害”的品牌,远不止一个鹿角巷
最高法院:假冒注册商标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裁判规则12条
泰和泰研析丨浅议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81期丨刑民交叉案件刑事处罚后民事侵权责任的承担
【案例赏鉴】“始祖鸟”品牌首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商标侵权案件丨威科先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