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学 2021-08-02

2021-08-03 16:33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千字文》

【素讲】

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儒国学堂,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千字文》。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乐有有五个读音:第一个乐是音乐的乐(yuè);第二个乐是快乐的乐(lè);第三个乐是就是智者乐(yào)山,仁者乐(yào)水;第四个乐是就是地名叫乐(lào)陵;第五个乐是读lùo音,就是痴迷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ùo)乎!

 

乐殊贵贱,就是音乐能够分辨一个人的阶级、地位、雅俗,音乐当中有诗歌、音乐、舞蹈,还有来自于民间的和各个群体的。我们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这样的区别。在《荀子.乐论》当中就讲“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这个乐就是告诉我们不同的群体,他会有喜欢不同的音乐。《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德音雅乐,乐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种修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唱着歌来到这个世界上,听着别人的歌儿离开了这个世界。每一天话讲的好听就跟唱歌一样,看到树叶婆娑声,看到鸟儿的鸣叫声,山川河流,还有云卷云舒,狂风暴雨,这些都是音乐,都是天籁之音。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音乐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的时候,在八千年前就有吹奏骨笛,用骨头做的笛子。在三千年前的商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非常精美的玉磬、编钟、铜鼓等等。我们在孔庙里面都有编钟、编磬。还有古筝、古琴像这一些都是非常古老的乐器。有了这一些的乐器,和人类对大自然当中悟出的一些道理,所以就制定了礼乐的制度。周朝建朝的时候,制定的礼乐制度,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的礼乐机构叫春官。春、夏、秋、冬、天、地六官,周朝六官形成六部委。所以在清朝以前,我们的国家大部分历史的朝代,中央都只有六个部委来管理,一个部管天,一个部管地,还有一个部管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有天、地、四季。

 

音乐是属于春官来管的。在春官当中有大师乐,乐师的乐官在全国开展音乐的教育。商朝的时候礼乐制度十分严格,又很繁琐,尤其是在贵族举行的政治、军事、外交、民俗、祠堂等等,这些的地方都配有专业的音乐,等级森严。所以《论语》的第三篇才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这个意思。孔子指导的礼乐制度,对一个人类的文明,对中国历史未来的贡献,所以孔子在他所办的学堂当中有音乐这一门课:礼乐射御书数。一个人要想文明先要学礼、再学乐。有礼就先学乐,乐使人内心和谐,礼使自己高雅。射和御都是体育锻炼,也是军事的内涵,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马车。在这两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国家的军事培养了人才。所以孔子的军事思想是文事必有武备,武事必有文备。文在武中,武在文中。文武双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的教学的思想。书和数就是书法和数学、科学、文学,这是放在最后面学习,在后面学习不是不重要,而是学习的次第。

 

人生从小要先学礼乐,先学文学和道德,才会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从小养成了有责任、有礼貌、有境界、有格局的人,然后再去学才艺,学习琴棋书画,机器人、电脑、开车等等,这些后面学都来得及,技艺是很快的。如果从小没有学文学、道德,长大以后没有了文学艺术,道德的修养,那是一生当中的遗憾。什么遗憾呢?人的境界高不起来。在王阳明子总结的人的道德与才艺哪一个先学的时候,做了这样的总结:德艺双馨。先学习道德的人,在道德的高度的情况下去学才艺,那一个人的长大了,就容易德艺双馨。如果一个人先学才艺,没有学道德,他才艺上升了,道德没有提升,甚至还要下滑,下滑的时候就很难培养起一个人真正的德艺双馨的人。

 

《礼记》中专门有一章叫做《乐记》,《乐记》主要是讲音乐的这些道理,音乐的道理跟礼貌有哪一些关系呢?在《礼记》中讲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在《礼行天下》这本书,我们都已经摘录出来也已经做了译疏、讲解。在《论语·尧曰》当中讲的“不知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在古代有三礼,《周礼》、《礼记》和《仪礼》三本书。第一本《周礼》主要是记录周朝的官职的体系,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官员的名称、职责、赏罚,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干,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各个层次,各个级别,各个地方该做什么,这在《周礼》当中都已经明确出来了。第二本书就是《仪礼》,它记录着周朝的时候,贵族社会的各种的活动,行为规范和法定的方式,包括我们的成人礼,加冠礼,读书人相见礼,举行宴会,朝见天子,招待,出国访问,婚丧喜庆,射箭比赛等等,这些都在《仪礼》当中来讲清楚。这些当中《周礼》《仪礼》看不懂怎么办呢?那就《礼记》这本书对《周礼》和《仪礼》进行解释说明,做一些资料的补充,也就是对《周礼》和《仪礼》这两本书的一种论文集,明确规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师徒、亲戚、朋友这些往来,它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往来,有哪些的姿态、礼节、服饰、气质、仪仗、迎来送往,这些的礼在《礼记》当中都讲得非常的明确。

 

总的来讲《礼记》在核心的思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四尊四卑”,就是父尊子卑,君尊臣卑,长尊幼卑,男尊女卑。这个卑,不是卑贱的卑。而是谦卑的卑。这个尊,不是尊贵的尊,而是尊严的尊。父尊子卑,做父亲的要有尊严,做子女的要谦卑。君尊臣卑,君要有尊严,那大臣要谦卑。长尊幼卑,长辈要有尊严,而小的要有谦卑的这一切的态度和行为。男尊女卑是讲男的要有尊严,女的要谦卑。而不是告诉呢,女的都要做女强人,我们看一看女强人很多呢,都是很悲哀。首先是婚姻的悲哀,朋友的悲哀,女强人越强,悲哀越大。男人也是太强了,就做不了大官,也做不了大事,太刚就容易断掉。万千事物当中最刚直的是什么?钢材越刚的就容易断掉,我们看树木最柔软的新枝、新叶都是在最顶层。所以一个人性格柔软的人,才能走上顶层。那在一个树木当中枯死掉了,它是最硬的。人死掉了,身体是僵硬的。

 

因此,我们学了礼乐制度的文明以后,我们要深深的知道一个人要谦卑。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也就是告诉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我们就知道贵贱。越遵守什么样的礼,就知道尊卑、尊贵是什么。那这一些我们都在祭祀、会议和别人的沟通、交流、接触过程中都展示出来人的风度,是阳春白雪的,还是下里巴人的,是高的还是雅的。我们做老师的要有教育家的情怀,老师不能做教育工作者,要教书育人,化民成俗。他不仅仅是杂服、工作者,教育不是工作也不是职业。老师如果只是沦为作职业的话,那是一个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民族的悲哀。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每一个老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化民成俗,像这样的历史的责任。中低以下的人把他化成中等的人;中等的人化成中高的人;中高的人化成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化成卓越的人;卓越的人把他变成英才。所以孟子讲“得英才而教育之,乐也。”祝愿我们的老师能够带出优秀的学生,使自己也能够在现有的学生当中培养英才而乐之,不仅仅是得天下英才而乐之,可以培养天下英才而乐之。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三礼?
文质原论——礼乐背景下的诠释
【李纪祥:前孔子时代的古释奠礼考释(下)】
中华礼乐 亘古文明(二)
战国至汉初儒家对古典礼乐的传承考述
四、礼的关联典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