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恋别人后,我发现我不懂爱

摘要:掌握了爱的艺术能力的人,才会真正爱别人。

有喜欢的人

近期我一不小心开窍,喜欢上了一个人,可惜是单相思。
我处在单恋煎熬中,被焦灼感包围着,想着读书解闷。遵循着某种未知的本能冲动,我看起了一本被无数人推荐过的经典书籍《爱的艺术》。

本以为看了此书,我就能学会爱情,就能轻轻松松撬得佳人芳心。没想到,我竟然掉入了一个极端复杂深奥的大坑,这个坑甚至需要我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填满。

《爱的艺术》作者:埃里希·弗洛姆
来源:上海译文出版社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幼稚的爱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遵循下列原则: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现代人大部分只会第一种爱,而能学会第二种爱的少之又少。
——《爱的艺术》作者埃里希·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学家)

关于这个理论,我初看时挺不当回事的,这一看跟那流传甚广的哲学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我向来对这种问题极为无感,感觉其争论起来无聊至极。
后来随着对本书的深读,我才明白作者对爱的定义与我以往所认知的大为不同。我以往认为的爱,无论是被爱和爱ta人,就是一种人类本能的情感渴求和心理需要。
而作者把爱当作一种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其实我认为把它定义为能力更妥当。综合一下,就是爱的'艺术能力'。掌握了爱的艺术能力的人,才会真正爱别人。
我最初理解的爱,只有需求,即心灵的渴求,有欲望,也有情感。而作者把爱和需求彻底区分了开来,爱除了需求外,还必须发展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如果把上述那番话按我现在的理解来翻译,大概是这样的: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我向你索取,我的欲望或需求依靠你来满足,我要你满足我,我才爱你。
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我付出,我需要向你奉献出我的精力、我的关注、我的理解、我的照顾、我的共情,这是因为我爱你。

前者是把对方当做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通常是性欲、排解寂寞、孤独等),对对方不包含基本的的责任感和艺术态度,随自己的心意,高兴或不高兴而转变。
后者则包含着贯彻始终的责任感和爱的艺术态度,以爱ta人为中心。

《you are my love forever and ever and ever》作者:妮基·圣法勒
图源:网络

我们其实都不会爱

本书中,佛洛姆阐述了近代人不会爱的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社会的影响,第二个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近现代以来,资本主义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永远讲究'公平交换'原则,这种原则渗透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甚至是我们对感情和婚姻的认知中。
这种对个人价值利益的极度重视,对'功利'的极度追求,让爱变了质。我们不是因为我们选择爱这个人,而与ta在一起,而是ta能带给我们什么,满足了我们什么需求,我们才与这个人在一起。
这样的现象也层出不迭:
'你长得帅吗?你有车有房吗?'
'你肤白貌美大长腿吗?你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吗?'
......
资本主义的'公平交换'原则的渗透,使关于'爱'的问题核心变成:'你配不配与我交换?'、'你能不能满足我的欲望或需求?',而不是'我愿不愿爱你?'
佛洛姆则认为爱并不是一件公平交换的事情,爱是一种艺术能力,是一种对ta的专注付出和投入,是自身的实践。爱也不仅仅是只能给伴侣或家人,也能运用在邻居、朋友甚至陌生人身上,无论回报与否。
至此我发现我根本不懂什么是爱,爱不能通过互相赠予、交易来流通,它是艺术,只能自己修炼。
另外一个现代人不会爱的原因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不懂得如何爱,导致孩子也无法习得此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原生家庭'这一概念的兴起,热门影视剧的播放(例如去年热播剧《都挺好》中姚晨扮演的苏明玉作为女儿在家庭中的处境和她长大之后对家庭和亲密关系的冷漠态度),还有网上大量的科普文章,都使我们明白原生家庭对于人建立关系的深刻影响。
简单打个比方:'打孩子的大人,孩子长大后也有很大概率会以暴力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伴侣、孩子甚至外人。'
'情感冷漠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大概也是难以掌握爱能力的。'我曾因早年被遗弃、被虐待、被忽视和被冷落的经历,导致我对喜欢的人每一次的拒绝和忽视都十分敏感,这其实并不是我的过错,但我们都得承认这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南瓜》作者:草间弥生
她认为:“爱的一切终将永恒”
图源:网络

爱也需要修炼

《爱的艺术》最后一篇是爱的实践篇,即使作者事先早已声明,阅读本书并不一定能掌握爱这门艺术,但当我打开爱的实践篇时,我终于明白爱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我终生去学习、摸索和实践。
在爱的实践篇里,作者认为掌握爱大概需要四点:
1.爱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和专注,要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要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要有一颗成为大师的心,坚持实践并不断提升爱的艺术能力。
3.在爱上拥有理性的信念。
4.保持客观、谦卑和理性,并消除'自恋'。
'自恋',是心理学里的一个概念,非普通人理解的自恋。越能消除自恋的人,越能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和ta人,而不是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里。
人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消除自恋的过程。佛洛姆认为小孩子的爱是不成熟的。ta们只是因为自身生存需要才爱别人,所以小孩子的'自恋'是原始的。
而成熟的爱,必须建立在健康完善的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因为那样才能真正客观地看到ta人,才能真正地去爱、去付出和给予。
在《爱的艺术》中,作者并未给出太多爱的实践方法。他认为:
爱是要一个人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实践和提高的艺术,就像孩子学走路,要十足的耐心和专注,不断的犯错、失败再爬起。
也如同学绘画,带着对爱的执著,要一张又一张的刻意认真练习,直到熟练掌握。爱如艺术,需要自己大量的摸索和练习,光靠他人讲解是没用的。


《吻》作者:奥古斯特·罗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不是“爱无能”?
美添音乐 Everyday music 《给你》
爱情没有说明书,所以不是人人都会
真正「爱自己」的6个表现
世界上有6种人,但只有一种有爱的能力,你是哪一种?
弗洛姆论真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