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分钟卖出三本,让人苦等七年,2018年必读新书上市了!


路读君03/18

去年,有这样一部日本小说横空出世,首发当日,日本书迷早早排起长队,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甚至有的书店还为此举行了倒计时仪式。

仅仅三天,这本书在日本售出47.5万册。

该书的出版商最后也不得不将原定的100万册发行量增加至130万册。

随后在中国,这本书更是引起了出版商疯狂的争夺战,上海译文出版社最终以“天价”出版费拿下此书的出版权。

据译者林少华说:“我翻译的每一个字乃至标点,折算下来大概都值25元。不是日元,是人民币。”

今年二月,这本书开启预售,以每分钟三本的速度售出,仅仅预售期一个月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10万册,而电子版的销量也在亚马逊和豆瓣创下新高。

这本书就是读者们苦等七年的《刺杀骑士团长》。

也难怪书迷们如此热情高涨,单单是作者村上春树这个名字,就主动或被动地包含了诸多噱头。更何况自七年前发表《1Q84》之后,村上春树便沉寂了下去,这部“七年磨一剑”的力作,确实值得期待。

/奇异之作/

《刺杀骑士团长》分上、下两册,讲的是主人公“我”——一个肖像画家,在三十六岁时妻子突然要求离婚。机缘巧合下,“我”暂住到了知名画家雨田具彦的家中,并且在阁楼里发现一幅名为“刺杀骑士团长”的画作。随着这幅画的发现,“我”的身边开始发生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情……

故事延续了村上春树“孤独中年男子”的主角人设,但它也有不同以往之处。比如前面提到的,对暴力毫不隐晦的展示,比如对爱情、日常事物的感慨都缩小了比重,再比如故事的时间设定在日本3·11大地震的前几年,相比过往村上春树没有具体时间地点设定的小说,这也是突破之一。

在《刺杀骑士团长》出版前,村上春树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部“奇异的小说”。

那么,它究竟奇异在哪里呢?

首先,是它的书名。

村上春树在接受采访时说,《刺杀骑士团长》书名,是自己在听莫扎特的歌剧《唐·乔凡尼》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但有知乎网友认为,在小说中,除了雨田具彦的画作和小说中“骑士团长”的这个意念化身之外,似乎很难再找到其他与《唐·乔凡尼》有关的东西,这个“灵感乍现”的书名,更像是村上春树随手贴上的标签。

的确,村上春树作品的独特之处,也是易令人费解之处,正是他亲手架构的“奇幻世界”。读他的作品,无论是《1Q84》,还是《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等,都绕不开他笔下稀奇古怪的情节。

所以,它的奇异自然还表现在作品中的诸多隐喻上。

想要读懂村上春树,就必须要读懂他的隐喻和密码。

小说的中文译者林少华在一次新书分享会上特别提醒读者们,要注意小说中那座空房子树林里的洞,他认为,那是村上春树对潜意识,或者说“本我”的一种隐喻——

“那个洞特像一口井。日语中井(いど)的发音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术语‘本我(ido)’相同。满头银发的免色不止一次进入井中,主人公所穿行的地下迷宫最后一站也是洞底或者井底。”

诸如此类的隐喻不胜枚举,篇幅有限,路读君在这里卖个关子,希望有兴趣的书友们能够亲自去找一找。

/关于南京大屠杀/

而自《刺杀骑士团长》中文版发售以来,关于这本书最受热议的话题就是村上春树在小说中对南京大屠杀的几段正面描写。

例如——

这一年的十二月究竟发生了什么?

"南京入城。"我说。

“是的。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日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占据了南京市,在那里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行为。有战斗时期的杀戮,也有战斗结束后的杀戮。日军并没有管理俘虏的余裕,那些被俘的士兵和市民,差不多都被杀掉了。具体多少人被杀害,虽然历史学者之间也没有定论,但数不胜数的百姓被卷入战争,成为牺牲品,是无法抹消的事实。关于中国人死者的总数,有人说四十万,也有人说十万。可是,十万和四十万之间的差别,又在哪里呢。”

当然,我无从知晓。

在百度上随便搜搜关于《刺杀骑士团长》的文章,打开后80%都能看到“十万与四十万”之说。

诚然,《刺杀骑士团长》的重大突破之一,便在于对暴力的描绘。

/ pic via Shorari Shiori

不同于村上以往作品那种隐晦的,写着写着就戛然而止的描述,《刺杀骑士团长》选择了用一种毫不隐晦的态度直面暴力,这一点在描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段落中可见一斑。

然而纵观整部作品,南京大屠杀事件只是作品中篇幅不多,但有关重要背景人物的关键一环,却并非此作的核心要义。

故在作品之外,我们亦无法做过多的推论,如果太过纠结于此,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作品的认知,甚至会感到大失所望。

/悲悯与责任/

当然,这不是村上春树第一次对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描写,在他过往的一些作品中,也曾正面描述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

正如林少华对《寻羊冒险记》的评价那样,“寻羊就是寻找邪恶的所在,就是寻找始终伴随明治以来的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军国主义的源头。”

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好?

这是村上春树寻找的,也是所有文学家理应探寻的问题。

在《刺杀骑士团长》的最后一章,“我”透过电视看到日本大地震的惨状后,表达了这样的心情:

“我回到妻的身边重新共同生活。几年过后的三月十一日,东日本一带发生大地震。我完全无能为力,连续几天只是瞠目结舌地看着电视画面。无法从电视前离开,很想从中找到同自己的记忆相连的场景,哪怕一个也好。否则,就觉得自己心中某个贵重积蓄有可能被运往某个遥远的陌生地方,直接消失不见。我恨不得马上开车赶去那里,亲眼确认那里还有什么剩下。可那当然无从谈起。”

这让路读君想到一位台湾歌手。台湾大地震时,他和他的团队身在国外,听闻消息,一群人喝得烂醉,几天之内连夜赶回家乡,创作出一首忧伤而力量万钧的《晚安母亲》。

大概合格的文艺工作者都有共同的悲悯。不过这种悲悯放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又显得新颖。

在小说的最后,村上春树一改往日的开放式结局,而是让主人公“我”选择回到妻子身边,连同那个不知父亲是谁的孩子一起生活。

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名字的“我”说:

“我深深疼爱着这个小小的女儿,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时光,至于她生物学上的父亲是谁或者不是谁,对于我怎么都无所谓,那是不值一提的琐事,并不意味着因此会发生变更。”

向来乐于讨论自我尊严的村上春树,由此开始回归爱与悲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上春树为何在国内很受欢迎?他的这部小说,一个细节说明问题
村上春树新书称“南京大屠杀死亡40万人” 日本网友如此反应
等了一年的村上春树新作《刺杀骑士团长》来了,却仍有读者不买账
村上春树新书发售,《刺杀骑士团长》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穿梭于现实世界与隐喻世界
视界 | 村上春树新书承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分子气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