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百练:和陶归园田居(其一)(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B.“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C.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2.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6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中“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错误,苏轼并非远离官场,而是被贬惠州做官。

2.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

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两句意思是:鱼鸟哪里知道,只要我自己内心安闲,外物也自然安闲,这体现出人只要乐天安命,顺应自然,就不会为外在环境所苦,而感到闲适自在。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两句则是描述诗人的心境,悠悠指繁多的外物,未必尔即未必就是这样美好,但作者姑且能够以自己认同的事物感到快乐,即只要内心超脱,即使外物不顺心意,也能够自得其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2021年北京高考诗歌鉴赏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阅读训练
丁启阵:陶渊明为何逃离官场?
《归园田居》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
归园田居(陶渊明)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