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用百练:正确使用词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鹿山人的曾祖父是武汉最有名的戏子。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迷上了他,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之后,他才知道她竟是一个王爷的爱妾,只好带着她一路逃奔,最终在鹿山隐姓埋名,安定下来。鹿山人没去过大地方,来到蛋镇也不愿意过多抛头露面,低调而谦卑,办完事就离开,跟他的祖宗一样,还坚持隐姓埋名,地生活着。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过鹿山人之后    变得相敬如宾。蛋镇人更关心鹿山人的妻子。电影还没有开始,她就坐在电影院墙脚下等待。他们围着她嘘寒问暖,还有人给她塞人参、鱼肝油,被她婉拒了。有一次,鹿山人上船离开了,走了好长一段水路,又折返回来。因为妻子发现有人在她的布袋里塞了名贵的山东阿胶,她坚决要    。

A.谨慎小心 竟然 物归原主

B.谨小慎微 竟然 完璧归赵

C.谨慎小心 居然 完璧归赵

D.谨小慎微 居然 物归原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天津邮政博物馆这一国宝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一座 的建筑典范。外表用清一色的中国青砖砌筑,并雕镂西洋的古典花饰,如毛茛草、甘菊花等,纯朴而不失    ,整体自然和谐。其外墙采用罗马券门的形式,加上壁柱装饰,具有了较强的韵律感。这里库藏珍贵文物450多件,它们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联起天津在中国邮政长河中的一个个重要时刻。馆里年龄最大的文物是“秦皇古驿道车辙石”,秦人于崇山峻岭中,凿石为路;凭    山势,设关城虎踞。在河北井陉县的那条古驿道上,曾经车声隆隆,马蹄嘚嘚,公使说客、世代百姓用车马和脚板,愣是在青石板上,磨出两道距离相等、深可盈尺的辙痕,成为“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见证。镇馆之宝是三枚小小的“大龙邮票”,至今能睹其真容者也寥寥无几。博物馆不仅是知识、艺术、文化的渊薮,也是能给世人带来感官感受和精神启发的滥觞。作为近代邮政的标志性建筑,天津邮政博物馆必将成为天津市一个展示文化的窗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A.中西合璧 精约 嶙峋  B.洋为中用 精巧 嶙峋

C.中西合璧 精巧 嵯峨  D.洋为中用 精约 嵯峨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

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此“高远”也。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此“深远”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平远”也。

高远之意 ,深远之意    ,平远之意    。高远气势高阔,深远浑涵汪茫,平远平淡天真。少年多喜高远,中年多喜深远,老年多喜平远,心志异也。

A.深重 冲融  突兀  B.突兀  深重  冲融

C.深重 突兀  冲融  D.突兀  冲融  深重

4.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阅读,正在削弱着我们的判断力。我们急着发表见解,却忽视了事实本身。当然,不求甚解的阅读,也不是一无是处。譬如我在年少时,曾阅读过许多的古诗文,以及一些晦涩难懂的小说,当时我并不明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个 的句子中所    的深刻情感,直到多年以后,在经历相似的情景时,以前学习中所    的那些词语和句子突然从心底冒了出来,我突然之间如醍醐灌顶:曾经痴迷的东西,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

A.烦琐 蕴含  积累  B.简单  蕴含  积累

C.简单 包含  积攒  D.烦琐  包含  积攒

5.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感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①  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疗治之方是多读书。经过这个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什么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不知所云,有时  ②  而轻重倒置,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不值得珍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字词,统统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得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  ③  。

A.即或 旁征博引 境界  B.或者 旁征博引 境况

C.即或 信口开河 境界  D.或者 信口开河 境况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舌尖上的浪费出现回潮迹象,说明建立节约型社会难以一蹴而就,“光盘行动”需要常抓不懈。

②清华大学校方不孚众望,给残疾考生魏祥回信,承诺学校会妥善安排,解决其后顾之忧,对他的自立精神也表示赞赏。

③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探索“主体多元教育”的新路,让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实现了发展与创新。

④由于反应机敏,成绩优秀,17岁的黄大年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地质队招收的两名航空物探操作员之一。

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传播社会正能量,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⑥今天,我们需要一大批为理想抱负拼搏奋斗的新人,他们或为百姓安危舍身而出,或为改变贫困面貌用尽心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经过五年的学徒生活,他已经薄技在身,多次萌生出山闯荡一番的念头,只是想到师傅对他恩重如山,不忍开口说出此事。

②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更不能存有见好就收的想法。

③张少威和平金侠一边向落水老人施救,一边大喊救人,一位摆面摊的男子闻讯跑来,三人成虎,终于把老人救上岸来。

④对于此次“红黄蓝事件”中的涉军谣言,一些公众人物竟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推波助澜,严重抹黑了人民军队的形象。

⑤在这幅剧照上,功夫宗师洪金宝饰演的俞大猷将军,身着战甲,手握军刀,目光如炬,威风凛凛。

⑥在南宁到柳州的高铁餐厅里,我不期而遇了十年未见面的江华同学,没想到当年其貌不扬的他如今已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了。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云贵高原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在这些山高水低的地方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②校园欺凌事件其实较为普遍,但社会对其危害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也投鼠忌器,这使得多数校园欺凌事件最后都以私了结束。

③每年九月开学之后,大学校园就迎来了多事之秋:社团招新、学生会补充血液、“迎新杯”球类比赛、迎新晚会等活动。这给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展示舞台。

④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了对追赶藏羚羊拍照事件的处理结果,7名涉事人员被处以每人1.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网友们拍手称快。

⑤《孟婆汤》一文写了作者自己和因车祸而脑损伤的母亲之间的故事,感情真挚,不赞一词,最终获得了“2017年第五届新少年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⑥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斡旋下,叙利亚政府军与叙利亚自由军于日前达成协议,终于结束了这场持续五年之久的热火朝天的内战。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天和老师促膝谈心,老师的一席话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却是发自肺腑,句句实在,让我倍增前行的动力。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年轻时满腔热血,胸怀理想,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甚至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

④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⑤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⑥抗战期间,虽然中华大地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但一些内迁的大学依旧弦歌不绝,书写了教育史上的传奇。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①③⑤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利用现代化互联网络,把资源效用发挥得大快人心,从而使城市真正成为节约型、环保型的城市。

②备受瞩目的“复兴号”高铁将在春运期间继续扩大开行范围,让更多的小伙伴在返乡途中有目共睹“复兴号”高铁的风采。

③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发展乡村旅游,的确是振兴传统乡村、攻克脱贫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但也万不能急功近利。

④学术不端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气,起初大家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全社会诚信的缺失,竟然让人对此习以为常。

⑤“寻找大国良师”活动组委会发出声明:对包办投票、恶意刷票、技术作弊等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以保证评选活动的公正公平。

⑥全球摩天大楼落成数量在2017年创下新高,中国共建成77幢,但对于这些摩天大楼,传统人士无可厚非地表达了他们的不满。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检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鹿山人的曾祖父是武汉最有名的戏子。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迷上了他,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之后,他才知道她竟是一个王爷的爱妾,只好带着她一路逃奔,最终在鹿山隐姓埋名,安定下来。鹿山人没去过大地方,来到蛋镇也不愿意过多抛头露面,低调而谦卑,办完事就离开,跟他的祖宗一样,还坚持隐姓埋名,地生活着。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过鹿山人之后    变得相敬如宾。蛋镇人更关心鹿山人的妻子。电影还没有开始,她就坐在电影院墙脚下等待。他们围着她嘘寒问暖,还有人给她塞人参、鱼肝油,被她婉拒了。有一次,鹿山人上船离开了,走了好长一段水路,又折返回来。因为妻子发现有人在她的布袋里塞了名贵的山东阿胶,她坚决要    。

A.谨慎小心 竟然 物归原主

B.谨小慎微 竟然 完璧归赵

C.谨慎小心 居然 完璧归赵

D.谨小慎微 居然 物归原主

答案 A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

谨慎小心:形容言行细心慎重。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竟然”与“居然”都表示出乎意料,但“竟然”较“居然”语意轻。物归原主:把东西归还给原来的主人。完璧归赵: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天津邮政博物馆这一国宝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一座 的建筑典范。外表用清一色的中国青砖砌筑,并雕镂西洋的古典花饰,如毛茛草、甘菊花等,纯朴而不失    ,整体自然和谐。其外墙采用罗马券门的形式,加上壁柱装饰,具有了较强的韵律感。这里库藏珍贵文物450多件,它们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联起天津在中国邮政长河中的一个个重要时刻。馆里年龄最大的文物是“秦皇古驿道车辙石”,秦人于崇山峻岭中,凿石为路;凭    山势,设关城虎踞。在河北井陉县的那条古驿道上,曾经车声隆隆,马蹄嘚嘚,公使说客、世代百姓用车马和脚板,愣是在青石板上,磨出两道距离相等、深可盈尺的辙痕,成为“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见证。镇馆之宝是三枚小小的“大龙邮票”,至今能睹其真容者也寥寥无几。博物馆不仅是知识、艺术、文化的渊薮,也是能给世人带来感官感受和精神启发的滥觞。作为近代邮政的标志性建筑,天津邮政博物馆必将成为天津市一个展示文化的窗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A.中西合璧 精约 嶙峋  B.洋为中用 精巧 嶙峋

C.中西合璧 精巧 嵯峨  D.洋为中用 精约 嵯峨

答案 C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

中西合璧:比喻把中国原有的好东西与从西方传进来的好东西结合到一起。洋为中用:把外国的文化成果拿来为中国所用,为中国服务。精约:精当简练。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嵯峨:山势高峻。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

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此“高远”也。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此“深远”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平远”也。

高远之意 ,深远之意    ,平远之意    。高远气势高阔,深远浑涵汪茫,平远平淡天真。少年多喜高远,中年多喜深远,老年多喜平远,心志异也。

A.深重 冲融  突兀  B.突兀  深重  冲融

C.深重 突兀  冲融  D.突兀  冲融  深重

答案 B 突兀:高耸的样子。结合后文“高远气势高阔”,第一处应为“突兀”。深重:深厚,深广。和“深远浑涵汪茫”能够呼应。“冲融”于语境中应是“冲和,恬适”之意,正和“老年多喜平远”相符。

4.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阅读,正在削弱着我们的判断力。我们急着发表见解,却忽视了事实本身。当然,不求甚解的阅读,也不是一无是处。譬如我在年少时,曾阅读过许多的古诗文,以及一些晦涩难懂的小说,当时我并不明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个 的句子中所    的深刻情感,直到多年以后,在经历相似的情景时,以前学习中所    的那些词语和句子突然从心底冒了出来,我突然之间如醍醐灌顶:曾经痴迷的东西,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

A.烦琐 蕴含  积累  B.简单  蕴含  积累

C.简单 包含  积攒  D.烦琐  包含  积攒

答案 B “烦琐”指繁杂琐碎,不能修饰“句子”;相较于“包含”,“蕴含”与句中的“深刻情感”搭配更恰当;“积累”“积攒”都指逐渐聚集,根据语境,此处用“积累”更合适。

5.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感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①  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疗治之方是多读书。经过这个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什么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不知所云,有时  ②  而轻重倒置,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不值得珍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字词,统统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得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  ③  。

A.即或 旁征博引 境界  B.或者 旁征博引 境况

C.即或 信口开河 境界  D.或者 信口开河 境况

答案 A “即或”强调假设,“或者”表示选择,故①处选“即或”;“旁征博引”表示大量引用材料,“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故②处选“旁征博引”;“境界”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境况”多指经济方面的状况,故③处选“境界”。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舌尖上的浪费出现回潮迹象,说明建立节约型社会难以一蹴而就,“光盘行动”需要常抓不懈。

②清华大学校方不孚众望,给残疾考生魏祥回信,承诺学校会妥善安排,解决其后顾之忧,对他的自立精神也表示赞赏。

③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探索“主体多元教育”的新路,让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实现了发展与创新。

④由于反应机敏,成绩优秀,17岁的黄大年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地质队招收的两名航空物探操作员之一。

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传播社会正能量,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⑥今天,我们需要一大批为理想抱负拼搏奋斗的新人,他们或为百姓安危舍身而出,或为改变贫困面貌用尽心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答案 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②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句中应改为“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的意思。③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④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⑤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句中该成语与后面的“责任”重复,可将“责无旁贷”改为“义不容辞”。⑥用尽心机:用尽了心思,多含贬义。句中可改为“呕心沥血”。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经过五年的学徒生活,他已经薄技在身,多次萌生出山闯荡一番的念头,只是想到师傅对他恩重如山,不忍开口说出此事。

②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更不能存有见好就收的想法。

③张少威和平金侠一边向落水老人施救,一边大喊救人,一位摆面摊的男子闻讯跑来,三人成虎,终于把老人救上岸来。

④对于此次“红黄蓝事件”中的涉军谣言,一些公众人物竟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推波助澜,严重抹黑了人民军队的形象。

⑤在这幅剧照上,功夫宗师洪金宝饰演的俞大猷将军,身着战甲,手握军刀,目光如炬,威风凛凛。

⑥在南宁到柳州的高铁餐厅里,我不期而遇了十年未见面的江华同学,没想到当年其貌不扬的他如今已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了。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 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薄技在身: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②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③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令人信以为真。此处望文生义。④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⑤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⑥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该成语是不及物动词,此处语法失当。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云贵高原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在这些山高水低的地方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②校园欺凌事件其实较为普遍,但社会对其危害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也投鼠忌器,这使得多数校园欺凌事件最后都以私了结束。

③每年九月开学之后,大学校园就迎来了多事之秋:社团招新、学生会补充血液、“迎新杯”球类比赛、迎新晚会等活动。这给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展示舞台。

④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了对追赶藏羚羊拍照事件的处理结果,7名涉事人员被处以每人1.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网友们拍手称快。

⑤《孟婆汤》一文写了作者自己和因车祸而脑损伤的母亲之间的故事,感情真挚,不赞一词,最终获得了“2017年第五届新少年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⑥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斡旋下,叙利亚政府军与叙利亚自由军于日前达成协议,终于结束了这场持续五年之久的热火朝天的内战。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山高水低: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此处望文生义。②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③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④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形容仇恨或公愤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后的快意。⑤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⑥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天和老师促膝谈心,老师的一席话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却是发自肺腑,句句实在,让我倍增前行的动力。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年轻时满腔热血,胸怀理想,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甚至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

④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⑤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⑥抗战期间,虽然中华大地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但一些内迁的大学依旧弦歌不绝,书写了教育史上的传奇。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①③⑤

答案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崇论宏议:高超的见解和议论。②持平之论:公正的言论。③胸无城府:比喻人的襟怀坦荡,无所隐匿。用在此处,褒贬失当。④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⑤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因为句中是说顾客一眼就看得很清楚。⑥弦歌不绝:某事一直没有中断。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利用现代化互联网络,把资源效用发挥得大快人心,从而使城市真正成为节约型、环保型的城市。

②备受瞩目的“复兴号”高铁将在春运期间继续扩大开行范围,让更多的小伙伴在返乡途中有目共睹“复兴号”高铁的风采。

③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发展乡村旅游,的确是振兴传统乡村、攻克脱贫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但也万不能急功近利。

④学术不端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气,起初大家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全社会诚信的缺失,竟然让人对此习以为常。

⑤“寻找大国良师”活动组委会发出声明:对包办投票、恶意刷票、技术作弊等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以保证评选活动的公正公平。

⑥全球摩天大楼落成数量在2017年创下新高,中国共建成77幢,但对于这些摩天大楼,传统人士无可厚非地表达了他们的不满。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 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②有目共睹: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不能接宾语。③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④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⑤严惩不贷:严厉惩处,不加宽恕。⑥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词语(成语、熟语等)题汇编]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词语(成语、熟语等)题汇编
2013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成语(词语)类试题精编
(选择题)学霸题库|2023高语文备考一轮复习成语专练
2021高考语文备考训练:正确使用词语
词语成语(2018——2020)
2015新课标高考成语新题型专项训练(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