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景默写:《论语》《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

《论语》《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

(1)《论语》中,孔子向为学者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面“______,______”,这三个层面间是递进的。

(2)《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认为“士”抱负远大,意志坚定,承担责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5)曾子认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他说:“______,______。”

(6)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育年要有新担当。《论语)中,“ 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古代士人涵养坚般品格,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 

(7)《论语》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8)《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9)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

(10)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

(1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1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13)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 “______”,人人皆有此重义之心, 只不过“ ______”。

(1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______,______”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持否定态度。

(1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 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8)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
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表明要经受痛苦与磨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1)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但及时反思, 及时改正要,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的句子是“______”。

(23)《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______,    ______?”

(2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5)《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6)在《曹刿论战》中,曹刿先是“______,______”,然后才决定追逐齐军。

(27)《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8)《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直接表现了主人公之美。

(3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早晨照镜子询问妻子他和徐公谁美丽时,他的妻子回答说“______,______”。

(3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不确定自己比徐公美丽,询问小妾时得到的回答是“______”,后来他又询问客人,得到的回答是“______”。     

(3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3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悬赏求进谏者,最高的奖励“______,______”。

(3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3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悬赏征求意见,“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了命令刚下发时臣民踊跃提出意见的盛况。                     

(38)《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当时的皇帝指出文臣在朝堂不敢丝毫松懈,武将在边关舍生忘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39)《出师表》中面对危机存亡的形式,诸葛亮告诫当时的皇帝要广开言路, 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                           

(40)《出师表》中诸葛亮向皇帝规劝“______,______”,因为这样会导致堵塞忠谏之路。

(4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先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总结出后汉衰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42)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两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

(4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提出要严明奖惩,对于功过好坏的评判,应该做到一视同仁。                                   

(4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告诚后主:宫中大小事情, 只要咨询郭攸之费  祎、董允等人后再施行,就一定能“  ______,______ ”。        

(45)《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并说出了这样做的原因,这个原因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意思一致。

(4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叙述自己在布衣时受到先帝的殊遇,“ ______,  ______”两句话写出了先帝对自己的殊遇。 

(49)《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刘备礼贤下士,多次去拜访他并向他咨询对当时时事的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了自己在国家倾覆之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答案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5)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6)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7)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9)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10)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5)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6)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18)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19)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0)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3)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24)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25)公将战 曹刿请见

(26)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27)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28)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29)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0)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31)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2)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33)虽欲言 无可进者

(3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36)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37)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38)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39)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40)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41)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42)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4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44)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45)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46)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47)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48)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50)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2)
【2017届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初中背诵古诗文情景式默写练习(1
初中16篇课内文言文情景式默写汇总,请收藏!
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逐课攻关初中50篇1-20
2019高考必备古诗文重点句汇总
中考语文丨文言文一词多义复习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