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百练: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击朝鲜

汉武帝元封二年。初,全燕之世,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椎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温水,居秦故空 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①。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天子;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秋,上募天下死罪为兵,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以讨朝鲜。

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楼船军败散,遁山中十余日,稍求退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就其约,不会。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计,未敢发。天子以两将围城乖异,兵久不决,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正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之不下者,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遂亦以为然,乃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魔下执楼船将军,并其军。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相与谋曰:“始欲降楼船,楼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战,王又不肯降。”阴、唊、路人皆亡降汉。夏,尼溪参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以故遂定朝鲜。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击朝鲜》)

【注】①王险:地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天子为两将 A未有利B乃使卫山C 因兵威 D 往E谕右渠F右渠见使者G 顿首H谢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武帝,“汉”代表朝代,“武”是谥号,指他在位时大举用兵击败周边民族,有所建树。

B.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

C.顿首,此处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稍作停留再起。

D.相与,文中是“一起”的意思,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相与”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初,在战国时代燕国强盛的时候,曾占据真番郡、朝鲜为属地,并在那里设官吏,修筑军事要塞。

B.卫山前往朝鲜劝降后,右渠准备派遣太子到汉朝谢罪,献出五千匹马,为汉军提供军粮。

C.卫山和左将军担心会发生变故,建议朝鲜王太子不要带着士兵,朝鲜太子最终不肯渡过识水。

D.荀彘多次与杨仆商议会战的日期,杨仆想赶快与朝鲜达成归降的约定,所以不与荀彘军会合。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5.汉武帝一生征伐不断,请结合文本概括他为何要平定朝鲜。(3分)

【文言百练】

1.BFG【解析】正确的断句为: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

2.C【解析】顿首是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稽首的意思才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故选C。

3.C【解析】“建议朝鲜王太子不要带着士兵”错,原文中“持兵”的意思的不要带着兵器,前文中也有“人众万余,持兵”,所以“兵”不应翻译成“士兵”,故选C。

4.(1)逐渐役使直番、朝鲜的蛮夷部族和从燕国逃到这里的人,在他们中称王,在王险建都。(2)橐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经营观赏游览的和卖果子的豪富人,都争相迎接供养他。【解析】(1)关键字词:“稍”,逐渐;“役属”,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王”,称王;“都王险”,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都于王险”, 在王险建都。(2)关键字词:“业”,以……为业;“长安豪富人”句为定语后置句:凡是长安经营观赏游览的和卖果子的豪富人; “迎取”,迎接。(一个关键词1分)

5.①卫右渠不朝见汉朝的天子;②朝鲜阻隔了辰国国王上书汉朝觐见天子;③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去劝诱朝鲜王,但他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令。【解析】第一段中最后一句“秋,上募天下死罪为兵,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以讨朝鲜。”,所以答案应该在此之前寻找,文中提到“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天子;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从这三句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起初,在战国时代燕国强盛的时候,曾占据真番郡、朝鲜为属地,并在那里设官吏,修筑军事要塞。秦国灭掉燕国之后,真番、朝鲜都属辽东郡外部边界。燕国人卫满逃亡聚集亲信一千多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身穿蛮夷服装,向东逃出边塞,渡过浿水,占据秦时原来的空地,逐渐役使真番、朝鲜的蛮夷部族和从燕国逃到这里的人,将他们全都归到自己的统治之下,建都王险。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后又传到他的孙子卫右渠时,从汉朝招诱逃亡来的人增多,而卫右渠却从来没朝见过汉朝的天子;辰国国王想上书汉朝觐见天子,又因朝鲜的阻隔难以通行。这一年,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去劝诱朝鲜王卫右渠,但卫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令。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秋季,汉武帝下令招募天下犯了死罪的人入伍从军,派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齐国出发,渡过渤海,左将军荀彘从辽东郡出发,去讨伐朝鲜。

楼船将军杨仆率领齐国七千人先到达王险。卫右渠在城内防守,楼船军被击败,士兵四处逃散,逃到深山中十多天,后来慢慢找回溃散的士兵,重新聚集起来。左将军荀彘率军攻打朝鲜浿水西部的军队,也没能取胜。汉武帝认为两位将军未能胜利,又派卫山前往朝鲜,让他凭借军队的威势劝谕卫右渠归顺。卫右渠会见汉朝的使者,叩头道歉说:“我愿意投降,只担心被两位将军欺诈,将我杀了。现在见到汉朝天子的信节,所以我再次请求投降。”右渠派太子到汉朝谢罪,并献出马五千匹,还为汉军提供军粮。朝鲜太子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手持武器正准备渡过浿水的时候,卫山和左将军担心会发生变故,对朝鲜王太子说:“既然已经归降,应该命令你的随从人员不要携带武器。"太子也害怕卫山和左将军有欺诈要谋杀他,于是不肯渡过浿水,带人返回王险城。卫山回朝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便诛杀了卫山。

左将军荀彘攻破浿水上的朝鲜敌军,于是便向前推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城的西北面。楼船将军杨仆也率军赶来会合,屯驻在城南。朝鲜王卫右渠坚守城池,汉军经数月没能攻下。左将军紧急进攻,朝鲜大臣便私下派人与杨仆商议投降事宜,正在往来磋商,但没有做最后的决定。荀彘多次与杨仆商议会战的日期,杨仆想赶快与朝鲜达成归降的约定,所以不与荀彘军会合。左将军认为杨仆以前有军败的过失,现在又私下与朝鲜相友好,朝鲜又不投降,所以怀疑杨仆有反叛的计谋,只是还不敢发动。汉武帝认为两位将军在围城后不能团结一致,使王险城久攻不下,便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调查纠正,并授权他遇事可随机从事。公孙遂到达朝鲜,左将军报告说:“朝鲜早就该攻下,所以拖了这么久没攻下,是因楼船将军几次不能如期会合。”他还把平时对杨仆的怀疑一同向公孙遂做了汇报,并且说:“如果现在不把他拿下,恐怕会酿成大祸。”公孙遂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用符节召杨仆到荀彘军营议事,立即命令左将军的武士将杨仆逮捕,兼并了他所属的部队。

左将军荀彘合并两军之后,立即加紧对朝鲜发动进攻。朝鲜的丞相路人、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一起商议说:“当初我们想向楼船将军投降,如今楼船将军被捕,两军都由左将军指挥,对我们的攻击越来越急,恐怕抵挡不住,而国王又不肯向荀彘投降。”于是韩阴、王唊、路人都逃向汉军投降了。夏季,尼溪相参派人杀了朝鲜国王卫右渠后也来投降,汉朝平定朝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国杀三士(资治通鉴卷零二一之一)
《资治通鉴》犯了“大忌”,功劳再大也保不住命!
读《资治通鉴》
汉纪十三(1)
煮酒论史
七十列传之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