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4届高考语文命题变化趋势:名篇名句默写

一、名篇名句默写

1.开放性与限定性的统一

2021年适应性测试中,“名篇名句默写”试题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

这种考查方式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给了喜爱古诗词的考生更多的作答空间,考查的重点由固定篇目的记忆理解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

教育部考试中心《立德树人自然融入 内容改革持续深化——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

这类试题是开放性与限定性的统一,增加试题答案的多种可能性是建立在给定的意象基础上的。这些意象或是古代地名(如“三秦”“京华”),或是自然事物(如“落木”“花鸟”),或是常见代称(如“杜康”“谢公”)。

2023年新课标Ⅰ卷和Ⅱ卷则更进一步,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要求填入内容符合设定场景,它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要求考生抓住题干提示信息。

2.限定性下的唯一可能性

与此同时,这种限定性还表现在作答的篇目选择上。

例如,包括2021年适应性测试旧课标版和新高考Ⅰ卷旧课标版和新课标版试题、2022年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新课标版试题在内,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未对《附录1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进行修订)的范围内,均有且仅有1句诗句符合题意。

因此,开放性试题下并不一定意味着课程标准要求下试题答案的多种可能性。

这样的考察方式既突破了以往答案的唯一性,又能够鼓励考生在课余多积累古诗词,很好地落实了有关上位法命题要求。

《广东高考年报(2021年)》

3.命题倾向诗、词、曲篇目

新增“开放性试题”并非新高考这三年“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的主要特点,“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的最大变化应当体现为命题时对篇目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1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的诗、词、曲篇目。

2020年新高考2套试题(共6题)中仅有2题涉及文言文篇目,2021年4套试题(共12题)中为5题,2022年4套试题(共12题)中只有1题。这一变化最大的信号来源,其实是2021年适应性测试,2套试题(共6题)中无一涉及文言文篇目。2023年适应性测试,也延续了这一特点而没有设置文言文篇目。

相比于“名篇名句默写”试题原本的命题选择,新高考的命题倾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规定的64篇内,在普通高中阶段新教学的14篇中,6篇为文言文篇目,8篇为诗、词、曲篇目(无曲)。可以看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1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的文言文篇目(不含选修篇目,20篇)与诗、词、曲篇目(40篇)的比例为1:2,诗、词、曲篇目的占比明显提高——这点应当是变化的主要依据。

4.重复考察重点篇目

《短歌行》在2021年适应性测试新课标版试题第(1)题、2021年新高考Ⅰ卷新课标版试题第(3)题、2022年新高考Ⅰ卷新课标版试题第(2)题、2022年新高考Ⅱ卷旧课标版试题第(1)题均有考察,共4次。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在2020年适应性测试试题第(3)题、2021年新高考Ⅰ卷新课标版第(2)题、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1)题均有考察,共3次。此外,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李商隐《锦瑟》、辛弃疾《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也已分别在新高考试题中考察过2次。

这表明,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试题不回避重点篇目,对于已经多次重复考察的篇目,更应重视。

二、作文试题

(一)变化趋势

1.情景任务型作文题在逐渐弱化,材料作文在回归。

以22、23年全国卷8套试题来说,只有22年新高考Ⅱ卷有个“类情境作文”,表述为“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之所以称之为“类情境作文”,是因为“复兴中学团委”和“主题征文”这两个条件对行文的限制作用近乎于“零”,实际就是结合共青团建团100年这个时间节点,以“选择·创造·未来”为题写篇作文。其他7套题均为材料作文。

2.伴随材料作文的回归,文题似乎还出现倾向引导品味材料哲理性内涵的趋势。

尤其是哲理语句型(也叫名人名言型)材料作文占比颇高。今年的全国甲乙两卷和新高考Ⅱ卷都是典型的哲理语句型材料作文。其实新高考Ⅰ卷的“故事是有力量的”这句引导语也可以看作是个哲理语料,对此最通俗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伴随材料作文的回归,记叙文窗口随即敞开。

以前的情景任务式作文,确实对议论文或议论性的文字更友好些。比如演讲稿、发言稿,甚至主持词之类,确实于议论性文字更适合,记叙难有用武之地。但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文题对记叙的可行性显得异乎寻常的友好。

4.文题的阅读字数也在减少。

22年文题字数最少的全国新高考Ⅰ卷也有260字,而今年字数最多的全国高考乙卷只有184字。当然字数少,不意味着条件限制少,但至少可以使同学的审题与构思聚焦空间更集中。

(二)应考策略

1.要加强材料作文训练,特别要注意哲理性语言寓意的破解。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一线一说材料作文,多是现象类材料作文,哲理语句型材料作文一直被边缘化,现在需要重视起来。重新重视起来,不仅是要加强专项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启发,学生要有意识地思考积累。比如《逍遥游》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说的只是水与舟的关系吗?水可以是知识积累,也可以是人脉关系,当然还可以是人……。

2.要有意识地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

虽然多数同学在考场上首选议论,但不是说记叙文就绝对不可为。留一手备不时之需还是必要的。从行文本质上说,其实记叙文比议论文要容易,议论文要立论点,要证明论点,要深入剖析,而记叙文实际只要用故事来类比文题观点就可以,不需要深入分析阐释。议论文有并列式、有层进式;有六步法、有四定式……记叙文也有意象串珠、摇曳生姿、卒章逆转、故事新编等方法,不是很难掌握。对记叙文比较偏爱的北京高考,还有的年份记叙文均分高过议论文的。阅卷组领导说主要是议论文空话套话严重,思维趋同,倒是有些小故事小感受更喜人。

3.备考要更加关注现实。

今年全国高考的四套题的作文题,都没有明确点出宏大的时代背景,但细思一下,其实每道题都可以和时下局势密切相联,如“吹灭别人的灯, 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可以喻指美国为首的一批国家围堵中国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而“故事是有力量的”不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吗?以前的高考题很多都结合宏大的时代背景设置,如“双奥之城(22年全国乙卷)”“共青团建立100周年(22年新高考Ⅱ卷)”,这实际是直接要求学生要联系时代行文,比较容易。而文题没有点明时代大背景,同学们行文时就可能忽略时代特点,更可怕的是对时事世事关注不够的同学,很可能就不知能联系哪些现实,怎么联系现实。这对写议论文的同学影响很大,所以复习备考时更要更多关注时事。

4.加强审题训练。

地方卷在向全国卷学习的同时,全国卷也在从地方卷汲取营养,比如今年全国高考四套作文题和北京卷就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北京卷在审题上扣得很细,这点复习备考时不可不注意,比如去年北京卷的“学习今说”,行文时特别强调“今”,不能写成“学习说”;又如21年的“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一定要写出原以为的成熟其实不是成熟;再如20年的试题写北斗卫星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让同学围绕“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展开思考,关于此题,侧重写要占好自己位置,做好自己事的就明显比写“团结力量大”的得分要高。今年全国高考的四道题似乎于审题上还没有这么多“坎”,但复习应考不可不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全国卷语文试题变化一览!这才是让考生想原地爆炸的真相所在!
古诗文背诵要趁早,高考必考篇目现在就要背起来
【直击高考】崔成志|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损而不防 ——高考名句名篇备考方向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冲刺阶段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
高考语文试题逐题精析:文言文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五)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