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百练:别一种叙述(宋雨薇)

在这里,所有的叙迷都不是来自故事,而是来自这个村庄自身。这一年的夏天,我的心情一直在希望和失望中沉浮。自负责单位的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走过了太多的村落,看着村庄在长久的苍凉中被注入新鲜的元素,心情也随着脚步对村庄的深入探索而起起伏伏。

这些年自己拼命地背离泥土、背离村庄、背离记忆里无法遣散的那些生活的沉重。可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仍然无法与父辈的村庄彻底割裂、分离。尽管我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但是每到秋收季节,我仍会义无反顾地回乡,忘我地与那片黑土地继续抗争。

把时间拨回到二0一六年秋天。十月三十日,呼啸的东北风刮了一夜。清晨醒来,推开房门,一股逼人的寒气瞬间袭来。屋外正飘着洗淅淅沥沥的细雨,早已不再年轻的父母已全副武装收拾妥当,套上了牛车,正准备向田地出发。我缩着肩膀走出来,父亲看了我一眼,说饭菜热在锅里,田野里风太大,你吃完早饭留在家里看家。他们必须去田里,及时把脱了玉来衣的玉米抢收回来。

看着一前一后赶着牛车攀爬在山路上的父母,我没有去动热在锅里的早饭,而是回到屋内,迅速穿上厚一点儿的棉衣裤,又找出雨靴穿上。我寻出一块不大不小的塑料布,将两端打了个活扣系在脖子上,沿着牛车的痕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五里外的田野走去。

远远地,我看见自家的牛车停在玉米地的坡顶,那头为我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耕牛正埋着头,撕扯着面前的一堆玉米秸(1)仿佛在用力咀嚼一段苦涩的旧时光。

这里的田地多以山坡地为主,这样的地理劣势,直接决定了我们家秋收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每一年的秋收,我们全家人都要用尽全部力气,一点一点地用麻袋将玉米背到坡顶,再用牛车运回。远远地,我看见父亲在拾满了一麻袋玉米后,想站起身,(2)他低着头看了麻袋一会儿,似乎是在掂量自己的力气能否与它的重量对抗。

父亲向较低的地势走下一步,蹲下身,试图用全身的力气抢起那满满一麻袋玉米。可是,那个麻袋并没有妥帖地伏在父亲的背上,而是偏离了他预期的方向,重重地倒向父亲右臂的一侧,也顺势将他带倒在泥泞的地上·.....

我一路跌跌撞撞地朝父亲跌倒的方向跑去,很多原本被这掩得严严实实的悲伤,在那一瞬间一股脑儿地挤到了我的喉咙里,它们把我的声音彻底淹没了。我所有的情绪都深陷于自责中,我难过于自己的无能和无用,难过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亲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工作十余年,我在别人羡慕的光鲜里过着生活。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在现实和世故面前,我的一切努力似乎都那么苍白无力。一个人在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会被冷漠地轻视。我暗暗地、发着疯地铆着一股劲儿,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我常常想,或许能够通过文字改变命运。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这样暗暗地为此努力着。很多时候,我会作为一个简单的个体,向别人做一个充分的自我介绍。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会忘掉所有的世俗意识,以一种亲切而又温暖的真诚接纳我,并且欣赏我。可是在另一种声音的笼罩下,我又能是谁?我经常会在一句“你爸爸是谁”的询问里困惑。工作之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句询问背后的世故,因为我的确是一个没有故事和城府的人,又哪里会把这些联系到一起呢?我是如此微不足道,哪有什么力量拯救自己的亲人,让他们不再饱受生活的困领与困扰?
当我跑到父亲身边的时候,他已慢慢坐起身,湿流流的棉衣上面沾满了泥。看见我他微微一愣,非常直接地将他刚才经历的痛苦,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进行了转换,僵硬地挤出了一个笑脸。(3)那个笑,像是把借来的表情黏到了脸上,比哭泣还让人难受。

坡高路滑,我和父亲躬着腰,背着麻袋一次次向坡上攀爬的身影,渐渐地拉大了山坡的弧度。雨越下越大。疲劳之至,父亲想坐下来抽支旱烟解解乏。他摸出口袋里的旱烟和剪好裁的烟纸,打开烟袋,却发现烟叶早已在雨水的关照下面目全非了。父亲又摸了摸全身上下的衣服,已没有一寸是干爽的。他叹口气,故作轻松地朝我笑笑,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快点儿干,干完了就可以回家了。”父亲这样说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了他铁青的脸色下,冻到发紫的嘴唇在寒凉的雨水中打着战。
从我懂事起,父辈就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与贫穷抗争。在我的记忆里,村庄留给我最多的印象就是贫穷与自卑,因为这些,才有了我后来挣命般的苦读与逃离。多少次,我只身携带着文字,从现实中出逃,又被生活一次次无情地遗返。(4)这个村庄,竟让我无力爱恨相抵..·...

一周后,我家的秋收运动接近尾声,我的假期也结束了。在一个东方泛着鱼肚白的清晨,我走过曲曲折折的十五里山路,搭上了一天只有一趟的回城客车。而我的父母,在剩下的时间里,在风湿性关节炎复发的疼痛和重感冒的围困里,继续他们的劳作。

下列对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写了作者负责脱贫攻坚的感受,将所写内容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能够触发读者对乡村变迁的更多思索。
B.文章将城市与乡村对比来写,在叙事过程中多次穿插作者的感受,有利于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突显城乡的差异。
C.父亲抽烟这一细节描写,既能表现辛苦劳动给父亲带来的疲惫,又能体现父亲在女儿面前掩饰尴尬的心理状态。
D.文章末尾将离乡回城与父母继续辛苦劳作对举,既表现作者对父母的牵挂,又隐含无力将亲人从困苦中拯救出来的自责。
2.对文中画线子的分析与,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句子(1)中牛仿佛“咀嚼”“苦涩的旧时光”,也正是“我”面对父母依旧辛苦劳作时苦涩的心理感受。
B.句子(2)中的“低头看”、似乎是在“掂量”,写出了父亲的犹豫,表现父亲已经年老,劳动已经力不从心。
C.句子(3)中“借来的表情黏到了脸上”,表现父亲笑得不自然,反映他在女儿面前极力掩饰年老体衰的心理。
D.句子(4)中的“爱“指对亲人、对家乡的爱,”恨“指家乡给她带来的心痛,“恨”的存在,冲淡了“爱”。

3.“工作十余年”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人生体验。请加以理概括。(4分)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背离·回归·痛苦;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真实。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1.B(“对比来写”无依据,“突出城乡差异”错,应为突出作者逃离与回归的挣扎)

2.D(“'恨’的存在,冲淡了'爱’”分析不当,文中“无法相抵”,指二者无法中和,无法释怀)

3.①对自己人生定位的茫然;②努力改变被冷漠地轻视现状的艰难;③工作之初对社会世故的无意识;④对无力拯救亲人摆脱生活困顿与困扰的痛心。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甲组示例:

①“我”背离村庄,来到城市,努力摆脱乡村穷困的生活和记忆里生活的沉重。

②“我”一直没有忘记乡村,每年回乡收秋,并投入到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

③“我”走出乡村,但不能帮助亲人摆脱困境,内心充满痛苦与伤感。

乙组示例:

①文章所有的叙述来自村庄自身,用一种写实的笔法叙述。

②文章反映了脱贫攻坚前乡村真实的情况。

③作者对乡村既想逃离又有着深挚的爱,表现情感的真实性。

④细节真实,如父亲没有扛起麻袋,却被麻袋带倒等细节。

(每点2分,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享受村庄
悠悠村庄 依依乡情
散文|| 记忆里的牛车
月夜碎笔
他是个农民,写的诗和余秀华一样好!为了能看书,主动报名到城市里掏大粪
散文|乡愁里的最后一株玉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