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学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在地坛里感悟生死,在亲情中获得支柱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赏析景物描写段落,体会作者眼中地坛。

2. 理解披情入文写法,把握情景交融特点。

3. 知人论世,体悟从自然中参悟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人应如何对待死亡?人又该怎样活着?是每个人在生活之中都难免去想又很难有答案的问题,也是历来文学家在其作品中忍不住想去探讨和表达的话题。

作家史铁生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年仅21岁的他从此在轮椅.上度过了一生。瘫痪后他曾在附近的工厂做过七年的临时工,后在好友柳青的鼓励下转向写作。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这是作家史铁生的人生。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二两个部分。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二)任务一:诵读全文,整体感知两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对地坛的环境描写和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第1段. 交代地坛是古园,荒芜冷落。

第2段:感觉自己与地坛的宿命之缘。

第3段:感觉地坛一直在等待我到来。

第4-5段:我进入地坛和对地坛的真实记录。

第6段:在地坛思考生与死。

第7段:在地坛思考如何活。

第二部分:由地坛联想到母亲,对母亲的怀念与忏悔。

第1段:意识给母亲出了难题,引出下文。

第2段:难题是母亲既支持,又担心。

第3段:之后才理解母亲当时的痛苦。

第4段:由写作动机引发线母亲的怀念。

第5-7段:在地坛中怀念母亲。

第8段:回忆母亲来地坛找自己,表达痛悔。

第9-10段:真正体会到母亲命运的艰难、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三)任务二:学习第一部分,赏析写景段落,品味“我在地坛”

1.与地坛之缘

【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或者说作者与地坛是缘分)

【明确】①住得离地坛近,而且搬家越离地坛近,空间上的距离之短,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感觉;②更重要的是,后来作者确实与地坛相遇并相守了15年,并在地坛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所以,地坛像是一位朋友、知己,甚至是精神导师,在史铁生生命最低谷时,给了他乐观走下去的力量。所以才这样说,其实表达对地坛的感激之情,体现自己对地坛的感情之深。

2.史铁生看地坛

【提问】起初,作者以一个残疾人独特的视角对地坛的环境作了介绍地坛,请找出相关的描写句。

【明确】起初感觉:废弃、荒芜冷落。(第1段)还有第3段的“剥蚀”“淡退”“坍圮”“散落”“沉寂”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地坛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一地,整个古园“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小结】这种景物描写实质与史铁生当初的心境是有关系的,用文中第3段的话:“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疾了双腿”,当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总之,此时的作者因双腿残疾而失魂落魄,走到了人生的低谷,生活乃至生命充满绝望,有一种走投无路的颓废与迷茫,这与地坛饱经沧桑的悲壮相似,所以,作者的心境与地坛的环境是相契合的。

3.地坛悟史铁生

【提问】为什么几年后史铁生在地坛中又弄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这与地坛里面的景物有什么关联?换句话说,地坛全是荒芜冷落吗?(大家同样看第3段与第5段)

【明确】第3段还有老柏树“愈见苍幽”,荒藤野草“茂盛得自在坦荡”(“自在坦荡”是一种多么让人羡慕的生命状态!),太阳“越来越大,也越红” 等描写,也就是说废弃、荒芜、冷落之下有自由,有生命的律动。

【提问】第5段是作者摘录自己曾经对地坛的描写,主要描写什么?

【明确】第3段写了自己进入地坛的情形,重点写了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和露水。这些大自然的弱小卑微生命,其实都有自己的艰难与挣扎,却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展现出缤纷多彩的生命力量。

而史铁生与这些小昆虫也有相似之处:被人遗弃,和小昆虫、小草一样艰难地活动。是这些微小的生命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思考怎样活着,领悟生命的力量。所以,作者在第5段结尾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不衰败”就是因为这个园子是“活着”。言之外意,园子表面看上去是荒芜的,但充满生命的律动与精彩。

【提问】如何理解“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明确】“节日”总是值得纪念、值得欢庆的固定日期,史铁生视死亡为节日,可见他认为死亡就在那里,不到那一日算不得节日;到了那一日,也无关悲伤。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动植物依然。不必纠结,不用惧怕,唯有坦然接受。我史铁生也不例外。

【小结1】地坛让史铁生走出低谷,参透生死。

一方面作者心境与地坛的沧桑、荒芜、冷落意境相契合让作者在地坛找到了归属感,能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压抑的心情,与地坛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地坛的生命力,它面对生命的自在坦荡又能给绝望的作者以启示,让作者感悟生命,平静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所以,第6段中,作者才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作者也在起初的颓废迷茫后安心接受不幸,积极思考怎样活。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通过地坛的景物悟透“怎样活”这个人生难题呢?(换句话说,地坛的什么景物让史铁生领悟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阅读第7段,作者说“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作者究竟闻明了哪些味道?结何景物描写分析)

【明确】首先要注意“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一句,“有些东西”指什么?

落日,虽光辉寂静,却“灿烂”;

雨燕,虽在最为落寞的时间,却“高歌”;

孩子的脚印,在冬天雪地上,却让人猜想;

古柏,虽苍黑,却千百年镇静地站着;

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虽在暴雨中,却清纯而引人联想;

落叶,虽面临秋风早霜,却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追问】地坛中动植物怎么活?

【明确】落日无私映照每个坎坷,古柏镇静看着世人来去,雨燕高歌声动天地,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沉默,落叶坦然起舞,它们的身上都有一种恒久、沉静的气质。

地坛不语,却生生不息,有声有色,有味道有故事,没有回答“怎样活”,却向史铁生展示了“怎样活”。和第五段的那群小昆虫一样,地坛里的一切都坦然地接受着生命本身,奉献着每一个季节每一种气候每一分一秒应有的风景和韵味,只管活着,自在坦然。因为这些全都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小结2】地坛启示着史铁生,只要坦然自在、持久沉静地活着就可以。

(四)任务三:学会第二部分,分析“我”的忏悔,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作者在第1段说:“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一个难题。”作者给母亲出了什么难题?(阅读第2段)

【明确】先理解这段话:“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启示,是恳求和嘱咐。”

“自我安慰”——指儿子去地坛活动活动、看看书,不会出事,不用替他担心。

“暗自的祷告”——指儿子出去活动也许能有助于腿的恢复,看看书能让他暂时忘记腿的事,活得开朗些。

“给我的提示”——指儿子应该出去活动,去看看书,不必总是想着腿的事。

“恳求和嘱咐”——希望儿子不要做其他危险的事,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

【小结】给母亲的难题——母亲深知我去地坛散心对我有好处,我也需要独处的时间来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但是母亲担心我在地坛胡思乱想,担心我出事,而且我的态度让母亲更担忧,对未来更迷茫。

可见,我的母亲是一位聪慧、坚韧,深爱儿子却毫不张扬,命途艰难却毫无怨言的伟大的母亲。

【提问】母亲去世,让作者意识到母亲的痛苦时,作者又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与痛苦中,作者又是如何走出这段抑郁灰暗的日子?

【明确】走进地坛。

【追问】在地坛,我想明白了有关母亲的什么?

【明确】①第6段:想明白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她的早逝是上天不想让她承受这些苦难。②想明白了当年母亲到地坛来找我时的焦灼,痛悔自己的倔强。 ③真正明白了母亲命运的艰难、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小结】作者在地坛独自体悟到了生与死的本质,但在“怎么活"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母亲的陪伴,没有母亲做榜样,作者自己是难以实现的。

地坛表面的荒芜与内在的勃发给作者启迪,母亲艰难的命运与坚强的意志则教会作者如何生活。

一个是作者的避风港,是精神家园;另一个是作者的坚强后盾,是精神支柱,两者缺一不可。

【总结】学完了两部分‚回过头来思考我们能够看出这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

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作者在结尾处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五)联系三篇作品,感悟自然与人

回顾《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朱自清在日日经过的清华园,郁达夫在一椽破屋一方小院里,史铁生在“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地坛公园,竟然都在某种意义上舒缓了自己的抑郁,找到了肯以“寿命的四分之三”去挽留的家园,参悟了生与死。

三位作家都回避了在自己的故事上大做文章,而是把眼光投向了自己置身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置身于那些穿越数千年一直都在还将永远都在的日月下、花木旁,让自己获得了暂时的通达,或者——毕生的了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人的困扰和痛苦,总能在那些草木身上、小昆虫身上找到解答和缓解。这是怎么回事呢?

【提问】试着去探寻一下三篇散文中的景物有什么共性?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三篇散文中的景物均是并非名胜的近在身边的自然景物,都是作者在情绪的低谷时所见所念的。

《故都的秋》——“清,静,悲凉”

《荷塘月色》——眼前的月下荷塘:宁静、风雅。

        古人笔下的荷塘:热闹、风流。

《我与地坛》——荒芜却并不衰败。

写《故都的秋》时,从郁达夫的际遇来看,小家大国处处不幸,正是一个“悲秋”之际,他和北平,他和那清静悲凉的秋天是一种同病相怜、相互理解的交情,是愿许性命的懂得。

写《荷塘月色》那几天,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想要摆脱那些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而当晚的月色与荷香,熨平了朱自清心上的波澜;

《我与地坛》的写作背景就不必说了。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苦楚因了特定的时代原因和命运安排,一肚子的痛苦而又无从说起、难对人言,于是他们都想寻个幽僻的、清静的、冷落的所在,这里又不能全然是“死”的,必须得有一份生气,有某种美丽,可以让一个觉得自己没有被命运善待的人,原来也有机会获得平静和力量。

其实纵观中国文人的许多作品,现实不如意时,他们总会或者总向往着归向自然,隐身山间,躬耕田园,垂纶江畔,总是以某一种和自然交流生命思索的方式,来安顿自己的人生。如《赤壁赋》《登泰山记》。地坛给史铁生的,就是当初赤壁的江月给苏轼的,就清华园的荷花月色给朱自清的。自然在善感多思的人的心中,从来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寄托、情感牵绊、人生导师。

史铁生从“自我”到“超我”的生命进阶——《我与地坛(节选)》单篇任务型教学

散文百练:我与地坛(史铁生)

散文百练:故都的秋/我与地坛

散文百练:我与地坛2(史铁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节选)》创新设计
我与地坛课件(1)
《我与地坛》教学案设计
我与地坛
《逆风如解意,报得三春晖》(《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