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活动: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二)丰富熟语

活动一:认识熟语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所谓固定,一是指其结构上的稳定性。大多数熟语不能颠倒原有的形式,比如“莫名其妙”,不能说“其妙莫名”;二是指意义上的整体性。大多数熟语具有自身特殊的借代义、比喻义、引申义,不能只看字面意义或组合的意义,否则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比如“七月流火”,不能理解为“七月的天气热得像火在空中流动”,有时理解熟语的意义还要了解形成熟语的文献典故和历史事件,“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天气转凉。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成语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如,必修上第一单元成语:①峥嵘岁月 ②指点江山 ③酣畅淋漓 ④霞蔚云蒸 ⑤瞻前顾后 ⑥自告奋勇 ⑦莫名其妙 ⑧磕磕绊绊 ⑨昂首阔步 ⑩不知所措 ⑪五彩缤纷 ⑫日久天长 ⑬无影无踪 ⑭理直气壮 ⑮独一无二 ⑯真心实意

惯用语

惯用语: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惯用语带有贬义的比较多,讽刺意味比较浓,使用时要弄清它的对象和感情色彩。比如,“吃大锅饭”“半瓶子醋”“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放冷箭”“顺竿爬”“钻空子”“开倒车”“踢皮球”“抬轿子”“碰钉子”“炒冷饭”“走后门”“泼冷水”“戴高帽”“墙头草”“马后炮”“定心丸”“耳旁风”“老油条”“八竿子打不着”“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捡了芝麻丢西瓜”等等。

谚语

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涵盖: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等各个方面,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揭示气象经验,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反映农业生产,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说卫生保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讲社交经验,如“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总结学习经验。

歇后语

歇后语: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前一部分“泥菩萨过河”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自身难保”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使用时,可以只说上半句,“歇”去后半截。歇后语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如“外甥打灯笼”,表示谐音双关义“照舅(照旧)”;“兔子的尾巴”,表示比喻双关义“长不了(不可能持久)”。


二:认识熟语的检测形式


活动方式:①编辑近三年全国卷高考部分语用试题,学生实战演练,认识考察形式,明确积累词语的方向;②归纳总结,寻找积累词语的方法,实现教考衔接目的。

考查形式不断创新

 ①提供熟语选择运用(2021·新高考Ⅱ卷)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B.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C.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D.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2023年全国甲卷)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②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合适的熟语填空。(2022·新高考Ⅱ卷)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③单音节词和其叠音词的语意比较。

(2023·新高考Ⅰ卷)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④考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023·新高考Ⅱ卷)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023·全国乙卷)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⑤讲解成语。

(2023年全国甲卷)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考查范围越来越宽

不局限于熟语,包括所有实词虚词熟语,如2022年浙江卷试题: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力更生   B.穿云裂石    C.无不   D.谱写

试题特点

①考查方式灵活化②考查范围扩大化③考查能力具体化

应对策略

①认真读题,练好“审题功”②扩大范围,练好“记忆功”③分清异同,练好“运用功”

三:为词语组建“家族”建系统

以共同语素为基础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成语“⑮独一无二”为例,梳理出其庞大家族:独步当时、独步天下、独出机杼、独出己见、独出心裁、独胆英雄、独当一面、独到之处、独断专行、独夫民贼、独鹤鸡群、独茧抽丝、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独具一格、独具只眼、独来独往、独揽大权、独立不群、独立王国、独立自主、独领风骚、独排众议、独辟蹊径、独清独醒、独善其身、独擅其美、独是独非、独树一帜、独来独往、独弦哀歌、独行踽踽、独行其道、独行其是、独学寡闻、独一无二、独异于人、独有千古、独有千秋、独运匠心、独占鳌头、独坐愁城、独树/木不成林、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根据成语词典,共梳理出44个含有“独”这个语素的成语。

依据语义上的关系

同义关系:独出心裁——别出机杼  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反义关系:磕磕绊绊——一帆风顺  昂首阔步——裹足不前亲属关系:父亲——儿子  母亲——女儿顺序关系:首先——其次  开始——最后

按来源出处归类

①来源于神话传说,例如: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②来源于寓言故事,例如:杞人忧天、邯郸学步、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③来源于历史故事,例如:完璧归赵、破釜沉舟、约法三章、投笔从戎、闻鸡起舞等。④来源于古人作品语句,例如:舍生取义、春风得意、近水楼台、满城风雨、水落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等。⑤人民群众创造的,活跃于群众口头语言中的,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等。⑥外来文化传入,如来自国外的典故、格言以及汉语译本的,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物竞天择、迷途羔羊等。⑦最近几十年来源于生活的新生成语,例如:白手起家、分秒必争、变废为宝等。

抓运用易错特征

说明:这种归类方法,已经相当成熟了。①望文生义类如“不足为训、久假不归、危言危行、一文不名、差强人意、细太不捐、春意阑珊、文不加点、目无全牛”之类,约有315个。②语意重复类如“哀鸿遍野、爱莫能助、变本加厉、遍体鳞伤、并驾齐驱、不期而遇、凯旋”之类,约有126个。③对象误用类如“闭月羞花、敝帚自珍、筚路蓝缕、箪食壶浆、荡气回肠、登堂入室”之类,约有379个。④双重意义类如“标新立异、不绝如缕、不三不四、不翼而飞、指手画脚、左右逢源、捉襟见肘、寿终正寝”之类,约有92个。⑤特殊用法类如“天高地厚、同日而语、万应灵丹、妄自菲薄”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一类成语,约有19个;如“不谋而合、不闻不问、不屑一顾、蚕食鲸吞”不能带宾语的一类成语,约有53个。⑥谦辞敬辞类“不吝赐教、大材小用、鼎力相助、高朋满座、高抬贵手、率先垂范、洗耳恭听、虚怀若谷、虚左以待”是敬辞;“班门弄斧、笨鸟先飞、敝帚自珍、避让贤路、不情之请、不足挂齿、才疏学浅、德薄才疏、德薄能鲜”等是谦辞,约有44个。⑦褒贬误用类“因人成事 、三人成虎 、无所不至、处心积虑 、八斤八两”之类的词易贬义误作褒用,约62个;“胸无城府、夙兴夜寐、如火如荼、目无全牛、危言危行”之类的词易褒义误作贬用,约21个。⑧易混误用类像“扑朔迷离/闪烁其辞、起死回生/死里逃生、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如虎添翼/为虎添翼、丧尽天良/丧心病狂、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这类易混误用类词语,约有145组。

成语与文言文联动

成语中保留了一些古代语音、语义、语法的特征,对我们学习文言文,识记文言词义很有帮助。①暴虎冯河——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冯píng:同“凭”,乘。)②被发纹身——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gòu张开)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被pī:同“披”,穿着 )③博闻强识——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识zhì:记)④赴汤蹈火——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汤,热水)⑤休戚相关——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休:吉祥,喜悦)⑥星罗棋布——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犬牙,像狗牙齿那样)⑦闭月羞花——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⑧不耻下问——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⑨时不我待——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恐年岁之不与吾,害怕岁月不等待我。与,等待)

成语与俗语关联

①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跟前卖“三字经”——班门弄斧②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分道扬镳③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⑤打开窗户说亮话——开诚布公⑥针尖儿对麦芒——针锋相对⑦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 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舍本逐末 ⑨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肘 ⑩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⑪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⑫一个鼻孔出气——臭味相投⑬自己打自己嘴巴——自相矛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都是我们常说...
2009高考语文考点梳理五:正确使用熟语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5:正确使用熟语1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案:第5讲 熟语
成语1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32----熟语成语惯用语谚语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