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汉争霸


文:炎华氏 梦LOVE游(微信公号读史特约作家)


刘邦入秦之后,三军十分兴奋,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兴奋。


兴奋到什么程度呢?刘邦计划进咸阳城休息,犒劳三军,并且还要封子婴为丞相。


这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刘邦计划长期立足关中,当这个关中王。


为什么刘邦会有这样的举动呢?因为,楚怀王的承诺——楚怀王派出两支人马,一只北上援助赵国,宋义是大将军,一只西进灭秦,刘邦是大将军。楚怀王说:谁先进入关中,也就是秦国的故土,谁就是关中王。


刘邦先进来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可是,樊哙却对刘邦说:赶紧去霸上驻军。不要进咸阳城。

樊哙何许人?


樊哙和刘邦一样,也是沛县人,这个人是个屠夫,也就是杀狗卖狗肉的,不差钱,沛县县令起义的时候,就是让樊哙去找刘邦的。并且还娶了吕公的二女儿——吕繻。


刘邦起义之后,樊哙就留再刘邦的身边保护刘邦,刘邦东征西战,樊哙必不可少。换句话说:樊哙是刘邦的警卫队长。而且樊哙这个人,还是先锋,在刘邦亲征的路上,必然是樊哙打先锋。比如,在刘邦大军入秦的重要战斗中,就是樊哙打败河间守军、杨熊、赵贲等秦国将领的。可以说,这是楚汉时期,刘邦军中第一武将。


入关之后,刘邦想进咸阳城休息,樊哙马上劝阻:赶紧会军霸上。


但是呢,刘邦依然没有计划去霸上驻军,不仅如此,还派遣军队守住武关,阻挡项羽入关。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有一个人更加着急,那就是张良。张良也去劝刘邦赶紧去霸上驻军。


刘邦一听,立马就走,连秦国人送来的犒军酒也不要了。


刘邦作为魏国人,楚国将军,为什么秦人会送犒军酒呢?


因为,刘邦定下了三个约定,也就是传说中的约法三章,很简单,但也很实用,这就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样的约法三章,使得刘邦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秦国人的支持。


换句话说,阻挡项羽入关,是军事问题,不愿意让项羽来关中,但是,约法三章是政治问题,而且是内政问题。刘邦认为:外拒项羽,内辅三秦。这样做很不错。


这也是刘邦不听樊哙的原因。


可是,为什么刘邦会这样听张良的话呢?


张良,和樊哙不一样,樊哙是个杀狗的,据说是樊於期的后代,樊於期自己都混的不怎么样,更何况他的后代,这是个地地道道的武将,准确的说是个武夫。


但是,张良就不一样了。


张良是韩国贵族的后代,在秦国灭亡韩国之后,成年的张良一直试图刺杀秦始皇复仇,终于,在始皇帝巡游到博浪沙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机会,但是,扔出去的铁锤却没有打中皇帝的正车,因为这件事,始皇帝命令帝国搜索了好多天,居然一无所获。


当张良在下邳躲避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十分古怪的老人,古怪到什么程度呢——让素不相识的张良却给他捡鞋。张良照做了以后,就说第二天要给他一本书。


张良天刚亮就去了,老人说,太晚了。你第二天再来。鸡刚打鸣,张良就去了,老人还是说,你太晚了,怎么好意思让一个老人等你那么长时间。


第三天,张良干脆不睡觉,就在那等上了。子时一到。这老人才来,这次说:这还差不多。


这本书据说是叫《黄石公三略》。


张良读懂这本书了,但是,世人却读不懂张良了。


当刘邦面对雍齿的背叛而无可奈何的时候,计划向秦嘉所建立的楚国借兵攻打雍齿,在这个路上,张良遇见了刘邦,并且,刘邦对张良所说的话,不管懂不懂,都点头称好。张良觉得,这个人,可以效忠。刘邦觉得,这个人,也许有用。


这两个人就混在了一起。在刘邦见了项梁之后,刘邦借了五千兵马去打雍齿了,张良带了一些人去光复韩国去了。


可是呢?项梁兵败身亡,张良所光复的韩国被秦军打的丢盔弃甲。所赖章邯的目标是赵国,不是韩国,张良才幸免一难,韩国军队只好在颍川一带打游击战争。


这时候,楚怀王约定谁先进入关中,就当关中王,刘邦西进入秦,收拢陈胜、项梁的军队时,再次遇上了张良。就这样,在刘邦的帮助下,打败了杨熊,光复了韩国。张良就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


其中有件这样的事,本来,峣山的守将已经投降,刘邦计划西进入秦,张良却说:虽然将军已经投降,但是如果秦兵不同意,一旦我们进入,就可能腹背受敌,所以,必须打,就这样,毫无准备的秦国官兵被刘邦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这才安安全全入了关。


入关之后,刘邦经过蓝田一战,彻底灭亡了秦。


大家都很高兴。先是樊哙让刘邦还军霸上,刘邦不听。张良说:我们是来消灭暴秦的,你怎么可以享受呢?一定要清廉朴素。刚入秦国,你就享受,就不怕秦国人起来造反吗?最重要的是,项羽要来打你,你觉得我们现在有和项羽对抗的资本吗?


当然没有。


刘邦一想,真可怕。


再加上,项羽已经带着救援赵国的诸侯大军到了函谷关外。并且计划出兵攻打。


刘邦连忙说:赶紧走,赶紧走。哪里还顾得上犒军酒。


项羽在城外要计划打刘邦,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无伤对项羽说:刘邦想当关中王,封子婴为相。刘邦确实想过,但是,听了张良的话,就知道自己有多错误了,马上就撤。


项羽呢,在巨鹿城外,消灭王离军团,章邯投降,再加上诸侯国的兵力,高达四十余万。而刘邦,只有十万多人。


刘邦当然害怕。


项羽想打霸上,给刘邦一个下马威。这时候,项羽的叔叔,也就是项伯,连夜就去和张良说。倒不是说项伯对项羽不忠心,而是因为:张良救过项伯的命。所以,项伯本来想把张良带出去一起逃。可是,张良听说以后,马上就对刘邦将:大事不好了,项羽要攻城。


张良说:沛公真的想和项羽为敌吗?还是说自己能够打败项羽?刘邦想了一会,直截了当的说:浅薄无知的小人劝我封关,主宰秦国土地。于是,张良就和刘邦说:项伯找来了,赶紧道歉。刘邦就问:你怎么认识项伯的呢?张良如实说了以后,继续问道:你和他,谁大?张良说:他大点。当张良把项伯带进来的时候,刘邦即是拉手,又是劝酒、更是联姻的。归根到底,刘邦说:我哪敢反啊,我派兵守关,是怕盗贼进关啊,我把财物都封存起来,是等待项羽的查点啊,哪敢私自占有?


项伯说:明天赶紧来赔罪,我去了也给你说说好话。


回到项羽的军营,项伯马上就去找项羽,并且说明了来意。


项伯说:刘邦先入秦,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却等待着你进关。如果刘邦不先入关,我们进去的时候,哪有这么容易啊,刘邦有功,不赏而罚,不地道啊!项羽觉得,既然刘邦不阻碍我入关,那也就没比要杀他了。


项羽不计划杀了,并且准备了丰盛的菜肴招待刘邦。


可是,有人想杀刘邦,这个人就是项羽军中的一号智囊——范增。


范增,是项梁的头号智囊,就是范增对项梁说:陈胜举义,不立楚国后代,反而自己当楚王,失败是必然的。所以,项梁就立了熊心当了楚王。


项梁战败以后,范增被楚怀王任命为将军,协同宋义救赵,然而呢,项羽杀了宋义而成为了上将军,范增成为了项羽的重要谋士。


兵至函谷关,项羽和范增商量,一定要干掉刘邦。可是,项伯的进入,使得这件事出现了误差,但是,范增认为:刘邦非死不可。


就这样,在项羽不想杀,范增非杀不可的环境下,刘邦带着几十个随从前往鸿门赴宴。


刘邦非常诚恳的说:我和将军合作灭秦,你战黄河以北,我打黄河以南。真不知道能在将军之前赶到咸阳。在这里见到了将军。不知道是哪个小人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说我要和将军为敌啊!


项羽听到这样的话,非常高兴,就说:那是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知道呢?于是,项羽就开始招待刘邦,大家在一起喝酒。这时候,范增数次举起自己腰间的玉佩,告诉项羽赶紧动手,然而呢,项羽只顾喝酒。项羽不急,范增急了,马上出来找项庄,项庄是项羽的弟弟,也是一员武将,范增计划在喝酒的时候,由项庄拿剑跳舞,然后刺杀刘邦。


当项庄提议跳舞的时候,项羽马上同意了,但是,项伯却坐不住了。就这样,在项羽面前,两个人互相舞剑。可是,张良看透了这个形势,马上就跑出来,见刘邦的警卫队长樊哙。张良的一脸紧张被樊哙看的清清楚楚,樊哙直接说:里面怎么样了。张良说:很不好。项庄舞剑,招招是想刺杀刘邦的。樊哙觉得事情非常急迫,急急忙忙的就闯进了大营,刚进去的樊哙,面对的就是项羽,四目相视。


项羽说:这是谁?张良赶紧回到:刘邦的警卫员。项羽对樊哙是赞不绝口,真是壮士啊。就给了樊哙一坛酒喝,樊哙举起来就喝。项羽看的是目瞪口呆,又给他拿上了肉,樊哙拿着刀,生割下来就吃了。同为沙场征战的项羽非常敬重樊哙,就问:能不能再喝了?樊哙说:怎么不敢喝,连死都不怕,害怕喝酒吗?并继续说道:秦国是虎狼之国,天下被背叛了。怀王说,谁先入关中,就当关中王,可是,刘邦先来了咸阳,却把财务封存起来,等待你来查看,像这样有功的人,不赏也就罢了,据听说,你还要杀他。恐怕要成为第二个秦啊。


项羽无话可说,当气氛再一次热闹的时候,刘邦就偷偷跑出来了。并且把樊哙也叫出来了。张良说:你赶紧走吧,形势不对。刘邦觉得:不告而辞,是不是不礼貌啊。樊哙就说:今天人家是刀板,我们是鱼肉,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还告什么辞啊。刘邦觉得有理,把礼物留给张良,马上就跑了。


估计刘邦跑到了刘邦大营,张良进去给项羽送礼去了。把刘邦留下的白璧给了项羽,把玉斗给了范增。项羽问:刘邦哪去了?张良说:怕将军怪罪,先走了。范增一听,站起来就把玉斗给摔了,并且说道:混蛋小子,不足以谋大事,将来,必是刘邦和你争夺天下。


刘邦回到了军营,马上就把曹无伤给杀了。


然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城。项羽的做法很简单:烧、杀、抢。


项羽把子婴杀了,把宫殿,据说是阿房宫烧了,秦王室的人被项羽全部带走。计划回到楚国。有人说:这里地形好,土壤肥沃,可以称霸啊。项羽看见了一片惨景,觉得还是楚国好。并且对进言的人说:富贵不回故乡,如锦衣夜行啊。


项羽灭了秦,就开始分赃。


鉴于刘邦的不友好记录,范增很不客气的坚持让他去巴蜀之地,经过张良的游说,终于又加了一块汉中,就这样,刘邦成为了汉中王。


接下来的分封,项羽仿效了周王室的分封,把原来的秦国,分成了三个国家,董翳、司马欣和章邯,成为了三秦之王。


把韩赵魏三个国家,分成了六个国家。把燕国分为了两个国家,把齐国分成了三个国家。把楚国分成了四个国家。自己占了一部分,号西楚霸王,其他的十八个,都是王。


但是,这样的分封,却埋下了战乱的根源。


首先,刘邦不服,明明说好的关中王没了,却到了汉中那个蛮夷之地。

其次,齐国的田荣不服,田荣在齐国掌握着很多军队,然而,分封的时候,却没有田荣的名字,那三个人是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


田市是田荣的侄子,田都和田安都是田荣的手下,在援助赵国的事情上,田荣是反对的,但是,田都和田安背叛了田荣,跟随项羽入秦,所以,就分别封他们为王了。田市是虽然是齐王,但是,项羽让他去胶东,田荣不让去,田市害怕项羽怪罪,就去了。


燕王韩广,这是早就成了燕王的人,在救援赵国的问题上,韩广派出了藏茶为将,援助项家军,可是呢,分封的时候,项羽居然让藏茶当燕王,韩广去当辽东王。韩广当然不服。


魏国,魏王豹是刘邦入秦时候的功臣,本来是当魏王的,项羽一句话,一半国土没了。韩国也一样,韩王信、张耳也是一分为二,问题是:张耳的朋友陈余承认自己应该和张耳一样,所以,陈余也不服。


特别是三秦故土,对于这三个人,是恨透了,怎么可以眼看着杀掉二十余万人?


当项羽分封完毕的时候,都假模假样的往封地去。


可是,田荣率先打响了反对项羽的战斗。


田荣一狠心,把项羽立的三个齐王全部杀了,自己光复了全部齐国土地,成为了真正的齐王。同时,田荣还给了一个人将军印,这个人就是彭越。彭越把田安也杀了。就这样,田荣再一次把齐国建立起来,自立齐王。


彭越是个什么人呢?


只能说是一个有节操的强盗。本来是强盗的彭越,在刘邦入秦之时,曾经帮助刘邦进攻昌邑,但是呢,却没有打下来,就和刘邦分道扬镳,但是呢,彭越的力量发展极为迅速,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一万多人。但是却没有地位,田荣一说,彭越立马响应。


自立为齐王的田荣,也知道项羽不好惹,于是,就寻找帮手,准备对抗项羽,又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陈余。


陈余何许人也!


陈余这个人和张耳的老朋友,在武臣死后,两个人合作推举赵王歇当赵王,张耳当丞相,陈余当将军,但是呢,在王离围困巨鹿城的时候,陈余带领着不到两万人马在城外,面对张耳的数次求援,都不敢前去救援。但是呢,由于张耳逼得急,甚至派遣了使者让陈余进兵,陈玉说:我给你兵,你去吧。这两个人战死了。张耳认为:这是陈余杀死的。所以,陈余有私心。陈余说:我是怕亡国。就凭我这点兵力,怎么能打得过王离?你要是不相信我,你就把军权拿走。张耳二话不说,就把军权接过去了。自此,两个人结下了梁子。


由于陈余没有跟随项羽入关,所以,分了张耳为赵王之后,陈余只有三县的辖地,很不爽。陈余在田荣的帮助下,进攻张耳,张耳不敌,战败后去找刘邦,刘邦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张耳的门下当过门客。


陈余就这样,又把赵歇立成赵王,齐赵反楚,就这样建立了,还有彭越。


项羽听闻这件事之后,立马就统帅大军前往齐地平叛,范增说:刘邦才是大敌,需要先消灭刘邦才行。项羽觉得,已经把刘邦发配到巴蜀之地了,即使出来,也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刘邦还安排了一个重要的人把守要道——这个人就是让项羽都觉得非常吃力的章邯。所以,项羽认为应该马上平定齐国。从八月到十一月,项羽可谓是连战连胜,田荣引兵会战,大败而归。战败而逃的田荣居然被自己的人所杀,不可谓不是一个悲剧。但是项羽觉得不解恨,下令屠杀齐国将士和百姓、焚烧房屋。


这一烧,又把田横烧出来了。田横是田荣的弟弟。


已经被打散的齐国士兵,感觉到了彻彻底底的威胁,这时候,田横立起了反楚的大旗,在城阳地区与楚军交战。


可是,项羽得到了一个消息,这战真的没法打了,因为彭城失陷。


进攻彭城的便是鸿门宴上逃走的刘邦,不得不说范增确实有识人之明。


西楚元年四月,项羽分封完诸侯,都开始往封地走,可是呢,都不愿意和刘邦走,一路上,逃走的人不计其数,刚开始,刘邦还在意,到后来,刘邦也就不想管了,爱跑跑吧,谁让自己去当汉中王,虽然现在说是天府之国,但是那时候的汉中,并没有开发,当年秦灭巴蜀的时候,连路都是跟着人家走小道进去的,两国军队不满万人,可以想象当时的惨景。


刘邦就是去这样的地方。


虽然多少人逃跑,刘邦都不在意,但是,萧何跑了,刘邦非常愤怒,要知道,当年可是你让我带这个头的,你怎么连招呼都不打就跑了。


本来想派人去找萧何,却听说萧何又回来了。刘邦就问:你干嘛跑啊,为什么跑了又回来?萧何说:我可不敢跑,我是去追一个逃跑的人——这个人对你很有用。刘邦很愤怒的问:那么多人都跑了,你都不去追,你偏偏去追他?他有多重要?萧何说:你要是想一辈子就待在汉中,那么这个人对你就没用,你要是想和项羽一争天下,就非用这个人不可了。刘邦说:那就让他当个将军吧!萧何说:当将军也会跑。那就让他当大将,行了吧!刘邦不耐烦的说到。萧何紧接着就说:汉王,你老是说话不算话,今天立明天废的,恐怕不行。你应该按照拜大将的程序来。刘邦说:听你的。


萧何搭起拜将台,刘邦手下的武将,听说刘邦要拜大将了,都觉得自己能当。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这个人是名不见经传的韩信。


韩信,生世不详,有可能是韩国贵族的后代,也有可能只是一介贫民。之所以是迷,是因为韩信少年十分贫穷,常常寄人篱下。


比如说,韩信就经常在南昌亭长下吃饭,但是呢,亭长媳妇不乐意,每天养活这么一个没用的人,纯属浪费粮食,有一天,当韩信去吃饭的时候,却发现人家已经吃完了,而且没剩。韩信就走了,再也没来,亭长也找过他,但是他却没有再去。


韩信还去钓过鱼,但是不会钓,钓不到。有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太看见韩信很饥饿的样子,就给了他一点吃的,韩信说:等我将来发达了,一定回报你。这位老妇人却说:我是看你饥饿,才给你吃的,谁指望你报答啊,你还是把你自己养活了再说吧。


韩信觉得无地自容。


不管怎么说:韩信和刘邦、张良一样,都是战国末期的豪杰,不一样的是,项羽是贵族中的豪杰,刘邦是平民中的豪杰,而韩信,是出身于贫贱之家的贵族豪杰。


比如说,又一次,韩信在大街上,平白无故的走着,但是呢,有几个地痞无赖看到韩信拿着剑,觉得这个人非常懦弱,就欺负韩信,上前说道:你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去,要么拿刀杀了我。韩信按捏住手下的剑,迟迟没有拔出来,相反,却从这个人的胯下钻了过去。都取笑韩信: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受这样的耻辱?但是韩信受了。


当反秦武装起此彼伏的时候,韩信前去投靠当时最强大的力量——项家军。项梁很不在意这个小人物,项羽执掌大权后,韩信数次给项羽进言,都没有被采纳,相反,却让韩信当执戟郎中。也就是给项羽看门房的。项羽分封完诸侯,首先不满的就是刘邦,刘邦甚至想在咸阳就和项羽翻脸,但是却在萧何、张良、樊哙等人的劝告下隐忍不发,并且定下了以汉中之地为基地,平定三秦,在东与项羽争锋。韩信觉得在项羽这里没有出路,而刘邦不服,所以就跑到刘邦那里。


但是呢,也没有被重用。甚至连面都没见上。


有一次,韩信和一群人犯法了,罪当砍头。但是呢,韩信说:汉王既然想得天下,干嘛要杀壮士呢?听到这句话的是夏侯婴。夏侯婴是刘邦的司机。夏侯婴看了看这个人,觉得不平凡,就把他向萧何推荐,萧何作为丞相,只能让韩信去当治栗都尉。也是就粮官。萧何对韩信可谓是赞不绝口。一听说韩信跑了,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就赶紧去追,好歹追上了。


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回来的时候,就出现了上文的那一幕。


韩信被立为汉军的大元帅。


刘邦问韩信:夏侯婴、萧何都向我推荐你,说你有真本事,你说说,你有什么可教我的。


韩信说:敢问汉王,如果东出,争天下,敌人是不是项羽?


刘邦说:当然是。


韩信说:你觉得你能打得过项羽吗?


想了一会的刘邦说:本来就打不过啊,要是能打过项羽,我还用来这破地方。


韩信说:我也觉得你打不过项羽。但是呢,项羽这个人,有毛病,我曾经在楚军干过。


韩信继续说:第一点:项羽这个人,很厉害,稍微一发怒,没人敢惹,但是呢,却不知道任用贤能,只能匹夫之勇。第二点:项羽对待士兵非常好,甚至能够亲自去照看,但是呢,在分功的时候,总是舍不得把权利交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第三点:项羽虽然称霸天下,但是诸侯们不服啊,再加上把义帝也杀了,民心尽失。第四点:不知道在咸阳建都,却要去彭城。那可是四处受敌的地方。


如果,汉王能够任用贤臣、武将,把城市分封为有功劳的人,再加上思乡心切的东归将士,有什么可以阻挡呢?三个秦王,欺骗了秦人,秦人十分不喜欢,但是鉴于项羽的暴力,才不得不屈从,而汉王你就不一样了,不久秋毫无犯,还立下约法三章。秦国人对您是非常欢迎的。但是,你今天却要到汉中地,所以,如果,你要东出,三秦之地可以传檄而定。


这席话,刘邦听的很痛快,也很彻底,彻底到军政大事,全部由韩信做主。


韩信拜为大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张良销毁的栈道。本来,张良是告诉项羽,我把栈道烧了,告诉项羽,再也不争天下了,主要是怕别人偷袭他们。


韩信让谁去修栈道了呢?是樊哙。樊哙可是刘邦最信任的人,韩信让樊哙修栈道,就是要表明,汉军肯定要从这里出。章邯得到这个消息后,笑了笑,觉得韩信完全是个白痴,五百里的栈道怎么可能一个月就修完,不仅如此,樊哙和韩信马上闹翻,章邯更觉得韩信不可能东出。然而呢,栈道还在修,吵了架的樊哙不干了,被刘邦调往其他地方,当然是去准备先锋军队去了,可是章邯不知道。


当项羽带领大军平定齐国叛乱的时候,韩信在刘邦的同意下,从陈仓出兵,章邯、司马欣、董翳完全没有防备,韩信很快就平定了三秦之地,除了章邯固守雍丘外,司马欣和董翳全部投降。


张良就怕项羽带兵归来,马上就给项羽送了一封信,里面说:齐赵才是真正的反楚,汉王本来就应该在关中称王,既然已经实现了,也就没有什么其他企图了。


本来,张良是韩国人,可是呢,项羽认为韩王没有功劳,就把韩王成杀了,张良也就没有了待的地方,马上就往汉军跑。就这样,张良彻彻底底的成了刘邦的谋臣。


本来还想带兵攻打刘邦的项羽,结结实实的被张良骗了一回。项羽在平定齐国。


让项羽非常郁闷的是,章邯怎么这样不经打,这也算得上一员战将了吧。同时,项羽任命郑昌为韩王,抵御汉军。


至于章邯怎么想的,我们就不得而知,在巨鹿大战之后,跟在项羽身后,从来不发表意见,眼看着项羽坑杀了数十万秦军将士却无动于衷。今天,秦国士兵背叛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真可谓是冤冤相报。


西楚二年,刘邦马上展开了进攻,魏王、韩王、殷王、河南王全部投降,再加上赵国兵马和部分齐国兵马,五十余万以汉军为统帅的联军在四月杀进彭城。


项羽一听说,齐地给交了龙且统帅,自己统帅了三万军队,连夜杀回彭城。然而呢,五十余万联军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项羽的突然杀回,联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乱成一团,刘邦也顾不上收拾军队,慌慌张张带着随从就跑了。


辛亏韩信带了一支兵马在京索地区才遏制住了项羽的进攻,再加上萧何往前线运输了大量的新生力量,才使得刘邦得以喘息。


此战之后,三秦之地的章邯、司马欣、董翳,魏王、韩王、殷王、河南王全部再次归顺项羽。汉军被彻彻底底的打败。齐国和赵国也和项羽达成了协议,项羽承认了他们的地位。


项羽终于开始专心致志的对付刘邦了。


刘邦呢,逃到了荥阳在稳住脚,但是,却把自己的妻子吕雉、父亲母亲全部丢了。


这是西楚二年四月的事情。


失败之后的刘邦,很快,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就反了,可是,章邯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短短两个月,兵败、城破、自杀。司马欣和董翳逃到楚国大营。


刘邦不得不重振旗鼓。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英布。


英布,何许人也?


英布在秦朝的时候,受过刑法,逃出来以后,就开始拉山头,在项家军崛起的时候,投靠了项梁,可谓是赫赫战功。被项羽封在了九江,也就是项羽的南面。可以看出,项羽和这个人关系还是很好的。


但是呢,项羽打田荣的时候,想让英布一起去,可是,英布不想去,就派了一个将军,带着四千人马去了,项羽就不高兴了。但是,还没到翻脸的地步。但是呢,汉军攻进彭城,英布居然一动不动,这就气坏了项羽,项羽就开始责怪他。关系出现了很大的裂缝。刘邦就想让这个人也加入反楚的阵营中。


刘邦就对身边的人说:你们这些人,根本不能谋大事啊。哀叹之中的刘邦得到了回应:为什么怎么说呢?说这句话的人叫随何。刘邦说:要是能让英布牵制楚军几个月,那我就可以稳稳的打天下了。于是,随何就去毛遂自荐,去了。


遗憾的是,等了三天,才通过关系见到了英布。


随何向英布讲了楚国不可依靠的厉害分析,但是英布觉得,完全没必要参加这个事,但是呢,这时候,项羽的使者来催促英布发兵攻打汉军了。


随何一见,立马就对楚国使者说:英布已经是汉王的人了。你凭什么让他出征?吓得楚国使者连连发抖,赶紧就走,英布终于藏不住了,一旦这个人回去说英布和汉军有往来,那就非死不可了。英布不得不投靠刘邦。


可是,项羽派龙且大战英布,英布很勇敢,抵挡了好几个月,但还是战败了,逃进了汉军的大营。但是,这几个月对刘邦而言,太重要了。


其次,刘邦让人去找魏王豹,魏王豹觉得,刘邦这个人靠不住,于是就彻彻底底的和楚国合作,借口回家探亲就带领精兵封锁了要道。魏楚联盟对汉极为不利,于是,刘邦就派遣俪食其前往说服魏王豹,但是,魏王豹铁了心,非和刘邦死磕。


刘邦无可奈何,知识后,韩信对刘邦说:项羽太厉害,正面战场很难取得胜利,如果北举赵燕、东击齐、再加上彭越和英布,必能围歼项羽。刘邦同意了韩信带兵去攻打魏国。并且给了韩信三万军队。韩信在蒲板地区大张旗鼓的收集船只,计划过河,魏王豹就把所有的军队全部调往蒲板。韩信得到消息后,马上秘密调兵,进攻安邑,魏国没有防备,魏王豹被生擒。


自此,刘邦经过六个月的准备,固守在荥阳、定陶一带,不仅如此,关中之地都是刘邦的地盘了,刘邦终于站稳了脚跟。


这是西楚二年,九月。


面对刘邦的闭门不出,项羽的做法很简单,既然你不出来,那么我就进去。


西楚王朝三年,项羽统帅大军对刘邦的防线进行了大规模进攻,汉军损失惨重,粮道被毁、荥阳、成皋丢失。刘邦再次跑回汉中,这次几乎是孤身一人。


虽然刘邦打的很不好,但是英布、彭越和韩信却取得了巨大成功。


先说英布,鉴于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带交战,英布率领刘邦给的人马再次打回九江,再次确立了英布的九江王地位。彭越,这个不被项羽重视的游击将军,也趁刘项交战之时,经常骚扰楚军粮道,项羽是有苦难言。


取得最伟大的战果的便是韩信。


韩信,在消灭八月平定魏国之后,继续挥兵北上,九月,消灭代国,十月横扫二十余万赵军。


著名的井陉之战,就此打响。


井陉口,易守难攻,可谓是兵家绝地。


当韩信准备进攻赵国的时候,赵国主将陈余已经率军二十万在井陉口准备迎战。而韩信所带领的几万汉军,远道疲惫。更重要的是:粮草短缺。


这时候,李牧之孙,李左车正好在赵国军队之中,他就向陈余进言:汉军远来疲惫,粮草匮乏。应该出奇兵绕道韩信背后,切断韩信退路,然后前后夹击,韩信必然会被生擒。


这样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要想进攻井陉口,作战地点必须经过那一段峡谷,被围在峡谷之中,即使是孙吴再起,也没有办法逃脱。


可是,陈余认为:我赵军二十余万,汉军只有一万,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所以,陈余坚定不移的选择和韩信光明正大的决战。


事实如陈余所料,韩信军队面对陈余军队的进攻,不堪一击,纷纷败退。陈余就下令赵国二十余万将士全部追击汉军,前面的战争程序韩信是这样想的,陈余也是这样想的,不一样的是,上面的计划是韩信的一部分,确是陈余的全部。


原来,韩信虽然要进攻井陉口,但是,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兵家死地,谁敢擅闯?


但是,陈余不用李左车的意见,韩信非常兴奋,一方面调动军队直接挑战陈余的权威,另一方面,派遣一部分军队藏在峡谷中。


当陈余的二十万赵军倾巢而出的时候,藏在峡谷中的军队趁着夜色果断占领了井陉口。“战败而逃”的一部分汉军在到达河边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又是韩信所耍的一个手段:大战在即,任何人都不看好韩信背水而战的战法。而且,只带了口粮,渡河工具全部销毁。


韩信随即下令所有汉军背水列营,准备迎战二十万赵军。


不管是谁,除了韩信,都不信韩信。可是,天一亮,井陉口上插满了汉军的旗帜,这一消息的传播,使得赵军大乱,韩信随即发表了动人的演说,一万余汉军在占尽有利地形的条件下,完全包围了二十余万赵军。慌成一团的赵军,迅速被汉军击溃,陈余被斩、赵王歇被活捉。


此战之后,韩信名扬天下。二十余万赵国主力被击溃,燕赵之地再无对手。


得胜之后的韩信,马上就去问李左车,如何定燕、齐。


李左车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将军不杀就是大恩了。


韩信却说:如果陈余用先生良策,恐怕我的脑袋就不在了。


两人大笑,可谓是惺惺相惜。


李左车说:刚定赵地,兵士疲惫,如今要务是休养生息,凭借将军大破陈余的威名,燕国定然不敢抵抗。到时候,派一个人去游说就可以了。然后,在游说齐国,就算是智囊,面对数面包围的局面,也不会有良策的。


这样的策略,居然和韩信对刘邦说的一样。怪不得,惺惺相惜。


正在筹备灭燕、齐的时候。刘邦那里出了乱子。


本来在荥阳、成皋一带死守的刘邦,却被项羽打的满地找牙。


项羽发现了英布已反、韩信已经攻略赵地,项羽很紧张。


西楚三年春天,项羽对成皋、荥阳进行了大规模进攻,多次切断汉军的粮道,汉军外没有援兵,内没有粮食,只好求和。不知道项羽怎么想的,但是刘邦的求和被范增拒接。这时候,刘邦最恨的除了项羽,就是范增。于是,陈平献计,智除范增。


故事听起来很可笑,但确实被记载了下来:当项羽的使者进入刘邦大营的时候,刘邦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一问:谁派你来的啊?使者说:项王。陈平马上就把酒席等等全部撤了,并且说:我还以为是范将军的使者。就这样,这使者回到楚军,就和项羽说了。项羽就开始怀疑范增和刘邦私通。范增受不了,就跑了,半路上得了病,死了。


但是,项羽依然对汉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大军压境下的刘邦只好逃走。刘邦怕项羽发现,就让纪信冒充汉王。当项羽攻破荥阳、成皋之后,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却没有抓住刘邦。


刘邦本来计划再次统率军队和项羽对峙,夺取成皋、荥阳。然而有一个叫辕生的人对刘邦说:这样并不是良策,如果大军从武关出,造成进攻楚国彭城的声势,那么,项羽必定会南下作战,如果再让韩信、彭越等人继续袭击楚军,就可以分散楚军的注意力。


战局如辕生所料,项羽果然南下寻找汉军,这时候,彭越在楚国的背后不管袭击楚国,楚国的粮道很不安全。所以,项羽不得不去收拾这个彭越。


项羽让终公守荥阳、成皋一带,但是没守住。


六月,项羽刚刚赶走了彭越之后,这次并没有和烧齐国一样,相反,是因为一个叫黄生的小孩子的建议:外黄都是项王的,你不在,彭越来了,大家不敌,不得已降,你来了,自然归顺你,你要是屠城,估计都会拼死抵抗。


项羽采纳了他的意见,很快,梁地被平复,项羽再次进攻成皋、荥阳。


项羽的进攻,非常奏效,不到一个月,就把刘邦再次打败。鉴于刘邦先生在前线的惨败,刘邦谁也没带就跑出来了,只有司机夏侯婴。本来想去找韩信,但又怕韩信不听指挥,于是,就说是汉王的使者。


韩信还没起床的时候,刘邦就把韩信的帅印给拿了。还责怪韩信:领兵无方。


从六月到八月,刘邦把韩信的赵兵带过来了,刘邦派遣卢绾、刘贾带领两万人马支援彭越继续骚扰项羽的粮道。


项羽很着急,为了寻求和汉军的决战,就在阵前支了一口大锅,对刘邦说:你要是再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爹。


刘邦说:咱两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喝咱爹汤的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


项羽就决定马上动手杀了刘邦他爹,但是,项伯说:天下的事,还没定了,再说刘邦这样的人根本不管家,杀不杀都一样啊!于是,项羽就继续关押刘邦他爹。


战争久持不下,项羽的粮道被切断,所以,再一次对刘邦说:天下不过是咱两争霸,有本事,出来单挑。


刘邦说:我打不过你,要比,只能比智力。


于是,刘邦就把项羽的十大罪过全部说了出来,项羽非常生气。直接拿箭就射刘邦,箭法很准,射中了刘邦的上身,而且当时大出血,很严重,但是鉴于汉军军心,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漏了一次面,就去休养了。而且和楚军说:只是射中了我的脚。


这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楚国粮道断绝了,而且,韩信已经率领大军占领了齐国。一方面,项羽派遣龙且率领十万大军救援齐国,一方面告诫大司马曹咎,千万不要和汉军交战,你只要守住荥阳、成皋半个月就行了十五天之内,我必能扫平彭越。但是呢,项羽才刚走五六天,曹咎由于忍不住汉军的侮辱,就和汉军交战,然而呢,曹咎战死,成皋、荥阳再度丢失。


这是西楚四年十月的事。


项羽手下仅剩下十万大军,项羽马上率领军队对刘邦展开了又一次进攻。但是,项羽的粮道已经没有机会再次打通了,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让韩信中立,观望楚汉之争,第二个是和刘邦议和。


也许,项羽是想稳住这两个人,好好的整顿一下军队,恢复一下士气,再行决战。


并且,项羽的代价是把刘邦的亲属全部给他。


刘邦很痛快的答应了。并且同意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但是呢,张良陈平立马就去找刘邦,说:不行。这时候,项羽正是疲惫的时候,此时不打,以后就没机会了。


于是,刘邦让彭越、韩信、英布等人呢全部围歼楚军,并且下达了作战时间、地点和任务。当刘邦的军队追上项羽的军队的时候,刘邦却发现谁也没来,结结实实被忽悠了一回。不仅如此,项羽反身,给了刘邦狠狠的一击,可谓是大破汉军。


这时候,韩信的书信传到了刘邦的大营,韩信说:齐国这个地方不好管理,如果不设置一个代理齐王,恐怕还会乱啊,刘邦一看,非常生气,我在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你还好意思让我封你当齐王。并破口大骂。但是,张良和陈平同时踩住了刘邦的两只脚。并且目视刘邦,刘邦随即改口:大丈夫当什么代理齐王啊,要当就当齐王。并且把使者扣下了。


刘邦就问:要怎么样,他们才会和我合兵干掉项羽呢?


张良说:封王。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


于是,刘邦派张良亲自授韩信当齐王。

在韩信当齐王之前,有两个人劝说韩信自立为王,观望天下,一个是武涉、一个是剻通。但是,韩信以为:自己侍奉项羽的时候,位不过郎中,计不听,画不用。但是,刘邦却封自己为大将军,所以,不能背叛刘邦。但是,自己的功劳,总需要一点回报,那就是齐王。


彭越被封为梁王、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三路大军合围项羽。


韩信为全军统帅,刘邦押后。


首先进攻的是韩信,韩信进攻表面失利,计划将楚国军队引诱出来聚而歼之,然而呢,项羽被没有上当,依然固守要地,这时候,韩信再次挥动左右两路大军围攻项羽,项羽粮少兵乏,被迫撤退。撤退到的地方叫垓下。


这注定是一个难熬的深夜。


韩信让汉军里面的楚国将士全部唱楚歌,项羽听到,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全部楚地,于是,骑马就突围。并且计划带上自己心爱的女人——虞姬!并且对虞姬说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是,虞姬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知自己和项羽已经没有生路,为了不拖累项羽,含泪自刎,告别了这个世界。


也许,这才是世界上最美的爱情!


项羽,含着泪,告别了自己所爱人的躯体,带领着身边的侍卫开始撤退。跟随项羽突出重围的只有八百余人,等汉军知道的时候,已经天明了。


但是,项羽却迷路了。


本来问一个庄稼汉,怎么去东城。这个人说往东走。可是,前面却是沼泽地,延误时间的项羽被汉军追上。项羽再次向乌江方向突围。突出重围之后,身边只有二十八个人。但还是被汉军追上了。


到了东城之后,面对追上来的汉军,项羽大笑无言,说道:我自起兵以来,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绩。如今,天要亡我。我决定再漂漂亮亮的打一场。你们看看是我不会打战,还是上天故意捉弄我。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个人,来往于汉军军中,斩杀数员汉军大将,仅仅损失了两个骑兵。


回到了乌江的项羽,遇到了一个亭长,愿意带项羽回到江西,重振旗鼓。项羽却说:天要亡我,何必渡河?这时候,又看见追上来的汉军上面有个自己认识的人:吕马童。项羽把马送给了这位好心的亭长,然后对吕马童说:我听说刘邦定下,谁要是拿到我的人头,就把他封为候。我为你做件好事。于是项羽挥刀自刎!


也许,没有了虞姬的项羽,注定不是项羽,一个为了丈夫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为了心中的那份爱情付出了做出了最后的承诺!


两个人,也许在阴间,会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


他们走了,可是,世间的功名利禄依然在继续。


比如:项羽死后,得到项羽尸体的人,全部封了候。


刘邦为了防止韩信功高震主,在战争中把韩信的军权给夺了,改封韩信为楚王。


公元前二零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刘邦在山东定陶即皇帝位。


历史进入大汉王朝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谋之才——陈平
笨蛋,问题在战略(1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一系列作死行为,最终死于吕雉和萧何之手
大汉帝国——刘邦的基本盘之功臣集团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34
为什么韩信不在时,张良与陈平辅佐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