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人们的另一面:酒鬼百态

1.酒后的八个神仙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天才如果有几分异于常人,我们常常会表示理解。毕竟在我们的印象里,天才总有那么几分与众不同。常言道,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诗仙李太白嗜酒如命,这已经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低他半辈的忘年交杜甫这样说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李白才高八斗、性情不羁放荡的形象。

其实,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一共刻画了八位嗜酒的天才。

有那位曾经提携过李白、第一个称李白为“谪仙”的贺知章。杜甫说他醉了以后骑马摇摇晃晃,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有“草圣”张旭,杜甫说他饮酒三杯就挥毫作书,他在王公贵戚面前肆无忌惮地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有饮酒后反而精神焕发、高谈阔论、语惊四座的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甚至还有平时斋戒吃素的和尚,饮起酒来,佛门戒律早就忘得干干净净。(醉中往往爱逃禅)

可以看出在天才们眼里,酒确实是个好东西,喝了酒的他们飘飘欲仙,仿佛神魂不在人间。最奇异的是,天才们往往在醉酒后灵感焕发,无论是写诗、草书还是言谈都如有神助。

2.愤青:忧国忧民大诗人的另一面

醉时歌

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即使写出《饮中八仙歌》的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也难免有一些困顿的时候,也曾寄情于酒来消解痛苦。

广文先生是一个杜甫很佩服的老前辈,正直做官却门庭冷落、穷困潦倒。杜甫在《醉时歌》里写道,自己与广文先生一同饮酒,看到这样黑白颠倒的世道,既悲愤自己和广文先生的困顿,又痛恨小人们的蝇营狗苟。于是只好寄情于酒,与广文先生对饮。当酒醉之后,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都看淡了。

于是他写诗说“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就好比李白的“凤歌笑孔丘”,说人间不值得,圣人和大盗都不过是尘土罢了。所以不如在尽情地在有生之年喝酒吧!(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我们可以理解伟大的诗人也有愤慨不平的时候,毕竟黑暗的现实面前,谁还能没有几句牢骚呢?何况诗人即使是发牢骚,也是这么洒脱而艺术。

杜甫的生命历程虽然坎坷,但在安史之乱以前,他毕竟还是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开元盛世,所以他心里还是一直抱有希望的,期待有一天大唐帝国能犁庭扫穴,重新恢复昔日的辉煌。可是,在那些终生落魄的悲观者的诗文里,饮酒不仅仅是暂时排遣,而是一种对对人生的感叹。

3.颓废派:李贺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将进酒》这样描写眼前的美酒、盛宴和美人:琉璃杯中的是琥珀酒,桌上龙肝凤髓的饕餮大餐,伴奏是龙笛和鳄鱼皮的鼓,更有皓齿细腰的吴娃宫女。

足够富贵和豪华的盛宴了吧?可是李贺却说,这些不过如春光,终会逝去,就仿佛桃花如雨般零落(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可见李贺心中的悲观,最后他说道:“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如果忽略李贺颓唐消极的态度,我们不能不说,他的劝诫很能打动人心。那么,那位被他作为劝诫而借用的人物“刘伶”,又是谁呢?

4. 让人发笑后沉默的刘伶

刘伶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之一。但是他之所以闻名于世,并不只因为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事实上,他只是竹林七贤里地位最低的那位。

他也不靠颜值出名。事实上,什么“若孤松之独立”“若玉山之将崩”的高大帅气,他统统没有,相反,他身长只有六尺,容貌相当丑陋难看。但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却入选了“魏晋美男子大全”《世说新语·容止》。我们不禁要问了,凭什么呢?

就凭他整天喝酒。

魏晋之际,皇室衰微,权臣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继之,则是司马氏篡位,天下易主。在这动荡不定的政局之下,仕宦们微小的失误,或许就使自己成为官场争斗的牺牲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难测的宦海,避祸保身才是王道。

那既然不做正事,总得找些事情消磨时光吧?于是老庄玄学就开始在名士中盛行。老庄学派主张天道自然、人道无为,强调人的自然属性、精神的绝对自由。

而刘伶飘忽自在,酒醉之后,形体如土木般质朴,不事整饬、不受约束的样子,正与道家学派里得道高人的形象暗合。正如庄子里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是得道高人的形象,反映了“万物与我为一”的高妙境界。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世说新语·容止》的美男子评选不仅仅只看表面的颜值,更要看人的气质和精神境界,而当时的审美,是深受老庄玄学的影响的。所以,矮小丑陋的刘伶,才能凭借他醉酒后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入选到《世说新语·容止》。

这种“气质美男”,不管今天的我们认不认同,刘伶的颓废到底不是徒有其表的。刘伶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给《庄子》作注,与郭象齐名。而郭象,是古今公认的庄子注释大家。

可是又如何呢?在那个政局动荡不安,人的寿命普遍短暂的时代,作为竹林七贤中地位最低下的刘伶,根本不能一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喝酒,喝到天昏地暗,他绝望,绝望后又洒脱地看淡生死。

他常常乘着鹿车在路上喝酒,事先嘱咐跟着自己的随从带着铁锹,说“如果我死了,就就地埋了我吧”。

很难说这究竟是彻骨的悲观,还是看破红尘的不羁。也许是不羁吧,他的放荡不羁留下了这样的故事:刘伶经常纵情狂饮,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地呆在屋里。有人看见了讥笑他,刘伶说:“我以天地作为房屋,以屋室作为衣裤,各位先生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里来?”
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我当做笑话,可是想想那个时代,想想他的出身和容貌,想想他沉沦下寮,总觉得这些他的放达里,藏着我们看不见的苦涩。

也许刘伶的妻子是理解他的,虽然我们看到的故事里,这位妻子扮演了一个被欺骗的角色: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世说新语·任诞》)

作为传统礼教里被教育成“出嫁从夫”的妻子,她知道丈夫沉沦下寮的痛苦,但终究不能对刘伶的醉生梦死无动于衷。她把酒器都丢掉,流着泪劝告丈夫:“您喝的太多,不是养生之道,一定要戒断它!”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妻子的深情,可是颓废和虚无已经深深植入了刘伶的心中。他最终以欺骗的方式喝到了酒,表达了自己嗜酒甚于生命的态度。

我们虽然不赞同他们的负能量,也不禁要叹息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无论对于自己还是深爱自己的妻子,都是莫大的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林七贤中,刘伶一生饮酒无数,从未大醉,比起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谁更能喝酒?
[情感赋] 饮酒赋
【好文】唐代诗人的悲剧结局!
文人与酒
《唐才子传》——唐代诗人的悲剧结局
如果把《唐诗三百首》的所有诗人拉一个群,他们会聊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