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被父母抱着的孩子,与常躺着自己玩的娃,两者之间有什么差距?

孩子的到来,意味着宝爸宝妈拥有了爱的结晶,也代表着两个家庭有了传承和延续。作为父母的“心肝宝贝”,小婴儿在家里自然也是颇受重视。

不过初为人母,可能宝妈一开始看到孩子还会有些不适应,但感受到小家伙软软糯糯地依偎在自己怀里,内心总是不自觉地就会涌出一种幸福感。

于是有些宝妈会变得十分喜欢抱娃,不仅喂奶会抱着、哄睡会抱着,就连与孩子互动也总是抱着进行。可对于年轻父母这样的做法,家里的长辈却并不认同。

  • 许奶奶:年轻人带娃时没轻没重的,又缺少抱孩子的经验,经常顾头不顾尾的,要是不小心伤到宝宝可怎么办。

  • 刘奶奶:在我看来孩子在三个月前就不能经常抱,要是让他们养成习惯,那以后哄睡、带着玩可就麻烦了。

  • 于奶奶: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什么都不知道,就跟白纸一样,抱与不抱的区别本身并不大,妈妈们何苦费那个力气呢?

小婴儿真的不适合被抱着吗?

不可否认,老人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小婴儿到底适不适合被经常抱着,还是有待商议的。

一方面,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大概要占3/4左右,一天中有将近20个小时都在睡梦中度过,宝妈本身抱孩子的时间就是有限的,很难让孩子养成必须要抱睡等习惯。

另一方面,有些老人觉得新手父母没有抱娃经验,容易引起宝宝的不适,但经验都是从实践中学来的,家长在抱娃的时候只要护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基本就没有问题,小家伙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难伺候”。

由此看来,家长只要掌握好方法,适度抱娃其实是可以的。那么经常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孩子,与听老人话经常躺着自己玩的娃,两者之间会有什么差距呢?

两者会在三方面存在区别

①视野范围有差距

大家都知道,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个“近视眼”,他们不仅看东西模糊,而且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也不强,直到10个月后,视力水平才会逐渐趋近于成年人。

常在婴儿床里自己玩的小朋友,视野范围就是左右与天花板这一亩三分地,即便是家长会引导他们玩耍,看到的大多也是家长的侧脸,或者是双下巴而已。

可常被家长抱在怀里的宝宝却不一样了,他们的视野范围会随着家长的挪动而转换,所以看到的东西会更多。

②与家长的亲密度有差距

新生儿哭泣对于宝爸宝妈来说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其实,哭本身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他们会采取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情绪上的波动。

此时,家长将他们抱起轻轻拍哄,一方面通过肢体的接触、特殊的拍哄力道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而另一方面,家长熟悉的面庞也会在此时刷足“存在感”,让他们与父母更亲近。

相反,如果当孩子哭闹后,宝爸宝妈选择延迟满足,那么本身就会让小家伙内心安全感不足,对家长自然也不会很亲近。

③对周围的环境探索有差距

上面已经说了,经常被父母抱着的孩子视野范围,相较于躺在婴儿床上的宝宝更大,所以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探索本身是有差距的。

当孩子到了4、5个月大的时候,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吃喝拉撒睡,开始想要探索周围的东西,而家长抱着他们的举动,恰巧给了孩子一个便利,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想要去往的地方。

而长期躺着自己玩的小朋友,虽然也有同样的想法,却很难实现,所以两者之间便会产生差距。

总结一下:其实宝宝被父母抱在怀里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利处更多一些,在新手爸妈掌握好抱娃小技巧后,作为长辈也不用过度制止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小被“禁止吃糖”的孩子,与那些不被限制的娃,长大后差距明显
家长千万别打压这3种坏习惯的宝宝,是智商爆表的体现哦!
孩子沉浸手机,不爱学习怎么办?父母要这样做才有用
父母在这3方面越舍得,将来孩子各方面更独立,更出色!
想孩子主动学习,这四点家长们别忽略,要早点培养!
男孩最佳的入园年龄不是三岁,入学也不是六岁,宝妈可不能太马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