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我们都被骗了,清明节不止是一个扫坟祭祖的日子

杏花微雨,杨柳拂风,今日清明,又到清明。

清明,既是一个时令上的节气,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历史上,这样的日子,还有一个冬至,但如今冬至节日渐式微,清明却越来越受重视,成为了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图片来源于《妖猫传》

现在我们过清明节有两项重要的活动:一是 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二是 郊游踏青,欣赏明媚的春光。

这一哀一乐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个节日中呢?那是因为在古代清明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最初它只是一个古老的农事性节令。

01

清明祭祖的习俗从何而来

清明节祭祖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中华民族自古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便成了人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原始信仰,从上古时期,人们便在春秋时节举行对天地和祖先的祭祀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这一节气,正是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人们便在这时举行春祭活动。

此时还没有清明节一说,祭祀的日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在这个节气的前后几天。

春秋时期, 晋文公重耳因为国家内乱,屡遭迫害,只好在外逃亡。

逃亡的过程充满危险与艰辛,随时都有可能被追兵杀害,于是他身边的随从纷纷离他而去,只剩下一个叫 介之推的人,始终跟着他东躲西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天,介之推端了一碗肉粥给重耳喝。喝完后,重耳才发现介之推的大腿上被割掉了一块肉,他明白了刚才那碗肉粥的来历。

重耳大为感动,发誓如果能重回晋国,一定重重报答介之推。

十九年后,重耳果然重回晋国,成了晋文公,他想起了当日的誓言,想重重封赏介之推,介之推却屡拒不受。

最后,他竟然背起自己的老母亲躲进了绵山,山中重峦叠嶂,谷深林密,无法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晋文公接受了一个小人出的馊主意,命人三面烧山,要把介之推逼出来。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到介之推出来。

后来有人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发现了介之推母子的尸体,晋文公悲痛万分,命人安葬遗体,却发现介之推背后的一个柳树洞内有一块撕下的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天正是清明的前一天,介之推借此劝谏晋文公要做一个勤政为民的明君,晋文公为了纪念介之推,便下令在这一天不许生火,人人都要吃生冷食物,这就是 寒食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各地的禁火日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地方甚至长达一百多天。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汉朝山西一带春日一月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百姓多有病死。周举任刺史时,将“寒食”减缩为三日。

但故事归故事,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之推,在上古时候就有春日禁火、改火的习俗,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

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图片来源于《妖猫传》

苏轼的“且将新火试新茶”也是说的寒食后用新火煮茶的行为。

但是“禁火令”在民间执行,皇宫却可以例外,韩翃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就是讽刺寒食禁火时,皇宫里却在傍晚就忙着分发蜡烛,还赏赐给那些大宦官,但是因为诗写的巧妙,被认为是描述长安城春色怡人的景象,韩翃却因此诗得到唐德宗的赏识,被提拔升了官。

唐代以前祭祀祖先并没有上墓祭扫的习俗,唐玄宗曾下《许士庶寒食上墓诏》,意思是说寒食祭祖扫墓,虽没有经过礼经规定,但民间相传,渐已成俗,但平民百姓无法在宗庙里享受祭祀,所以允许百姓在这一天上墓祭奠。

图片来源于《妖猫传》

朝廷有了诏令,寒食扫墓的人就很多了,至此,渐渐形成了寒食节祭祖扫墓、上香、为亡灵送纸钱的风俗。

但是因为官员总要请假回乡祭祖,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干脆颁布政令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唐会要》载:“(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因为寒食、清明离得太近,唐中后期干脆把两节合而为一。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二月十五日,诏令:“自今而后,寒食同清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此,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确定了寒食、清明两大节日的融合,由此,清明节祭扫坟墓就归拢于 “五礼”(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的秩序中。

02

清明踏青郊游

清明踏青郊游的习俗也是融合了其他节日,最早的踏青习俗源于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起源于春秋时期,最主要的活动就是 袱禊,人们结伴去河边水中沐浴,除去污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的就是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洗濯、去除宿垢,祛除晦气,祈福。

《后汉书》中有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上巳”意为“上旬巳日”,并不一定是三月三,但是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的时间就固定在了三月三日。

宋代王楙的《野客丛书》卷十六“上巳祓除”条记载: “自汉以前,上巳不必三月三日,必取巳日。自魏以后,但用三月三日,不必巳也。”

图片来源于《清平乐

因“上巳袱禊”都是在河畔水边,因此后来又增加临水宴饮、郊外春游等活动,由此还派生出上巳节一个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

最著名的春日雅集宴饮,当然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记载的众风雅文士流觞曲水的活动。

到了唐代,因为三月三也靠近清明,有时候甚至会重合在一天,于是上巳节的一些活动就渐渐转移到清明,两节一块过了。

图片来源于《清平乐

杜甫的《清明》描绘出清明游赏之盛,该诗最后两句写道:“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宴游是上巳的活动,“祓除”更是上巳所特有的节日活动,这首诗表明清明、上巳已融合为一。

王维有诗云:“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民间如此,宫廷也不例外。天宝十三年(754)的清明节,唐玄宗敕令宫人出东郊踏青。

杜甫的《丽人行》就描摹了唐代贵妇春游的壮丽景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图片来源于《妖猫传》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北宋京都汴梁清明时节从皇家到百姓全民出游的盛况。

由此可见,吸纳上巳节元素后的清明节,已经成为全民性的欢快节日,而原来的上巳节则逐渐从节令文化中消隐,宋代以后上巳节已不见文献记载。

03

三节合一的清明节,在哀思中蕴藏着希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首《清明》奠定了清明节祭奠古人的悲伤情调;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吴惟信的这首《苏堤清明即事》又记叙了清明游春的欢快情景。

图片来源于《清平乐》

“第一奇书”《金瓶梅》里更是写到吴月娘等人去郊外祭奠西门庆,回来在途中欣赏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美好春光。孟玉楼更是在这次游玩之时重遇良人,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因此,融合了寒食祭祖,礼敬先人和上巳郊游,踏青赏春的清明节,是一个在哀思中蕴藏着生机与希望的节日。

《岁时百问》里说: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清风送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之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节,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

今天的清明,我们去先祖墓前祭扫,顺便远游踏青,得以亲近大自然,身心得到放松,吐故纳新,感受春天的生意盎然,让我们在追思先人、敬畏生命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带给我们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这是我们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月三,消逝的风雅
上巳节 | 被遗忘的中国节
现代清明节其实是古代的三个节日,你知道吗?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才知道,清明节的习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不忘老传统,牢记3不宜
清明柳依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