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梓”为什么代指家乡?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字更是文化瑰宝,内容丰富多彩。一些词语不仅本身精美绝伦,而且其指代功能更是奇妙无比,让人叹为观止,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使用。

词语的指代是指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有这种功能的词很多。

例如指代“中国”的词有“中华,华夏,中州,中土,神州,九州,海内,中夏”等,“学生”用“桃李”指代“百姓”用“布衣”指代。“背井离乡”,水井也指代故乡。柳指代春,荷指代夏,枫指代秋,梅指代冬。

今天来学习桑梓一词,桑梓自古用来指代故乡,那么桑梓是什么?为什么指代家乡?

说起桑梓,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伟人毛泽东少年出韶山时写给父亲的一首诗:

《七绝·改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这首诗的意思是: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志者就应该走出家乡,去干一番大事业来。如果不能取得成就发誓不回来, 死后埋葬尸体不一定非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因⺈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这首诗中的“桑梓”指代的就是故乡。

桑梓,古时,人们经常在自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才产生了“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久而久之,“桑梓”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

也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下的,对桑梓要爱护,尊敬。慢慢地人们就用“桑梓”比喻故乡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古代桑梓是大家普遍种植的很普遍的两种树。

桑梓一词的出自

1、《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对于桑树和梓树,一定要毕恭毕敬敬,意思是对待家乡要怀有一种崇敬的心理。

2、《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可以传给子孙,喂养蚕虫,可以制作器皿,看到桑梓就让人想到是父母所种。

3、 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

世世代代能够效法前人,心怀故乡。天子南巡这里,看一看前人居住的地方。

4、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中国者,先王之桑梓也。”

中国是先王的故乡啊

4、唐 柳宗元 《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 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5、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

有人可能要问了,古人为什么喜欢种植桑树和梓树呢?

桑树和梓树在古代,是两种对人们生活有很大帮助的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树种。

自古代中国人就有房前栽梓屋后植桑的习俗。中国古代是丝绸大国,丝绸之路更是响誉天下,丝绸哪里来,养蚕,而桑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养蚕,当然,桑树的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造纸,果子(即桑葚)可食用和酿酒,叶子、果实和根皮皆可入药。

所以,历代执政当局也十分注重桑树的种植,除大面积种植外,百姓更是会在屋前屋后等地种植,既是景观树,也是经济树。

梓树,大家了解的可能不多,但却是很好的树种。梓树花朵极具观赏性强,梓树生长快,是烧制木炭的好材料。梓木材轻软耐用,也被称为“木王”,是制作家具、乐器,古代印刷中的雕版的用材,同时,梓树也常常用在古代皇宫、雅苑的建筑上。

也许正是由于桑树和梓树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古人经常会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看到这些树,人们就会对祖先辈心中怀敬意,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是父母亲手种植,又生长在自己的家乡。所以,每当人们外出,离开父母,身处异乡时,就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想起家里的桑树与梓树,把它们当作是生养自己的故乡。

后来,人们就把这两种树简称“桑梓”,用“桑梓”来指代自己的家乡了,而“桑梓之情”也就成为人们对自己家乡的怀念之情。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参与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常用“桑梓”这两种树代指家乡呢?
桑梓地是什么意思?
桑梓的由来
【微也足道】桑梓之情从何而来?
故乡缘何称“桑梓”
为何古人将故乡称为“桑梓”,把父母称为“椿萱”?其背后寓意深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