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象渭川】武山桦林山与豲道县治考

桦林山,属西秦岭山系,位于武山县西北部,山脊长约30公里,跨越渭河与漳河之间的桦林、高楼、鸳鸯三镇,西北与陇西、漳县相接,山上“峰峦郁秀,上有水泉,每雾则雨,丛生桦林”因而得名。主峰桦林山,踞桦林镇西部,海拔2778.6米,是武山县第三高峰。

桦林山上有两千多亩的森林和草地,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被誉为天然生态氧吧。民国李克明所著《宁远县志初稿》:“桦林山,县西八十里,由漳地来入武,起一峰,上有森林。”清乾隆《陇西县志》:“桦林山在正南四十里,西连药铺,东接翠屏,峰峦挺秀,中多桦林,故名,上有龙秋,每雾则雨。”桦林山群峰叠翠,云遮雾绕,灌木丛林,阡陌纵横,五彩斑斓。山甜草茂,珍禽异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一个自然风光极其秀美,人文资源极其丰富的旅游胜地。

桦林山

桦林山柴坪梁,绵延于桦林、高楼、鸳鸯三镇。跨入鸳鸯后,有峰突起,名大林山,海拔2346米。20世纪80年代在山下苟山村狼叫屲先后出土了两具头骨化石,经兰州大学碳14测定距今3.8万年,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武山人”。“武山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为中国现代人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和新的线索,证明了甘肃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把甘肃史前文化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狼叫屲遗址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县咀是桦林山的最高峰,可俯瞰陇西、漳县、武山三县而得名,向西北延伸因绝壁耸峙如屏,故称翠屏山,今名大坪山,主峰招兵咀,海拔2495米。20世纪70年代末山下高河村火烧屲墓葬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元代琉璃舍利塔。此塔通高100cm,总重50余斤,通体自上而下由塔刹、十三天、塔身、莲台、四空门座五个部分组成,20世纪80年代代表中国佛教文物在日本巡展反响极大。

元代琉璃舍利塔

桦林山地势险要,地形隐蔽,曾是中共陇右秘密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郭化如(1910—1949),原名占荣,现洛门镇郭庄村人。1947年2月,郭化如在陇西县云田乡的倾清杰家中,由高健君、万良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新成立的中共陇渭支部书记。8月,中共陇渭工作委员会成立,被任命为中共陇渭工委委员、军事部长。1949年4月,郭化如和杨友柏带领侯俊山、徐振武、王凤贤等24名游击队员截击去桦林山区蔺家湾抓壮丁的漳县自卫队。队伍在撤到漳、武、陇交界的桦林山时,与漳县自卫队、警察、乡、保长遭遇,郭化如为掩护其他队员安全撤退,英勇阻击敌人,激战中腰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郡有豲道县,骑都尉治艾亭。”《汉书·元帝纪》云:“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地震于陇西,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豲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屋,压杀人众。”《汉书》上能够找到的有关豲道县的记述仅此二处,且无更详细的注述。《辞海》《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均载:“古豲戎邑,西汉置县。治今甘肃陇西东南渭水东岸。”但都无具体地点可考。周振鹤编著的《西汉政区地理》却无豲道县标注,20世纪8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豲道县标在甘肃陇西西南,渭水之北,亦无具体的考证文字说明。

今《武山县志》并无汉豲道县治所的记述,而现存的三部旧志,明万历《宁远志》建置沿革已佚,清康熙、乾隆《宁远县志》在《建置沿革·城郭》中均记载为:“今宁远(武山)县城即汉豲道城旧址。”仅这几部旧志对豲道县治的记述疑其不可信,既难找到任何一部相关历史文献为据,更未发现任何文物古迹为证。近代甘肃学者张维在《陇右方志录》一文中指出:“清康熙《宁远县志》豲道古城址有误,以《水经注》为证不在今宁远。”但究竟在何处,该文中并未指出。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十七·渭水》:“渭水又东南,迳豲道县故城西。昔秦孝公西斩戎之豲王于此。应劭曰:豲,戎邑也。”据此仅可推知豲道古城当在渭水之北或东,但古宁远县城却紧靠渭河南岸,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此后历代沿袭未变。就此看显然今武山县城(宁远)非豲道古城址的看法是正确的,但依《水经注》并不能说明不在今武山县地域。

唐李泰著《括地志辑校·卷三·渭州》记述:“豲道故城在渭州襄武县东南三十七里。古之貆戎邑,汉豲道,属天水郡。”唐李吉甫纂《元和郡县志·陇右道·渭州》载:“襄武县,本汉旧县也,属陇西郡……武德元年改属渭州。”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这说明唐朝建立后就撤销了襄武县,该区域属渭州管辖,也就是说唐渭州并无襄武县的建置。《括地志辑校》所说襄武县应指汉代襄武县,唐代渭州治所(见《太平寰宇记·郡部》卷一百六十五)也就是汉代襄武县治所。唐代1尺折合今天的36.10厘米,据此可推知唐代一里约合现今540米,故豲道县治应在今陇西县城旧址东南21公里处,结合《水经注》卷十七可知古城址又应在渭河之北或东。据《括地志辑校》所说,豲道县治就应在今武山桦林乡渭水之北的谢坡村一带,或在渭河东岸的范家坪至天衢村一带。

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范家坪汉墓群(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县博物馆收藏的有汉五铢钱、青铜戈、模印砖、雕花砖和瓦当碎片等。据此推测,豲道古城就在此地。从安葬风俗看,古人不可能把逝者从北岸沿渭河转弯向西两公里再送往东岸(渭河在此有个四十度左右的大旋弯)安葬。首先,天衢村依山傍水(范家坪—天衢村就位于桦林河注入渭河形成的冲积扇上),交通十分便利,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咽喉,古丝绸之路东段南道、今陇海铁路横穿而过。其次,战略地位异常重要,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城遗址西北面约1公里处,为哑儿峡古战场遗址,该遗址位于武山县桦林牛庄村北侧1000米左右、陇西与武山两县交界处的哑儿峡谷中,峡谷东西两边高山对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交通咽喉。古战场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峡谷内曾出土过兵器,西侧山上有烽火台两座。渭河从峡谷穿过,战场主要分布在渭河河床及两侧山坡。呈圆锥形,高约4米,径宽9米左右,有台基高约1米,底座占地面积约37平方米。

《史记·秦本纪》云:“孝公元年(前361)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豲王于渭……”春秋战国时期秦与羌、戎、狄等西部诸族在此区域多次征战后,才成就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大业;西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也都曾经行此地;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曾在此鏖战。再次,此区川地开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据此,从交通、军事、政治、经济诸因素综合权衡,此处都应是秦汉豲道县治理想选择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獂道散人▷故乡獂道
陇西三台有个古城
《水经.渭水注》所涉渭水源头考略
长安自古帝王都,皆因一山二河三关四塬五城镇
渭水之滨:寻找唐代大画家李思训
【甘肃武山】诗歌|渭河秋水|王元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