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陇西三台有个古城

豲道略考

王利仁 遗稿

张宏峰 整理


-请作者张宏峰先生联系本平台,支付稿费-


  旧时,陇西一直流传:“豲道古城在陇西东铺渭河北岸的台地内”之说法。后见一《通讯》内称:豲道即今武山县,豲道古城在其境内。可见,对此问题各界尚有不同看法。为了理清历史头续,反映历史的真实状况,特查阅有关史册,就豲道沿革与豲道故城进行考证,现分述如下。


豲道沿革


  春秋时,“渭首(渭水上游及洮水中下游)有狄、豲、邽、冀之戎。”其中豲戎,即牧居在今陇西一带。周庄王九年,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68年)“伐邽(今天水)、冀(今甘谷)戎,初县之。”邽、冀二戎地,便纳入秦的版图。这时对狄、豲二戎已造成严重威胁。周襄王二十九年,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在今天水北道区东,清水县南一带)、绲戎(在今泾川县及宁夏固原县境内)、狄(在今临洮县)、豲(在今陇西县)之戎。”“歧、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在今合水、正宁、环县、宁县一带)、大荔(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乌氏(在今泾川县)、眗衍(在今宁夏盐池县一带)之戎。狄、豲二戎从此置于秦的统治之下。此后一段时间,狄、豲二戎又不服于秦。至周安王十八年,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豲二戎。”狄、豲二戎又归秦统治,但豲王的称号犹在。后豲王又不服于秦,于是,秦孝公于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西斩戎之豲王”。加强了对豲戎的统治。这说明秦从穆公至献公,再至孝公的约二百六十多年间,豲戎与秦的斗争十分激烈。当时,豲戎居地占有今陇西、渭源、漳县、武山的全境,以及定西、通渭、会宁的部分区域。


  周赧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伐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等郡。陇西郡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变封建为郡县。但狄、豲二戎在当时是否建置属陇西郡所辖,史学家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汉遣诸将畧定陇西、北地、上郡。”第二年(公元前205年)“汉军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攻雍州,定八十余县,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五郡属雍州。”同时将豲戎原属地分设豲道(故城在今陇西东部)、襄武(今陇西县城)、首阳(故城在今陇西县城西二十五公里渭河北岸)三县(道)属陇西郡。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改周之雍州为凉州。”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陇西郡地“设天水郡”,郡治平襄(在今通渭县境)。并分豲道地,增设兰干县(故城在今陇西县东北)。豲道、兰干隶属凉州天水郡。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郡治冀城(今甘谷县境内)。豲道、兰干隶属汉阳郡。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地,增设南安郡,豲道为南安郡郡治。废兰干县,改为中陶县,新设新兴县(在今武山县境内)。中陶、新兴、豲道三县(道)均属南安郡所辖。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将南安郡治移襄武县,分陇右地置秦州,州治上邽,南安郡隶属秦州。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豲道为豲道县,仍隶属秦州。


  东晋时期,前秦苻坚建元中(公元365-385年),置河中州,州治枹罕(在今临夏市),南安郡隶属河州。至西秦乞伏国仁建义二年(公元386年),置东秦州,州治豲道县,南安郡隶属东秦州。
  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设置渭州,州治襄武县。辖陇西、南安阳(原南安郡)、广宁三郡。将原南安郡的新兴县划归广宁郡,改豲道县为桓道县,为南安阳郡郡治。


  北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将南安阳郡仍复为南安郡,桓道县改为内陶县,并将中陶县并入内陶,内陶县为南安郡郡治。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南安郡,改内陶县为武阳县。开皇十年,改武阳县为陇西县,隶属渭州,州治襄武。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设陇西郡,郡治襄武,陇西县为陇西郡辖县之一。直至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唐朝灭亡后,陇西郡所辖襄武、陇西、渭源、漳县等四县为吐蕃占领。


  豲道自公元前205年设置,至公元896年陷于吐蕃,长达一千一百年之久,其县名由豲道改称豲道县,桓道县,内陶县,武阳县,陇西县,凡六易其名。


豲道故城


  豲道古城遗址,现虽无存,但据史料记载大约在今陇西县城以东十三公里三台乡渭河北的台地内。相关史籍主要为: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北过襄武县北。”“又东过豲道县南。”“渭水东南经豲道故城西”。“赤亭水(又称赤水)出东山赤谷,西流经(豲道)城北,南入渭水。”“渭水又东北注新兴川(今广吴河)又东北经新兴北。”“渭水又东经武城县(后魏所置,故城在今武山县西南武城山下)西,武城川入焉。”


  2.唐萧德言等撰《括地志》“豲道故城在襄武县城东南三十七里,古之豲戎邑。”


  3.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陇西县西,至渭州五十里,本汉豲道县。”


  4.《元和郡县图志》“陇西县本汉豲道县也,属天水郡,后汉末于此置南安郡。”


  5.北宋乐史编著《太平寰宇记》“豲道在今陇西东南六十里。”


  6.清杨守敬等撰《水经注疏》“豲道县故城在今府(巩昌)东二十五里。”“赤亭水府东五里,源出东十五里之东山赤谷,西流经府北,又南入于渭,亦渭之赤亭川。晋永嘉末,姚弋仲起于此。”


  7.清宣统《甘肃新通志》“豲道在今县(陇西)东北渭水北。”


  8.清乾隆《陇西县志》“豲道故址在县东北渭水北。”


  以上诸史籍,除《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所载豲道故城至今陇西县城五、六十里外,其他各书所载豲道故城方位及距今陇西县城里数略同。依《水经注》《读史方舆记要》所记:赤亭水即今三台乡之大咸河。又俗有:“先有枲麻沟,后有陇西城”之说,(即指隋唐时将豲道改为陇西)。以河流流向证实,豲道故城当在今陇西县城东二十五里,渭河北岸,大咸河与枲麻沟之间的周家川一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通志》所载巩昌府陇西县古迹考(三)
陈欲胜:陇西乡镇系列篆刻
说说陇西县的来历
陇西郡
陇西与陇西成纪简考
【印象渭川】武山桦林山与豲道县治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