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论琐语(二十)

读书论琐语(二十)  

2009-12-07 07:49:07|  分类: 书法漫谈 |字号 订阅

        ————2009年12月7日

书法是时间与空间共生的艺术,线条不仅是空间造形,表示本身的形态(横竖撇捺等)和字形结构,而且也是时间的陈述,表示一个连续的流动过程。前者具有绘画性,后者具有音乐性。王羲之谈临帖经验说:“—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而遍兼加抽拨……”,就是说先熟悉手感,再求点画结休的形貌,做到大体相似,然后表现空间造型的质量(遒润),最后写出时间节奏(抽拨)。临摹的“形似”与空间特征相对应,“神似” 与时间节奏相对应。临摹最重要的是掌握时间节奏,最高的境界就是时间节奏的复原和再现。

                                                                   (2009年11月16日)

临摹必须要有感觉,具体来说,就是将思想感情注入到笔墨形式,笔墨形式又反馈于思想感情,通过双向互动的关系,将临摹行为变成一种理想与实现不断往复的实证过程。临摹时如果没有这种双向互动感觉,不如不写。感觉的强弱决定临摹效果的大小。 临摹的过程一方面不断积累,不断充实,另—方面又不断地象那吒那样“拆骨还父,拆肉还母”,吐故与纳新是同一个过程。纳新时应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吐故时为避免经常发生的将婴儿一起泼出的现象,应当要“步步回头,时时顾祖".

                                                                     (2009年11月16日)

笔画线条要有相应动感,只有动感的笔画,才能产生艺术的感染力,笔画动感是用险绝的笔画形态来构造的。笔画险绝就是在书写时拒绝平直。实际上为让字写得有动感,以平正著称的楷书大家的书作,也把横画写得有俯有仰,竖画有倾有侧的,只不过幅度小于草书而已。动感就是通过笔画线条形态变化,也就是通过笔画的方向、角度、长短、粗细、浓淡、弯度等变化来实现的。

                                                                     (2009年11月16日)

古有“拨蹬法”,因执笔的拇指、食指合起来象马蹬(镫)状而名。又有“公主家担夫争道”之说,正常情况下,担子是平衡的,前面来了公主,担夫慌忙让路,使得担子失去了平衡,接下来担子就要以“马鞍”为支撑点,“前后马镫”左右转动起来。担夫努力让担子平衡的过程,我们可以看成是我们用手指"拨蹬"控制笔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公主只是个“辅助的催化条件”。愚以为:此种说法颇有道理。

                                                                      (2009年11月24日)

临摹将伴随学书者或书家一生,因为它是创作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其中有忠实于原作的准确临摹;有对原作作精微、深入的分析临摹;还有激发、培养学书者主体意识和感性思维的印象临摹。临摹的目的是手段,书法的目的则指向创作。准确临摹是书法创作手段的基础;分析的临摹以准确的临摹为出发点,是对准确临摹的进一步深入,即对原帖作品作深入、精细的分析,从而达到拓展临摹深度的目的。印象的临摹,它是书法临摹的高级阶段。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找回丢失的自我意识和唤起沉睡在我们心底自我表现,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它开启了迈向创作的大门。

                                                                       (2009年11月24日)

书法追求的艺术思想,即常说的“功夫在诗外”、“功夫在书外”,正是文人书派的宗旨。或称神采,或称风韵,或称丰神骨气,或称气韵,其实都是一样的,即是追求的“神韵”。而“经生体”、“台阁体”也都是文人所作,视其格法,亦不可谓之稍逊,而论其神韵,较之二王风流,相差几以千里计。出自文人之手笔,未必都能归入文人书派。

                                                                          (2009年11月24日)

文人书派有四要素,第一才情,第二天资,第三悟性,第四资取。才情又称之为书卷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文人书发之于心而应之于手,相映成书,人书莫有二致。书卷气源自才情,才情发而为书卷气。文人注重才情,文人书刻意于书卷气。天性,即天资;习学,后修炼。天资先之,修炼次之。天资如蒙埃之珠玉,尘埃不去,则不见珠玉之光华,去埃之法,惟外游内游一途,舍此另无他法。在书法能有大成者,才情之外,实藉天资。文人书法以读书在于提升智慧,促进悟性。惟悟乃当行,乃为本色。取法有三,一是以古为正,以古胜今,古质今妍,以古雅为理想的艺术境界;二是师古为书学正途;三是师古人当得古人之心,师古而不知变者,书奴。视古法如敝履,我之为我,不知有古人者,谓之莽汉。

                                                                              (2009年11月24日)

以势为重,形则轻之;神采为上,形质次之;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书法惟风韵难及,以气韵得之。凡书以精神为上。以风神为上。

                                                                               (2009年11月24日)

作為一件書法作品但它首先是,也主要是依靠線條對人們的作用。書法是一種關於徒手線的藝術。決定一根線條的「表情」的,是對筆和墨的控制,通常把它們叫做筆法和墨法。墨法指對線條墨色濃度、滲化狀況的控制。而決定線條質感的主要是筆法。筆法控制線條的運動和力度。線條運動無限豐富的變化,意味著線條質感的無窮變化。這是書法藝術深刻表現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2009年11月24日)

書法藝術表現力的另一個來源是線條豐富的結構變化。漢字還有真、草、隸、篆等各種書體,這樣,每一漢字所能實現的形態變化便無窮無盡了。字結構的每一種形態都帶來其特殊的情調。這種結構的不同情調,是書法藝術表現力的又一來源。

                                                                                   (2009年11月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人书派论
为什么学书法要多读书?
书法的品味是这样的吗?
中华文化大使——管新文
草书的笔法与形式
书法作品中的“书卷气”到底是指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