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逐句解读《2019华为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白皮书》(上)

本文建议阅读:3

这一篇,

会介绍数字化转型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而且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是什么?

华为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成功。

注:虽然听到很多“数字化转型”,往往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触。仔细品味每一句话都写得非常严谨而有启发。例如,这里的数字技术是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一系列的计算机技术,此类技术中一些关键点的突破造成商业化应用变得更加容易。反过头来,也说明这些技术相关专家以及从业者将能够享受到时代在变革转型时的红利。他们有更多项目要实施,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感知、联接、场景、智能,这是描绘的一个成功的彼岸,因为即使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这个物理世界,仍然无法做到,而新技术就带来了这样一个机会,并且可能对当前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

数字世界中是否还需要这么多人做目前的一些繁琐重复的工作?数字世界中的业务一定会与传统物理世界的产品的交易模式不同,从而也不仅仅有买卖、租赁等业务模式,商业模式会因为增加了一个新变量而可以有更多解的方式。

01

01

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理解:

  1.    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目的,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注:谈本质的时候往往从根本目的谈起。市场是一个商品和服务价格建立的过程,也是优胜劣汰、动态平衡的一个过程,你没有办法不让地球上所有其他人都望着一项新技术而不用,尤其它还有利可图。于是,为了产品和服务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不得不在前期做数字化转型的准备。

  2.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业务转型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一场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深度变革重构,技术是支点,业务是内核。

注:接着上面的问题追问一句,怎样才能提升竞争优势呢?传统的业务如若不变的话,恐怕就跟那些应用了新技术的企业拉开了差距,在此基础之上,也就的确是企业的业务都会发生变化。核心当然仍然围绕在消费者需求上,而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

  3.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来自方方面面: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数字化能力建设到人才培养,因此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多数企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取得显著成果。

注:这就是对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的定性。不要试图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企业作为参与个体,内部的人、财、物,以及在软性的思维层面到硬性的设备能力层面,要逐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是通过提升信息化程度来提升组织运营效率,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降本增效,改善内外部客户体验。智能化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全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并且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02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特征

  1. 新一代ICT技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数字化转型就是将新一代ICT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叠加到企业原有的生产要素中,从而引起企业业务的创新、重构。因此,新一代ICT技术能否得到有效运用,并为企业产生显著的业务价值是转型的关键特征。

注:逐字逐句地读教材就能发现还是要从定义开始,而一旦定义弄清了,很多问题就清晰了,而且特别有启发意义。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即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 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生产要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在熊彼特描述五种创新的时候,就提到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 数字资产成为创造价值的新源泉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将新技术简单运用到生产过程中,更应该在转型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形成数字资产,围绕数字资产构建数字世界的竞争力,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

注:数字资产(Digitalassets)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物理世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创新技术形成的壁垒,拥有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的人才,品牌影响力,规模化优势,资金等。

03

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1. 文化观念的冲突

未来的数字化企业将以完全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运行。数字化转型过程将极大地突破传统企业的“舒适区”,在缺乏经验的未知领域探索,新旧两种文化观念将存在长期的冲突。

注:任何一项新技术到来的时候都会给人们观念带来影响。有人坚持新技术并没有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人性还是几百年前一样,道理都已被古圣先贤说遍。也有人说新技术一定会把人们分开,勇于拥抱新技术的人们或成或败,但是一定会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新想象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 新技术的驾驭和整合

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企业能够迅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还需要将新技术融会贯通形成组合优势,并且在业务变革上找准结合点,使之运用和改变现有业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驾驭新技术提出了极大挑战。

注:凯文凯利在《失控》和《技术想要什么》中都提出另外一种视角,技术是一种新的生命体,它们有他们自己的发展逻辑,只不过通过人类的思想和双手实现,因此不见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发展,任何新技术同时也可能是把双刃剑。于是,如何运用新技术助力当前业务,提高效率和降低当前的运营成本都不会是一件易事。

  3. 组织和人才

为了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必须同时进行组织的变革,转型本身是动态的,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建立并调整与转型匹配的组织机构是转型综合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转型人才也是行业转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新技术人才,业务创新人才,更需要能够将新技术与业务结合起来的跨领域人才,培养高水平的转型人才队伍是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注:归根到底,一切还是由人来完成。人在参与这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仅有意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力,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一方面是对新技术的理解以及应用,另外就是对业务本质或者说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方面是主动输入相关的知识、信息,另外就是在组织层面给数字化转型让道,给相关更多学习以及施展能力的机会。

下一篇,详细解读数字化转型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化”
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数字化转型观
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无需“流浪”的数字家园
漫长To B路,华为用数字平台解局
管理咨询视角:数字化转型——从概念到应用
锚定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的华为企业业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