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千年前北京附近竟有8000顷水稻,8百年前上海麦田产量翻倍

小麦的传播途径

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传入中国,并沿着日后著名的“丝绸之路”迅速进入黄河流域,依靠着中国先民修建的灌溉系统,迅速在干旱少雨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凭借较高的单位产量和成粮率,迅速超越小米等当地作物,在黄河流域的粮食构成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四海之内,燕、秦、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

宋应星《天工开物》

南宋时期,中原人口大批向长江以南迁徙,使得人口重心逐渐偏南。但江南地区降水太多,河湖众多,再加上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地下水位高,使土壤保水量远超麦类作物发育的需水量,从而使小麦种植极易受水分太大影响,导致毛管饱和区上升浸及根系密集层,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影响麦株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迁徙的人群不得不放弃熟悉的小麦,改向当地人学习种植水稻。到了明朝初年,“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也就是说水稻的比例占粮食作物的70%,当然,这里也有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盘踞,战事未休的缘故。

游牧民族大举南侵

但这并不代表江南地区真的就不能种植小麦。实际上,南方不仅有小麦种植,而且就在水稻生产的核心地区——长江三角洲。随着北方人的大量南迁,麦子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江南百姓的饮食体系,在清朝文学家强汝询所著的《求益斋文集》中就有描述:一年的食物中,“麦当其三分之一”;有些地方的普通百姓,往往用麦子磨成的粗粉掺少量大米、杂粮煮粥,称为“麦粉粥”,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

中国降水量分布

由于如此普遍的群众基础存在,不少人都尝试在南方湿润环境下种植小麦,最后发现在山区丘陵等高地地带仍可种植小麦,而且受温度影响,小麦产量往往很高。以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沿吴淞江两岸的沙岗地区为例,小麦亩产量高达2石,即每亩320斤,而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往往都是200斤左右。在高产量的鼓舞下,“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之一”

南稻北麦

顺便提一句,相比于在南方种小麦,祖先们在北方种植水稻的历史似乎更早一些,早在东汉时期,渔阳太守张堪“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这个狐奴就在今天的北京顺义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兴也粮食衰也粮食-史事
世界两大主粮之争:到底吃稻谷的人多还是吃小麦的人多?
从古至今,“一粒米”如何变迁
越南领土很小,人口近1亿,为何能出口大米给中国?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
南方也生产水稻,为何市面上的水稻都是东北的?看完涨知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