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帮助她,杜甫作诗劝说友人拆除草堂篱笆
关心百姓疾苦,创作不朽诗作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图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

这是杜甫在四川夔州居住时,给暂住在自己旧居的一位友人写的诗。与他的好多作品不同,这首诗不是为了记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对此抒发情感,而是为了直接帮助一位生活境遇悲惨的老人。

杜甫被后世人们尊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也正是在躲避战乱的途中,他亲眼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为避战乱在四川辗转流离

乾元二年(759年),47岁的杜甫彻底厌倦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污浊时政。他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官职,带着家人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定居下来,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生活拮据的杜甫辗转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他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时常和家人一起劳动。生活稍微改善后,杜甫仿照自己的成都的旧居,也在夔州盖了一间草堂居住下来。

门前枣树引来饥渴老人采摘

草堂门前有一棵枣树,到了秋天就果实累累。一天中午,他听见有人轻声打枣,推开门一看,树下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杜甫见她形容憔悴,衣衫褴褛,赶紧安慰她说:“不要紧,这树上的枣还有很多。”

“谢谢大人了。”老妇人感动地说。老妇人又打了一会儿,就住了手,杜甫关心地询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呢?”“家里老伴死了,儿子在战场也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实在是没吃的了,要不然怎么会来打枣吃呢?”老妇人轻声回答。杜甫深深叹了一口气,说:“您以后尽管来就好了。”

不久,为了照看田里的庄稼,杜甫暂时住到东屯,把草堂借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用篱笆围住了草堂,杜甫知道后,专门写了前文那首诗寄给他。朋友被杜甫的善良打动,马上拆除了篱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的一件小事
奉节杜甫晒枣
《杜甫在夔州》之羁旅思归篇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卷七. 杜甫 李华
杜甫 《又呈吴郎》及《简吴郎司法》 赏析
万方磨难中成就的诗圣(下)(冯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