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统一天下,恩泽后世,为何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为人诟病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家,也是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是开创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千古一帝”。但秦朝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秦始皇却多有贬损,将其描述成一位暴君,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迁《史记》的导向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此外,书中还借尉缭子、侯生、卢生之口指责秦始皇,对其的一些行为言语进行批判。

由于后人对司马迁的推崇,在评判秦汉人物时往往会以《史记》为主要依据,受其影响。但实际上,司马迁毕竟是西汉史官,而西汉政权则是在秦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及其麾下重臣都亲自参与了推翻秦朝的农民起义,司马迁食君之禄,自然要吹捧西汉代秦的正义性,而将秦始皇描述成邪恶的暴君。

文人撰文写诗的政治需求

在历史上,秦始皇曾经有焚书坑儒、寻仙求道、劳民伤财、苛政酷刑等多方面的暴行,而这些暴行在后世历代君王上也并不罕见,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势。文人们为了借古讽今,通过贬损秦始皇的类似行为来警示当时的君王,督促他们重用人才、勤政勤俭、宽容仁德。

因此,贬损秦始皇的诗文往往以朝代的后期为多。如唐朝晚年诗人胡曾曾作《咏史诗·阿房宫》:“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同为晚唐诗人的许浑曾作《途经秦始皇墓》:“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古代主流文化的强大影响

秦始皇曾经有过焚书坑儒的举动,但在秦灭亡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一直处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之下。汉朝以来,儒学一家独大,统治者实施外儒内法的政策来安定社会,但在宣传上一直提倡儒家的仁德教化。历代文人也一般都以儒学为根本,因而对类似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及秦始皇等人往往心存恶感,动辄口诛笔伐。

宋朝王安石的《秦始皇》:“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清朝诗人周映清的《始皇家》:“秦政昔乱纪,刑杀如霆雷。”这些诗篇明显以儒家的治国之道来看秦始皇的政治统治。但进入现代,对秦始皇的评价逐渐变得理性化,也出现了“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等公道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郡县治,天下安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司马迁《史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海内为郡县治天下。后,历代皆承秦郡县治国之大制,兴选拔最优秀人才赴各地任“县令”,天下安。
五十年内,秦始皇陵是否有可能被挖掘?专家:除非克服这三大难题
司马迁撒了谎?现代考古发现颠覆《史记》,秦始皇本就传位于胡亥
“称名”与“正名”
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他焚书坑儒的举动到底是利还是弊?
“焚书坑儒”这件事,竟让秦始皇背了两千多年的黑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