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埠粮食统购统销

粮食统购统销

    解放初,为保证军公粮之急需,兰溪县民主县政府于1949年5月13日发布命令,向游埠乡征借军公用粮大米20.95万市斤。同年8月3日,又向游埠区摊借大米270万市斤。其中游埠乡60万市斤(包括第一次借粮在内)。10月开征农业税。凭军公用粮借据抵征农业税。

    1953年11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初期采用“排队摸底、逐级到户、组织交售、评议供应”的方法,摊征任务过夸,挖了过头粮。

    1955年,对农村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即评定各农业生产合作社所耕种土地优劣等级,按级确定粮食产量,除口粮、种子、饲料粮外,有多余的为余粮社,并确定定购任务;不足的为缺粮社,确定定销数量,一定三年不变。这年游埠定购任务为2028.57万市斤,征购实绩1540万市斤,返销粮475.53万市斤。

    1957年,根据“三定”数,对完成征购任务较差的农业社搞了“反瞒户”,当年征购实绩1896万市斤,比1955年多征购356万市斤,再次挖了过头粮。1958年征购实绩1697万市斤,比上年度减购217万市斤,还退库返销粮食657.34万市斤,占入库数的39.25%。

    1965年贯彻“绝对不购过头粮”的指示,调减粮食征购任务,适当减轻农民负担,增加返销粮指标。是年定购1198.25万市斤,完成实绩1194.34万市斤,返销粮124.57万市斤。

    1971年再次调整粮食征购任务,实行“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粮食购销情况处于稳定。

    1982年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又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种粮、售粮积极性。1983年,征购入库的粮食为2817.33万市斤。1985年,国家取销粮食统购,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按倒“三七”比例价(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超购价)收购,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售粮积极性,多数农民竟将历年备荒存粮也向国家投售。当年粮食入库总数5110.88万市斤(议价粮734.91万市斤),为1978年入库数1200.34万市斤的5.37倍。嗣后,粮食定购趋于稳定。年入库(含议价粮)3000万市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语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九狮居士】
北京农村历史上的“公粮”
回忆濮阳县粮食统购统销工作情况
回顾粮食统购统销的岁月
洪城记忆5:——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往事】粮票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