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示范!黄泥社区:以精细化服务为载体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以精细化服务为载体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黄泥社区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纪实

◎文/图 易宗明   刘金波

澧西街道黄泥社区位于澧县县城区西北角的城乡结合部,属于县城工业用地的主战场。辖区面积约1.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750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了以书记张爱庆为组长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老年服务工作。每年配备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老年人活动与服务,建成了集日间照料于一体、功能齐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2020年,获得了常德市“十佳居规民约”社区称号,2021年,被评为常德市“无访社区”。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打造精细化的老年服务社区模式,社区2022年成立了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小组,在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澧西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对照整改,查漏补缺,完善了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提升了社区服务老年人能力和水平,切切实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打造老年宜居社区

社区环境整洁。社区有2家专业的清洁公司负责辖区的垃圾处理,每月组织志愿者进行环境保护大排查活动,全面深入排查辖区环境风险隐患,消除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对乱贴小广告、乱拉电线、乱晾晒、乱倒垃圾等进行清理。同时,社区联合后盾单位县交警队、县妇联对出店经营、占道堆放杂物等违规经营问题耐心劝导,并做好服务工作。

逐步完善道路设施。社区是县城改造的重点区域,近年通过征地拆迁,道路、广场、小区得到全面提升改造。9.5公里的步行道路平坦安全,人车分流,安装太阳能路灯87盏,道路标识标牌醒目,特别是在小区主要出入口都留有空场坪供救护车等专用车辆停放,有力保证了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和生命健康。

打造小区生态宜居。社区着力美化居住环境,开展“歇歇脚座椅”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投资改造无障碍公共设施;对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公共厕所、休憩场所进行改造;在一些楼道里增设休息椅等设施,充分体现社区对老年人的关切关爱,真正让小区生态宜居,为老所建,为老所用。

建立健全社区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社区工作人员及广大志愿者上门检查家用设施,排除安全隐患,完善了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救助的功能。

以志愿服务为导向,创建老年安康社区

建立了老年人基本情况信息网络。社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走访,对社区老年人状况和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登记建档造册,进行分类管理,全面掌握情况。社区60岁以上老人2900人,80岁以上老人占老人总数的3%。社区党总支有效结合党建工作,对高龄人施行结对帮护。

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社区成立了5个志愿者服务队,50多名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采取入户服务、电话问候等形式,上门为老年人打扫卫生、读报、陪聊、理发、精神慰藉等,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生活照料难,让老人享受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

开展个性化服务。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对独居、空巢、失能特殊老年人进行每月入户和探访慰问,并安装随时呼叫服务;与卫生服务中心常年合作,采取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巡诊等方式,创造、提供便利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对特困老人、孤寡老人、长期重病老人等作出标识,重点关注,实行一对一的帮护。为配合征拆,社区组织对辖区内200多座坟茔采取夜半起坟,并将社区内老人的棺材集中安置,妥善保管在社区棚屋内,解决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

利用文化场所开展活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会议厅、体育锻炼设施等,丰富多彩地开展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方面服务的活动。跳广场舞、下棋、健身、看电影、听戏曲等活动有声有色,有效激活服务老人的“神经末梢”。

每年不定期组织健康保健讲座、疫情防控、防电诈、平安三率、禁毒等知识宣传活动,让老年人既学到知识,又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活动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真正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乐。

以“信息化服务”为新起点,提升智慧养老水平

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社区加强了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利用微信群、APP、抖音、养老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接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加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设备“健康码、行程码、医保码等二维码”的应用示范。

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社区建立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有效对接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将智能健康养老产品带进社区,更好地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享。

教会智能手机操作知识。社区老年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性的老年工作,由辖区企业、幼儿园、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领导小组组织对参与走访慰问送温暖、免费上门体检、入户进行年审,并教拥有智能手机的老人懂得如何在家进行年审,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

开展智慧养老培训。提升智慧养老水平,对失能老年人家庭开展养老照护培训,促进更专业地履行好照护责任。

以评选表彰为抓手,让孝亲敬老成为社区风尚

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社区大力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的理念,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重点,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手段,坚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将老龄事业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厚植积极的老龄观。社区开展“我的晚年真精彩”等各类“孝老敬亲”活动,为社区老年人树立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积极老龄观。老年人有着积极的人生定位,不愿意被动的接受照顾,社区以群众的急、难、愁、盼的大小事为切入点,搭建平台,老年人成为了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加强模范人物的宣传。社区每年评选“活力老人”、“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典型,并开展老年人权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老年人服务工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敬老、爱老、养老为出发点,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场所,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让老年人充分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社区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出行设施、社区服务、社会参与、孝亲敬老、科技助老和管理保障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巩固提高。如今,社区应老年人之所需、解老年人之所难,不断在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用心、用力、用情,呈现出环境适宜、功能多样、文化丰富、特色明显、氛围浓厚的特点。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驿站式养老,精细化养老的有益探索
电前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老人办理生存认证
莲池社区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对外开放
福州市开设首家养老助餐食堂缓解辖区空巢老人就餐难题
日间照料运营实施方案
闽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特色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