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与《易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周易》到底是本什么书?

它不是连贯的“一本书”,而是一系列古典文献的汇编。它的成书过程历时数千年,著者和编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很多已不可考了。

有一种传说是“三圣治易”,说它是创于伏羲、经周文王修订扩充,由孔子编辑完成。

《周易》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图书”

它既有文辞、又有图象。所以说,周易讲解起来很麻烦,既要看文、又要看图。这部图书是由《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组成。总的来说,文辞是解释图象的,《易传》是解释《易经》的,时间顺序是先有“象”而后有“辞”,先有《经》而后有《传》。

举个例子作为中国人,我们非常熟悉的“八卦”,其实就来源于《周易》中的“图象”。这些图象今天仍历历可见,比如太上老君的道袍或是大韩民国的国旗上。

卦是由爻(音摇)组成的。八卦符号其实就是三道横线,每一道横线称为一个“爻”,三爻组成一卦。爻只有两类,一类的图象为“—”,称“阳爻”;另一类的图象为“––”,称“阴爻”。三道阴阳爻,总共可以有八种排列方式,是为八卦。《周易》最初的形态,就是这两种爻和八个卦。

最早提出这套创意的,据说是伏羲。伏羲氏仰观俯察,体味万物类象,从中抽象出了八卦符号,而又用这八个符号来指代万物。如下面这个图所示,这八个卦象分别是乾、坤、坎、离、巽(音迅)、震、艮(音根的四声)、兑,分别依次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上古时期没有文字,以这套创意符号系统来沟通、记录、启发民智,既当爹又当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可真是伟大的发明!故而后世杨振宁先生言道:“……符号化是《易经》的精神”。

八卦对我们来说还是很熟悉的,八卦图、八卦阵、八卦掌、娱乐八卦、八卦小报……比如《西游记》里大名鼎鼎的八卦炉:

话说孙大圣被二郎神擒获后……“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煅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煼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后世,八卦又演变出六十四卦。也就是,将八个卦两两叠加,衍生出的六十四种变化,详见下图。

当然,在此要说明,八卦只是基本卦,称“八经卦”,在《周易》中并没有单独列出。《周易》里出现的图象是六十四卦,称“六十四别卦”。

连山归藏

至少在夏代和商代,卦象的排序和方位各不相同。

夏代以代表“山”的艮卦为诸卦之首,当时的那套图文汇编称为《连山易》;

商代以代表“地”的坤卦为诸卦之首,当时的那套图文汇编称为《归藏易》。

因为《连山》、《归藏》已经失传,故而其卦辞如何便更不可考了。今人所看到的卦辞,据传是由周文王最终编辑审定的,也是在那之后,这套图文汇编才可以叫《周易》,是以代表“天”的乾卦为诸卦之首。

文字配图

卦象之外,卦辞是用来判断占卜吉凶结果的,短而隐晦,往往只有简单古朴的几个字。

例如:《周易》首卦“乾卦”,其卦辞有四个字:“元亨利贞”。还有更短小的,比如六十四别卦里的“大壮卦”,卦辞只有两个字:“利贞”。

就这样给人“解签”,信息量未免太小。于是,后人在使用过程中,又加入了爻辞。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每一爻再配上一句解释说明的断语,是为爻辞。这样解起卦来材料就丰富多了。比如“乾卦”,完整的易经表述是这样的:

史上最经典之教学参考书

《易经》和《易传》的关系,就好像是教科书和教辅书。《易传》又分为七类“教辅材料”:《彖辞》、《象辞》、《系辞》、《说卦》、《序卦》、《文言》、《杂卦》。

《彖辞》,是用来注解卦辞的。卦辞本为占卜吉凶结果的总体判断,《彖辞》则初步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此吉凶。

《象辞》,是用来注解卦辞和爻辞的。其中,注解卦辞的部分又称“大象”,注解爻辞的部分又称“小象”。小象与六十四卦中的每一爻是一一对应的。此外,《象辞》还隐含了对整体卦象的注解。

《系辞》,是一部长篇大作,可以说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集中阐述,是整个《易传》最为灵魂的部分,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全文可说是充满了名言警句,字字珠玑,随便摘录一段,即可秒杀各路心灵鸡汤,成为朋友圈的集赞神器!譬如:

“一阴一阳之谓道……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等等,

另外一个引人入胜之处就是,《系辞》里有现存最早的、也许也是最正宗的,关于占蓍起卦方法的记载。

《说卦》,主要是诠释八经卦的。以八卦符号来指代万物,也许是古人画卦的最初目的。说卦从抽象还原回具体,分类列举了八卦所象征的世间万物,如人体、时空、性格、运动、动植物、家庭成员等等。

前面说到的八卦: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即取自《说卦》。《说卦》还是后世所有的周易预测取象技术的理论来源,没有之一!——尽管,这也许并非其本义。

《序卦》,是专门诠释六十四别卦的。《序卦》将六十四卦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解释了六十四卦从头至尾、循环流动的排列顺序,说明了卦名的含义,点明了卦与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如果需要先理解后记忆的,《序卦》是一部不错的辅导材料。

《文言》,是专门诠释六十四别卦中的“乾”、“坤”两卦的。这两卦太重要了,堪称众卦之父母,是六十四卦的纲领性文件。《系辞》中的评价是“乾坤,其易之门邪!?”也就是说,学习《周易》要想登堂入室,必需先从乾坤两卦这儿踢开门槛噢!而《文言》对于乾坤两卦的诠释,大概也是试图对其他六十二卦的理解树立一个范本。

另外,著名的民间“咒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出自这里哦!

《杂卦》,也是专门诠释六十四别卦的。杂卦篇幅很小,有对六十四卦卦名的简要介绍,还介绍了卦与卦之间的对偶关系。

以上七类,是为《易传》。其中,《彖辞》和《象辞》原本独立成篇,但因其是对卦和爻的直接注解,后人便将其打散,附在《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后面。今天我们购买《周易》的成书,大部分版本就是这样处理的。我们如果看到卦辞下面有“《彖》曰”、“《象》曰”,爻辞下面有“《象》曰”,这便是《彖辞》和《象辞》,而并非《易经》本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钱穆《易经研究》札记(一)(文:李守力)_国学之窗:李守力博客专栏_lishouli的和讯博客
易经基础篇:要想学懂易经你得从这你开始
何新论易经
地山谦《周易=(周易古经)+易传(十翼)》
文章
《周易》探源(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