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众与盲从---社会压力还是自我调整?

什么是从众?

就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随大流!

什么是盲从?

就是盲目地跟从,给不出站得住脚的理由,或者理由经不起审视与辩驳!

从众者不一定盲从,盲从者也不一定从众!

关于从众的原因,一种说法是迫于群体压力!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就是图中提到的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阿希“从众”实验。

对这个实验的评论,我看到《偏差》里的这么一段评论,深感震撼:

不要忘记,那是在一群完全陌生的人面前回答一个不需要思考或判断的问题,而且正确的答案就在眼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尚且决定选择遵从群体的意见,那么当面对可能有多个解决方案的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意见很容易受到群体观点的影响,这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同事和上级,前者的观点需要尊重,后者的指示必须服从,这时我们当然更容易受影响了。对此你还会感到惊讶吗?

----引自《偏差》第八章

但是对于这个实验的解读,人们也同样可以提出如下反驳意见:

也许,阿希实验中的那些受试者是特别容易受影响的人呢?

或者他们只是出于方便而选择遵从群体意见的吧?

那样做可以避免尴尬

毕竟,在一个不会产生现实影响的实验中,不值得费心地去纠正无能的陌生人。

也许还会有更多地辩解吧。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人有从众心理!

所以下面这些话,不知你是否听过,我反正没少听:

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就你一个人聪明?

跟着主流的意见就好了,不要标新立异!

出头的椽子先烂!

枪打出头鸟!........

面对复杂的判断,人们看不清局势的时候,还没有清晰地主流意见的时候,那又怎么办呢?

这时人们就容易选择

服从权威!

所谓权威,既包括专业权威,也包括政治权威,而所谓政治权威,则与文化有关,在中国文化中主要包括家长,老师,领导,行政长官,领袖!

而关于盲从权威,也有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电击实验,实验设计者就是“从众实验”设计者阿希的学生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他从哈佛博士毕业后,在奥尔波特的帮助下,他来到耶鲁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在这里,他做出了最著名的权威服从实验。

在实验中,米尔格拉姆要求被试对另外一个人实施 450 伏的电击,65% 的人遵照执行了。

实验揭露了人性中一个不受欢迎的真相:

我们会轻易地服从权威,这种强烈的倾向足以让人违背道德标准

上图是服从实验图示:

E 为 Experimenter,实验主试;

T 为 Teacher,实验中真正的被试;

L 为Learner,助手假办的学生。

如果 L 犯错误,E 就指挥 T 用电击给予惩罚,在 E 的指挥下,大部分 T 将电击的电压增加到了可以致命的 450 伏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首次提出了服从理论,他认为,服从倾向是这种社会组织的一个前提,在进化的过程中,服从演变成了人类的天性

一个社会情境中的人,如果

主观地将自己放在被更高阶层管理的位置,就处于代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个体认为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将自我定义为执行其他人意愿的工具。

----引自《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

以上是对于从众与盲从权威会导致不好的结果的描述:

使人变蠢!

让人变坏!

下面则要为从众和盲从权威进行辩护,它们很多时候是合乎逻辑,颇有道理的!

首先,从众的好处在于可以克服我们的自满自大,站在正确的一侧!

这要怎么论证呢?

其背后有一个定理:

陪审团定理(jury theorem)

它由法国数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孔多塞用数学方法在1785年证明:

如果几个选民独立地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观点,

同时每个人的观点正确的可能性大于错误的可能性

那么多数人所持观点正确的可能性将随着投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换句话说,在这些看上去似乎相当合理的条件下,“持多数观点”的人越多,他们的观点越有可能是正确的。

其次盲从权威的好处是因为权威是专家,他们见多识广,值得信任!

譬如对于身体疾病,我们也许更能感受症状,但如何治疗还是要听医生的!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

那最后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是从众还是不从众?

是服从权威还是抵制权威?

我自己相信的答案是:

没有简单的答案!

开动自己的脑筋,

分析自身的利益,

遵循良心的召唤!

但有两点可以提醒:

所谓众,要有广阔的视野:

在一个小集团,在一段时间内是众,

放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尺度可能不过是逆流!

不过是利益集团,不过是被引导的舆论!

所谓权威,有两种:

一种是专家型权威,

另一种是尊重型权威!

专家型权威的判断预测,可以被之后的客观效果所验证,也有之前的成功历史可追溯!

这样的权威尊重事实,承认事实!更值得信赖!

尊重型权威,则往往不过是占了一个位置,戴上了一个名头,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其判断往往总能自圆其说,无法证伪,含义模糊!

人们尊重的常常是背后的权力,光环,荣耀而已!而尊重也往往是想着献媚,能为自己捞取权力,光环,利益罢了!

这样的权威更值得怀疑!别被忽悠瘸了!

而假如我们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为了避免自己的组织成员陷入从众效应以及盲目服从权威,也有两个建议:

1,设立反对派

让其专门唱对台戏,让其作为魔鬼代言人。

扮演对立面,想尽办法进行攻击,就像军事演习中的蓝军!

大多数人的问题在于直到事情发生的那一刻才相信事情真的会发生。

这并不是愚蠢或软弱,这是人类的天性。

20世纪30年代,犹太人并不相信他们会被送到集中营并全部杀掉;

1972年,以色列不相信会在奥运会被屠杀;

1973年9月,虽然已经看到阿军在调动,但是多数人讨论后认为并不构成威胁,但是后来差点被赶到海里。(赎罪日战争

以色列决定改革情报处理的方法,建立了The tenth man制度:如果9个人看着相同的情报,得出相同的结论,那么第10人必须提出异议,无论这个意见看上去多么离谱。这个人必须假定其他9人都错了,并设法证明。

2,运用六顶思考帽

戴上某顶思考帽,就按规则思考,这也可以充分释放信息,实现统合增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真对待每个人的观点?No!
米尔格拉姆实验
这项臭名昭著的实验,揭开了人性的恶
盲流
心理学:当你脑中多了这五样东西,说明你已被人洗脑操控,很危险
销售员面对保守型、固执的客户,该怎样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