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2030:清静无为庄子养生之秘
userphoto

2022.11.27 河南

关注

中国的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枝繁叶茂,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不一而足。治理国家也许有争议于仁义礼智进退有度的儒,或大杀大伐纵横捭阖的法,保养身体,却没人不推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家。

庄子,战国时杰出的哲学家。本名庄周,'寿终于83岁,堪称古代的寿星。他终生不仕,一直过着贫困生活,甚至有时以编织草鞋为生。在当时生活、医疗卫生等条件那么差的情况下,尚能活到如此高龄,简直是奇迹。

庄子在他的《庄子·在宥》篇中有一个'黄帝求道'。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黄帝治理国家19年,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有一天,他听说在崆峒山上修行的广成子,通晓了宇宙大道,所以就前去求教长寿的秘诀。

广成子对黄帝说:'你不要用眼看,不要用耳听,守着自己的精神,心内保持着平静,一定要清净,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这样就可以长生。到了你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内心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你的精神就会呆在你的形体里,你的形体就能长生。'

其实这里广成子传授给黄帝长寿秘诀就两个字:一是静,一是清。其实这两个字的核心就是心理修养。

心理修养着重于静与动是相对立的,清与浊是相对立的。他认为:劫则会劳累,劳累了精就会外泄。精是形体的营养,精不驻留,形体就会腐败,生命就不能维持.。'浊则会混杂,混杂了神就不得安宁。神不得安宁就不能守舍。神是生命的灵魂,神不守舍,生命就会凋谢。为了不使精漏神游,就要谨慎地对待内心,严密地封闭通道,不使内心烦躁,不受外物千扰。

很显然,庄子的养生,主要讲的是精神境界的修养:平心静气,排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免受外界事物的千扰,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变化协调一致。他认为,内心世界与外界达到了协调一致,人就可以免受外界事物的损害,人就可以享尽天年。

庄子主张'无为',他认为'忘我,无欲',是保持平静心态的基础,也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只有做到内心清静,气定神闲,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才能养护精神,保持身体健康无疾病。反之,如果一个人内心惶惶不可终日,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即疾病的抵抗力和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必然会百病丛生。

庄子的养生特别注意人的心性修养,认为二个人的心境如何,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庄子告诫人们,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的平衡。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心境平和、超然自在了。

如果一个人终日躁动不安,思想不能逸息,定会心力交瘁,百病丛生。庄子提倡,凡有志于养生者,都应当磨炼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善于在纷乱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放松,自我稳定,做到轻松自如。为此,他首创了以'头空、心静、身松'为要领的'静坐功'。

除了清静之外,庄子还提倡少私、寡欲、豁达。少私。庄子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一个人一旦被'私心'。所掌握,就容易失去正常人的心态,变得贪得无厌,那就必然会伤及身体,甚至祸及生命。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无为而治',私欲和邪气就不能侵入,也就不会导致形劳精亏而积累成疾。我国有句古话,叫做'至人无忧',意思是说,一个胸怀大志、克已奉公的人,是没有忧愁、没有悲伤的。他终日心地坦荡,知足常乐,这样的人,必得长寿。正如陶铸先生所言'心底无私天地宽'。

寡欲。'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一个人如果抑情欲,就不会欺男霸女,损肾伤尊;节食欲,就不会谋财害命,贪吃伤身;寡权欲,就不会投机钻营,逢迎伤神。'多行不义必折寿'。只有做到知其荣、守其辱、安其身、图其志、创其业、洁身自好的人,才堪称大丈夫,伟男人。

庄子在《庄子·天地》里指出了人生在世的5种欲望的'失性'后果:'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物臭熏鼻,困脑中颡;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心滑心,使心飞扬。此五者皆性之害也。'他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有欲望的要求,对这些欲望应该顺其自然,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把握的尺度上不能杜绝的,也不能放纵。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把握不好尺度就容易滑向另一极端。同样,放纵自己的欲望,避让会出现一些'失性'的行为,招致祸端或酿成疾病。所以只有节制嗜欲,平淡地对待人生,方有助于强体健身。

豁达。庄子认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主张处世要乐观。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悠闲自如,因而得以保生;而笼中之乌虽然饮食充足,但有翅难飞,蹦跳不能,成天低头不鸣.,无精打采,因之难以全生。一个人长期锢于自己设置的精神枷锁之中,必然会忧愁苦恼,'病由心起'。

庄子提倡的清静、少私、寡欲、豁达的养生观,让他以十分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生,一切顺其自然。虽然我们不可能回到他生活的时代中,物质越来越发达,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反而不能长寿,因为人们已经失去了平和的心态。;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精神的满足,而是追求物质的享受。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样的结果是:第一;劳累,第二,精神压力大,。对人、对经济的计较,生活没有条理,如此等等,导致了一大批人突然死亡。

忙碌的工作总也做不完,何不将生活节奏放慢,以健康自然为准则,将复杂之事简单化,享受悠闲假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才是一种更快乐、积极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学学庄吧,静下心来,放慢速度,一切都顺其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 庄子的养生思想
名人养生 庄子如何修心养性
黄帝问道广成子
曾国藩:豁达光明,胸怀天下
爱读书 爱分享|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如何练就老道沉稳的智慧?庄子:止水澄波,悟道须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