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学中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
userphoto

2022.12.19 湖北

关注

“王庶文讲坛”中,我多次提到过唐宋两朝时期,中国本土文化一直被佛家文化压制,毫无还手之力,这是因为儒学对终极问题缺乏有力的解答,一直要到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算解释了宇宙的来源和阴阳的形成,后来张载的《西铭》又为统治者解决了眼前的社会矛盾,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所有人都是天地的子女,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西铭》对于人“生死”的看法,您可以记住一句名言:存,吾顺事;没(mò),吾宁也。

生死问题—各家的解决方案

人对死亡好像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东西方无数哲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解答。最简单粗暴的解释,应该是来源于道家,直接把这个问题搁置不理,我们只研究如何活。人只要活着,就有机会按照道家的理论去修行,最终成仙,所以中国各家各派中最注重养生的就是道家,人只要成仙了就不会死亡了,道家反而对于这个问题是最不焦虑的。

佛教的理解则要复杂、深刻得多。佛陀认为:人永远不会死掉,每一次死亡都是“成住坏空”的轮回,佛陀又说:轮回总共有六道,是根据我们生前善恶业力所定,不过最好按照佛陀的指点学习,早一点脱离苦海,不再轮回。

这一套说法非常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大众也非常乐意接受,这一世的磨难,原来是上一世的恶业,想一想心里就平衡多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一世,多行善少作恶,下辈子再来享受荣华富贵也还来得及。

在唐朝佛教就是凭借着这套理论,赢获了大批信徒,很多中原大量的知识分子也纷纷转投佛教阵营。道理很简单:生死是个人的终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才能踏踏实实的活着,转而言之,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而道家那一套操作系数实在是太高了,清心寡欲不说,还要炼丹、吐纳、打坐神乎其神,对于老百姓而言,道书都不一定能看得懂,想要学习实在太难。佛教这一套则要亲民得多,对于大众而言,行为只要“行善”,当遇到什么事情让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再想想六道轮回的道理也就踏实了。

儒学的解决方案

生死问题孔子并没有解决,关于这个问题我记得我说过好多遍。儒学一开始是需要实用的,孔子希望社会能够恢复到“周礼”的框架下运行,对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很少。但是到了宋朝,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儒生们迫在眉睫的事情。

好在张载的出现,《西铭》结尾的两句名言:“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意思是说,人生无论富贵,还是穷困都是天地父母的恩赐,我们活着的时候,就要顺着天理做事,我们死亡同样也是天地父母的安排,不能够去怨天尤人。要以安详的态度回归天地父母的怀抱。

确切的说,张载的这套解释不像佛家那样对生死充满希望,也不像道家那样高深莫测,是属于比较“中庸”的理解,这种理解虽然不惊艳,但是却实实在在的让儒学对终极问题有了完备的答案。

我们再来看一眼张载另外一篇叫做《正蒙》的文章,里面讲述了宇宙的形成,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气”的聚散变化,死亡不过是“气”的消散,并不是真的死亡。如果您能够通过这个理论想到了《庄子》,那么恭喜你,这就是庄子的“物化论”。

张载为了解决儒学的问题,硬生生的啃了很多书,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兵家几乎是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在他再三思考之后突然发现庄子的理论似乎也足够用,万事万物并不会真正的消失,只是形态的变化而已。

这很有有现代科学的腔调,我们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元素构成,人死之后埋进土里面,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被小动物吃掉,那么我们是否也就变成那些东西呢?如果真这么想,就将会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为天地立心

“我”又是什么呢?既然“我们”都是气,那么杀死一个人只是让气散开而已,并没有什么东西因此而消亡,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悖论,不过这也难不倒聪明的张载。

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其实是因为人有“心”,而这个心从哪里来呢?显然不是天地父母给的,而是“气”聚合成了这样一个状态,能够给天地“立心”,也就是说:天地创造出人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而来,所以才有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么天地需要立的这个“心”是什么呢?朱熹给出了一凡解释:就是天理。所以我们生而为人,一定要按照“天理”去做事,而这个“天理”又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去窥探的吗?显然不能,不过古人并没有追问到这一步,我们也就不提了。

好了关于张载《西铭》的内容到此结束,总共有两篇,您可以自行翻阅。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张载的《西铭》提出了儒学看待生死的方法:我们死亡也是天地父母的安排,要以安详的态度回归天地父母的怀抱。第二、张载认为:天地父母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朱熹则更进步的解释了“天地的心”就是“天理”。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性图说》概解
15个字,了解中华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修心养性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侍郎张东白先生元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