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成为演讲高手?


《新商业进化论》第174篇

  口述 | 陈飞

 | 君莫笑  值班编辑 | 君莫笑

第 5567 篇深度好文:4835 字 | 10 分钟阅读

一、演讲是什么?

1.演讲的本质

演讲,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一种舞台的表演,而是观点和思想的传递,思想才是演讲的灵魂。如果是偏向博人眼球或者逗乐的“演讲”,我更偏向定义为娱乐类节目。

也就是说,好的演讲应该是用“善”的思想和观念去影响更多的人,驱动人去行动(善)。即演讲的重点不在于讲者如何“演”,而在于“讲”。

讲者所陈述的思想和观念必须是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有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传递更多的是“向善”的正能量,而每个讲者都应该具备演讲者的职业道德,也必须对自己演讲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因为“演”是“演绎”而非“表演”,是一步步推理、接近合乎逻辑与事实的方法。所以,“讲”的内容十分重要,既要忠实于讲者本身,也要符合事实。

如果纯粹是想表演,这样的讲者往往走不了太远,因为演员的面具戴得太久,ta脱不下来,久而久之,ta所说的内容会脱离了现实世界和纯良品质,让人觉得是假的东西,观众并不傻,早晚会看穿。

其次,对讲者个人来说,一定要有道德素质,且ta自己能够在日常行为之中言行一致。

所以,演讲,与其说是表达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信念的载体。

我觉得演讲就好像凡人习武的招式,不同门派有不同的套路,有人会降龙十八掌,有人会六脉神剑,招式不一,各有千秋。

仅仅只是掌握了招式的话,你“打”出来的只能是花拳绣腿,如果没有力道,是无法强有力的打击到你想要攻击的“敌人”的。

但是,思维方式或者说思想就是演讲的道,是内功心法。有深厚的内功,懂得大道至简,那么你才能够将各种招式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武学大家。

所以,讲者应该是一个有阅历、有故事、对生活有体验和有思考的人。

如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地方,做什么类型的演讲,讲者都不会受到局限,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想。

2.合格演讲者的基本功

当下,很多人对于讲者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我颜值不行、海拔不够、发音不准、不善于表达等等,我不适合演讲。

凡此种种,在我看来,都是误解——演讲不是选美,也不是考证。

哪怕演讲更多的是通过声音传播信息,只要讲者的普通话不影响理解,都不会太影响演讲的品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讲者,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前面提到的内功——有阅历、有故事、对生活有体验和有思考的人。

其次,还有“欲望”,你要热爱演讲,一种想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思想分享给周边人的欲望。

当一个人特别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眼睛里面是有光的,我们称之为“演讲的内驱力”,这是演讲者最核心的东西之一。

打动观众的,往往不是华丽的言辞和发人深省的道理,而是其中折射的热情与真诚。

比如,残疾人演说家尼克胡哲,他没有四肢,但是他的演讲依然非常出色,就在于他的内驱力。

演讲,偏爱对生命有热情、有独特的体验和思考的人。脱离了现实的演讲,是白日梦;脱离了热情的演讲,更是噩梦。

那么,如何做好演讲呢?

二、如何做好一场演讲?

在我眼中,一场优秀的演讲应该如同一次令人流连忘返的旅行。讲者应当如一位导游,带领着听众游览着他们没有未曾到达的思想胜景。

讲者一定是事先画好地图的,目的地在哪里,中间怎么走,要经过几个路口,在哪个地方需要停下来欣赏一下风景,这些都是提前想好的。

1.优秀演讲应该具有什么?

一是设计,二是听众,三是工具。

① 设计

我觉得好的演讲一定是有设计感的,我们就拿乔布斯的发布会举例。

喜欢乔布斯演讲的人,是能够感受到乔布斯在每一个环节上的完美设计——每一个时刻说什么样的话,PPT上呈现什么样的图片,新产品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出现,都是经过一层又一层的设计。

推出一代Mac时,他说这是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紧接着,没有其他话语与动作,他把笔记本从牛皮纸袋里面抽出来,那一刻,全场沸腾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设计感,你不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但要在每一步上花费心力去设计,环环相扣,甚至出人意料。

再讲一个简单的,就是一个“演讲三段论”:

开场要“调频”,快速吸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讲一个与主题相关,时事、热点或自身的事情;

中间要有好故事,真实、新鲜、有波澜;

结尾点题,重申观点,呼应主题。

② 听众

讲得好不好,谁说了算?

听众。

研究观众,这是演讲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

特定观众比较好处理。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是无法把控观众的。不过,人类是有一些共同感受和体验的。

大多数情况,要懂得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说白了,我们所讲的内容应该是跟观众的生活和工作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是他们想要听到的,对他们自己有用的东西。

③ 工具

演讲中最常见的就是PPT,很多人很想把PPT做得很精彩,插入一些好看的动画、图片,可能特别好,看起来很美观,而实际上起到的效果却不是这样。

因为主角和配角必须要搞清楚,因为演讲人永远是舞台的主角,PPT一定是配角,我曾经用一个很形象、但不太恰当比喻——新娘和伴娘。

在婚礼上,新娘肯定是最核心、最亮眼的,也就是演讲的讲者。

那么,伴娘是增光添彩的,也就是说,PPT作为配角,不能压倒演讲者本人。

所以我们是希望在演讲过程当中,PPT做得越朴实越好,简约大气,尽量以图片为主,少文字。

其他如椅子、话筒都可能成为工具,但用得较少,我就不一一赘述。

2.演讲常见的“坑”

① 观念

我指导了很多演讲,我可能觉得最大的误区,是演讲人的观念很难改变——守规矩、爱套路。

比如,我在指导别人做工作汇报时,很多人就觉得:工作汇报我就应该是按照公文的格式来,应该是一板一眼的。

我特别希望别人人们能够明白一点,只要是演讲,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也不管是什么场合的演讲,我们都有办法把它变得更生动。

只有生动了,大家爱听了,才是一种有效率的表达。

不然,说了半天,就是走个形式。

千万不要迷信套路,套路固然有效,但往往会限制一个人创新的能力。演讲不同于科学实验,演讲更应该跳出自己的框架,去看到更多的可能。

② 背稿

因为大家都觉得,演讲应该是先写一篇稿子,然后把稿子背下来,再去现场当着听众的面再背一次。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背稿子会导致一个结果——演讲时,我们会不停地想,导致卡壳。

演讲不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更应该是“胸有成竹”,因为讲者是在分享思想观念,而非编造故事。

③ 紧张

紧张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没有人不紧张,如果认为紧张就不适合演讲,那就大错特错。

远古时期的人,是群居生活的,一个人是没有办法面对野兽的。

在众人面前被注视,应激反应所产生的紧张这种感觉对于解决当前问题往往是有利而无害的,更容易让人在险恶的生存环境下存活下来。

其次,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自卑心理是天生的。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对象面前,我们能多多少少会出现自我怀疑的倾向,这一点一旦被某些因素放大,紧张,甚至恐惧感便会出现。

真正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是不断地让自己处于某一个情景下,还原场景。

就是说你必须要走上舞台,然后站在众人面前完成了一次演讲,你才会在你的记忆里面留下了一个场景,告诉你这个场景是安全的、OK的,我掌控了这个场景。

那么,第二次的演讲就会比第一次好一点,如此反复,逐渐熟悉。

很多人说:我对着大海练,对着镜子练。我觉得这些都远远及不上去现场。

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克服,就是要善于使用手势语。手势语通常是为了补充我们的表达——当我们无法描述感受时,人会手舞足蹈。

手势的运用会缓解紧张情绪。当一个人使用手势时,通常能够让自己的演讲更笃定,会强化或者辅助自己的表达,往往会增强一个人的信心。

三、演讲落地

最后,讲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

工作例会要发言、汇报工作要发言、沟通情况要发言、年末述职要发言、求职面试要发言……行走职场,每天都必须要说话,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演讲。

1.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肯定是要提前准备的,因为你可能不期而遇,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首先,要了解自己,不是说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我的想法是什么。而是说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来了解。

因为作为职场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标签的人力资源产品,你必须跳出人性的范围,来客观的看待自己。

比如,面试的时候,不是说我自己是什么样,我就介绍成什么样。而是这个职位需要什么样,我有哪些能力与岗位相结合,然后放大这些能力。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的特色在哪里?我的优势在哪里?

比如,讲述一下自己参加过什么项目,取得了什么成绩。

更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你是否有成长?收获了什么?

比起做事情的能力来说,用人单位可能想要了解的,是你是否德才兼备。

2.工作汇报

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工作汇报也无法避免。

对于打工人来说,工作汇报是一种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途径。

因为即使你能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上级领导没有注意到或者不理解你的工作内容和动作,你所作出的贡献也就被忽略了,甚至领导会以为你只是一个“凑人头”的员工。

职场最常见的就是随机式和演讲式的汇报,前一种汇报相对较少出现,主要讲一讲后一种——演讲式汇报,较之于随机式汇报,演讲式汇报对象更为广泛,既有领导,也有平级同侪和下属同事,比如月/季/年度述职。

这里分为6步,分别是:明确目标、了解观众、确定观点、素材准备、画出重点和搭建结构。

① 明确目标

目标一般是围绕过去所做的工作进行复盘,总结问题、积累经验、提出方案,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和指导作用。

所以,总结特别重要,这是工作汇报的目标。

② 了解观众

大部分工作汇报的对象一般都是公司或企业内部人员,汇报的内容既需要关注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示,同时也要关注对关联部门同事的工作指引。

③ 确定观点

观点分为两个方面:工作层面和个人层面。

工作层面,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思考规划建议,为的是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个人层面,要积极总结个人得失,思考改进和优化方法,为的是个人能够从中获得技能和心智成长。

④ 素材准备

将自己过往工作的相关资料、数据以及重要评价都准备好。

⑤ 画出重点

重点与第三点相关,突出工作层面的事情,个人层面居于次要。

⑥ 搭建结构

演讲式工作汇报可以采用“三段论”结构。

开场要“调频”,简要介绍自己以及利益方的项目情况;

中间要有好故事,谈经验、需要改进的地方、个人思考以及未来可借鉴的经验;

结尾点题,展望未来。

3.大师也只是普通人

其实,不管演讲会分为多少种类型,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拿我最喜欢的三位讲者乔布斯、俞敏洪和何冰举例子。

乔布斯对于演讲的设计、对于产品的热爱与了解,无与伦比,他觉得”我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发明,所以要我做的告诉大家”,包括他简洁的PPT。

所以,他的演讲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也是感性的表达。

俞敏洪的演讲,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分享。

分享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不了解它的含义,我们要学会区别“分享”和“说教”。

有很多人习惯于说教,无法平等对待对方,这在演讲上,更是大忌。

俞敏洪特别擅长讲故事,他的演讲是娓娓娓道来的,好像是在和对方聊天,让人没有压力感,强迫感。

一个演讲者其实应该把自己放得很低,至少和观众是平等的,

对于何冰老师,因为他有很好的朗诵功底,他的表达特别好,包括说话的节奏,语调。他对内容的把握和台风表现都非常生动,非常有力道。朗诵是演讲的初级阶段,是演讲的基本功练习,虽然朗诵不是演讲,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练习表达。

他们的确在各自的领域有卓越的成绩,但在演讲这方面,其实以上三者并非天赋异禀。

他们都做到之前所说的:热情、愿意分享、对生活和自己的“产品”有深刻的认知。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你能面对多少人,未来就有多大的成就。

但是,演讲,从不属于大人物,它属于每个真正真正热爱与思考生活的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pt演讲制作放映技巧
让你做最精彩的PPT演讲!(绝对实用)
18个超实用的演讲PPT技巧,讲课、汇报、答辩,还是参赛都用得上!
如何在Powerpoint播放时偷看备注-Hello,职场!-搜狐博客
10张图告诉你,如何成为优秀的演讲者
如何设置ppt,使讲演者看到备注,而观众看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