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方论】黄纯琪教授:100首常用方剂鉴别应用(二)

黄纯琪,男,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授、主任中医师。绵阳市名中医,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从事教学、医疗、咳嗽专病研究40多年。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曾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诊断教研室主任,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医诊断学骨干教师。撰写学术专著10部,发表医学论文56篇。黄纯琪教授100首常用方剂的鉴别应用,主要从组成、功用、主治证及辨证要点方面进行鉴别。可供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的同道参鉴。

11、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用药大同小异;均能益气解表;治疗气虚外感风寒表证。但参苏饮,由人参、茯苓、陈皮、法夏、枳壳、桔梗、木香、苏叶、生姜、大枣、前胡、葛根、甘草组成;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而败毒散,由人参、茯苓、枳壳、桔梗、羌活、独活、前胡、川芎、柴胡、生姜、薄荷、甘草组成;功用益气解表,散寒祛湿;主治平素气虚,外感风寒夹湿证;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而无汗,咳嗽胸闷,神疲乏力,脉浮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气虚外感风寒表证。但参苏饮为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败毒散为平素气虚,外感风寒夹湿证。

12、葱白七味饮与加减葳蕤汤:二方均治体虚感冒;由于病机不同,故组成、功用、主治证各异。葱白七味饮,由葱白、新豉、葛根、生地、生麦门冬、生姜、劳水组成;功用养血解表;主治病后阴血虚,感受外邪;以头痛身热,微寒无汗为辨证要点。而加减葳蕤汤,由葱白、淡豆豉、薄荷、玉竹、白薇、桔梗、大枣、炙甘草组成;功用滋阴解表;主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以身热微寒,口燥咽干,心烦口渴,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体虚感冒。但葱白七味饮为平素血虚,外感风邪证;加减葳蕤汤为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13、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方同出于《伤寒论》;均用大黄荡涤胃肠实热;治疗阳明腑实证。但大承气汤,大黄与芒硝并用,且煎法后下,又加枳实、厚朴行气,而厚朴用量倍于大黄,泻下与行气并重,药力峻猛,故为寒下之峻剂;功用峻下热结;主治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重证。而小承气汤,配伍枳实、厚朴,用量亦轻,厚朴用量仅为大黄之半,且三味同煎,泻热攻下之力较轻,故为寒下之轻剂;功用为轻下热结;主治痞、满、实而不燥之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配芒销、炙甘草,且大黄与炙甘草同煎,芒硝后下,其泻热攻下之力较上两方缓和,故为寒下之和剂;功用缓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燥、实并见,而无痞、满者。

鉴别要点:三方均治阳明腑实证。但大承气汤为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重证;小承气汤为痞、满、实而不燥之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为阳明腑实证燥、实并见,而无痞、满者。

14、大陷胸汤与大承气汤:二方同出于《伤寒论》;均用大黄、芒硝泻下热结;治疗热结里实证。但大陷胸汤证的病位在心下(即胃、甚者至少腹部);病因为水热互结;故用甘遂攻逐水饮,泻热散结,使水与热从小便而去,用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邪热从大便而出;功用泻热逐水;主治大结胸证;以心下硬满而痛(甚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大便秘结,脉沉紧有力为辨证要点。而大承气汤的病位在肠,病因为燥粪结于肠道;故用大黄、芒硝,煎法后下,泻热通便作用更强,且配枳实、厚朴行气散结,宽肠下气,更增强大黄、芒硝泻下之力;功用峻下热结;主治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重证;以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不通,舌苔黄燥起刺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热结里实证。但大陷胸汤为水热互结于心下所致的大结胸证;大承气汤为燥粪结于肠道所致的阳明腑实证。

15、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二方同出于《伤寒论》;均治结胸证。由于结胸证的病位、病因、病势不同,故组成、功用、主治证各异。大陷胸汤,病位在心下至少腹,病因为水热互结,病势较急;主治大结胸证;以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大便秘结不通,脉沉实有力为主要表现。故药用大黄、芒硝与甘遂相配,功用泻热逐水,使水与热从二便排出。而小陷胸汤,病位仅局限于心下,即胃脘部,病因为痰热互结,病势较缓;主治小结胸证;以胸脘痞满,按之则痛,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故药用瓜蒌与黄连、半夏相配,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使痰热分解,则诸证自愈。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结胸证。但大陷胸汤为水热互结所致的大结胸证;小陷胸汤为痰热互结所致的小结胸证。

16、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二方均用附子、大黄泻下寒积;主治寒积胃肠便秘证。但温脾汤,配干姜助附子温中散寒,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主治脾阳不足、寒积腹痛证;以脐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不通,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弦而迟为辨证要点。而大黄附子汤,配细辛辛温散寒,且助附子散寒止痛;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积里实证;以脘腹冷痛,大便不通,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寒积胃肠便秘证。但温脾汤为脾阳不足、寒积便秘证;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便秘证。

17、麻子仁丸与增液承气汤:二方均用大黄泻热通便;治疗便秘证。但麻子仁丸,配麻子仁、杏仁、白芍、蜂蜜润肠通便,且用枳实、厚朴宽肠理气,使气机通畅,大便易行;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主治脾约证(肠燥津伤便秘证);以大便干结,难以排出,时间较长,病势较缓为辨证要点。而增液承气汤,配芒硝软坚散结,用生地、玄参、麦冬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使阴液充足,肠道得润,燥屎才能下行,即“增水行舟”法;功用滋阴增液、泻热通便;主治热结阴虚便秘证;以大便干结,下之不通,口舌干燥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便秘证。但麻子仁丸为肠燥津伤便秘证;增液承气汤为热结阴虚便秘证。

18、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二方均用黄芩、半夏清胆和胃;治疗邪在半表半里的胆胃不和证。但小柴胡汤,配柴胡疏肝利胆、透邪外出,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生姜助半夏和胃止呕;功用和解少阳;主治少阳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要点。而蒿芩清胆汤,配青蒿清透少阳邪热,竹茹、陈皮、枳壳泻热化痰,宽胸理气,青黛、滑石、茯苓、甘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邪在半表半里的胆胃不和证。但小柴胡汤为单纯的少阳证;蒿芩清胆汤为少阳兼夹湿热痰浊证。

19、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二方同出于《伤寒杂病论》;均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和解少阳,降逆和胃;治疗少阳病。但小柴胡汤,配人参、炙甘草益气健脾,扶正祛邪,防止外邪内传于里;功用和解少阳;主治少阳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要点。而大柴胡汤,配大黄、枳实泻下阳明热结,白芍缓急止痛;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少阳病。但小柴胡汤为单纯的少阳病;大柴胡汤为少阳、阳明合病。

20、四逆散与柴胡疏肝散:二方均用柴胡、白芍、炙甘草疏肝理气,柔肝止痛;治疗肝郁气滞证。但四逆散,配枳实行气理脾;功用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主治阳气内郁之四逆证;以四肢不温,胁肋胀痛,下利腹痛,脉弦为辨证要点。而柴胡疏肝散,配枳壳、陈皮、香附行气疏肝,川芎活血止痛;功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结证;以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脉弦,以及痛经等证为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二方均治肝郁气滞证。但四逆散为阳气内郁之四逆证;柴胡疏肝散为肝气郁结之胁痛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方论】黄纯琪教授:100组常用方剂的鉴别应用
​温胆汤与导痰汤、涤痰汤的异同点与主要区别_功效鉴别与比较
【名医方论】黄纯琪教授:100首常用方剂鉴别应用(五)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4(方剂学)
仙方活命饮与阳和汤的异同点与主要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