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胫骨平台过伸内翻型骨折怎么诊断和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在创伤骨科比较常见,一般采用Schatzker分型,共分为六型,但是有一型双髁骨折比较特殊,需要骨科医师注意。请看第一个病例: 患者,男性,60岁,8年前因车祸外伤导致右胫骨平台骨折,在当地医院住院并手术治疗,术后右下肢功能差,膝关节过伸,足下垂,跛行。



右下肢外观,膝关节明显过伸,足下垂。


这个病人当初是什么骨折呢?没有原始片,但是,我们通过现在的片子,基本可以判断是一个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只是当初的手术没有纠正平台的前倾,导致术后膝关节过伸,行走困难,患者足下垂是受伤时合并了腓总神经损伤没有恢复。


请看我们的第二个病例:患者,男性,50岁。车祸外伤后左膝关节肿疼畸形3小时入院。伤后X线片显示 右侧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平台后倾消失,前侧压缩,变成前倾,后侧皮质基本完整。


术前ct显示右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平台后倾变成前倾,内侧髁骨折处有压缩。


这个病例诊断是什么?按Schatzker分型属于哪一型?治疗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这是一种发病率比较低的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



北京积水潭医院毛玉江等2016年发表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论文中统计,前侧压缩过伸型平台骨折发病率很低,在所有胫骨平台骨折中仅占2%。


第二个病例的手术在伤后7天进行,这是内外侧皮肤切口的设计。手术时固定的顺序要先内后外。


首先固定内侧平台,切开内侧后,游离鹅足肌腱,贴着骨面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端,用两枚3.0mm斯氏针向上抬起,纠正内翻和后倾。


内侧放置胫骨平台内侧锁定钢板。


两个切口之间皮瓣足够宽。


平台专用复位钳。


外侧放置锁定钢板后,用大的带球头的复位钳复位,双髁分离纠正,后倾角也恢复了。


固定完成。

皮肤缝合完成。


术后三天复查片子。


术后10天膝关节活动情况。



术后8周复查X线片


小结


胫骨平台过伸内翻型双髁骨折,属于Schatzker分型Ⅴ型,但是与普通的Ⅴ型不同,研究中发现,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有其他损伤的几率高达32%,这其中包括腘血管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医生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低能量损伤也可能发生这种类型的骨折,同时还要警惕伴随的神经血管损伤。


这种类型的骨折影像学特点如下:胫骨后倾角丢失导致矢状面对线不良、胫骨近端后方皮质张力性骨折、前方皮质压缩性骨折,有的合并冠状面内翻畸形。


手术治疗采用内外侧切口,两个切口之间皮瓣宽度要足够宽。由于内侧副韧带的关系,术中内侧平台只有前方关节面可以部分直视,术者可以游离鹅足后,紧贴骨头做骨膜下纵向剥离,显露骨折端,借助两枚斯氏针复位,不能把内侧结构横向切断,损伤内侧副韧带。


外侧平台手术时,可以把髂胫束前后分开,再在外侧半月板下方切开外侧关节囊,可以直视下复位。术后注意用可吸收线将半月板固定在钢板上缘的小孔内。


手术一般先固定内侧,再固定外侧。内侧钢板一般放在前内侧,不是后内侧,用专用的平台内侧T型解剖锁定钢板,放置层次位于鹅足下方,内侧副韧带表面。复位过程中,内侧用多枚斯氏针作为撬杆复位,纠正平台的后倾和内翻十分重要,如果后倾没有回复,术后病人膝关节过伸,行走困难。外侧钢板,采用竹排锁定钢板,理论上,外侧钢板放的稍低,内侧钢板放的稍低。胫骨平台双髁之间的分离,要使用带球头的大的复位钳。


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的透视方法也十分重要,不是以钢板为中心来观察平台的复位情况,这样会忽视对关节面的观察,要以膝关节为中心,正位透视时注意球管与平台的后倾一致,也就是说球管不一定与床垂直。侧位透视时股骨内外髁要完全重叠,此时可以观察,复位良好的平台,外侧平台上缘向上隆起,内侧平台上缘向下凹。有时可以直视复位的外侧平台也不一定准确,术中复位后一定要进行标准的正侧位透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标准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
HTO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波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胫骨高位截骨术:如何做才能更安全?
胫骨平台的复位技巧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下肢力线不良的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