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虚不受补怎么办?中医指出:先调养好这两处,再进补也不迟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补品也更加容易获得。很多人身体偶有不适,觉得自己体虚需要补养,可吃下补药身体的不适却没什么缓解,甚至反而加重。这样“虚不受补”的情况并不少见,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点击加载图片

虚要对证的补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也就是说气虚时补气,阴虚时滋阴,对应体虚的具体情况进行进补才能有效又不伤身。

虚不受补的情况要么是没有辨证准确,用错了药,造成身体出现不适加重,要么是另有“隐情”,身体虽是虚证,却需要先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更好的补养到位。

点击加载图片

先调养好这两点,再进补也不迟

1、脾虚

不知您有没有发现,相比起补益脾胃,中医大夫更常提到“健运脾胃”这个概念。脾胃本身是掌管人体消化的,在中医里称作运化水谷精微。一旦出现脾虚,水谷精微难以转化成气血,也就容易出现气虚、血虚的情况。

这些情况是虚证,也需要补养。可是直接补气、补血就可能会出现虚不受补。因为此时脾胃虚弱,用再多再好的补品也是无用,吃进身体中很难消化吸收,补充气血,甚至这些“滋腻”的补品还会积滞在胃肠中,进一步损伤脾胃。

所以如果存在脾虚的情况,先不必着急进补,像山药、茯苓、白术这类健脾的药物反而更合适,让脾胃强壮、运作起来再配合相应的补益方法,让补益药物在体内得以发挥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2、虚实夹杂

就像有些事很难分出明确的黑白,疾病的虚实有时也会同时出现。比如气虚日久,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就会渐渐出现血瘀的实邪。这时体内既有气虚、又有血瘀。

像这样的情况,直接用补益之品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会助长体内的邪实发生虚不受补。所以要先进行综合的调养。补气和行气活血同时进行,才更加对症有效。

点击加载图片

很多人在提到中医治疗的时候常说“去找中医调一调”,确实中医是通过调整人体内的偏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补药不等于好药,一味地进补,尤其是错误的情况下进补对身体并没有好处。想要避免虚不受补,一则别把补药捧得太高,二则辨证用药要更准确,所以身体不适时,不妨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辨证施治调养身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进补脾胃要认清 两款健脾补胃食疗法
病都是补出来的?医生提醒:这四种人,别随便乱补!
冬令进补很重要,如何补是关键,给大家推荐一张老少皆宜的补益方
阴虚火旺、脾虚肝郁、痰湿、瘀血这几类人,属于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根源——阴虚火旺、脾虚肝郁、痰湿阻滞、瘀血阻滞...
虚不受补,只因缺乏了辨证、辨体质,忽视了补脾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