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东:能够展开一滴水,就能获得一片海



能够展开一滴水,就能获得一片海

朱 东



在一个凡俗之人的眼中,一滴水和一片海是不可比的——所以,他们说普通人和圣人也是不可比的。

在科学家的眼中,一滴水和一片海的分子结构是一样的。

在一个儒者看来,只要能够展开一滴水,那么就完全可以获得一片海。前提是,这一滴水是因为纯净而可以展开的——在儒者看来,普通人和圣人没有什么本质性的不同。所不同的是,圣人就是能够展开自己的普通人;普通人则是没能展开自己的圣人。


孟子说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按照上面的说法,这句话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n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主要是在说自己,说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滴可以展开的水;

n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主要是在说展开的过程,是在说如何将一滴可以展开的水,展开成一片海的。


其中,“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还可以继续分解成两部分——

n “可欲之谓善”,说的是一个普遍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好——“善”。与许多人想象中的,只有高大上的才是美好的不同。“可欲之谓善”是说,只有真正可以追求的才是美好的,因为只有这样的追求才是有利而无害的。

对自己来说,这样的追求,就是不超越自己的本性的追求;对别人来说,则是不引诱他们去追求超越其本性的东西。

在孔子去世之后,在他的弟子之中就出现了关于这一点的分歧: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子张是一个才情极高,因此喜欢追求更高标准的人,但是他的两位同学却异口同声的说,他的这种行为是不“仁”的。

表面上看,他的不“仁”是针对别人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是引诱人们去追求超越其本性的东西。但是,在此之前,难道就不存在一个他自己去追求超越自己的本性的内容的过程吗?显然是存在的。

首先,孟子所说的这个“善”,其实就是以个人的本性为基础,为背景的平常——什么是善?按照你的本性去做就是“善”,你的本性赋予你的那些东西,就是“善”;

其次,如果有所不“善”——去追求那些本性之外的东西,那么,无论是对己的“善”与不“善”,都将会与对人“善”与不“善”,同时发生的——个人对的本“善”,一定会诱导一定范围内的人,也随之而不“善”。反之亦然。

所以说“有诸己之谓信”。


n “有诸己之谓信”,是说如何去验证并且实有前面所说的“善”。因为,“名可名,非恒名”——无论如何去定义,我们都没有准确的去界定一个行为到底是“善”还是不“善”。而人们通常来说,又都会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善”。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有诸己”——你自己是不是能够真的长期持有这种行为?因为,人总是要趋利避害的。什么是害?所有违背本性的追求与行为,最终都会转化为对自身的伤害,而让人归而避之。只要是真正能够“有诸己”——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行为,都将是“可欲之谓善”的。这是对自己的“信”——不欺骗自己。

也只有这样的行为,才是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与信服的——不欺骗别人。所以,说“有诸己之谓信”。

所谓的“”,是以真实的“善”,以真实的平凡,平常为基础的。

这种平常,就是“中庸”那个“庸”字的重要内涵——“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因为“中”就是心中全无预先造设的主观倾向性之意,所以“时中”就是时时都处于一种与客观规律保持一致,与自己的本性保持统一的,以平凡为常态的庸常的状态。

至此——能够“信”,能够长久的保持庸常的状态,其实就是保证自己是一滴可以展开的水,因为它有信,可以在人群中,去传播自己的“善”。

反之,所有的不“信”者,无论其行为怎样的引人注目,都将会因为自欺欺人,而或者因为被人识破,或者让人实在无法承受,而断了去路;或者因为自己无法承受自己对自己的欺骗,不得不中途放弃,而失去了源头。总之,既无法真正持久,也无法真正广远。

至于后半部分——“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内容,则可以用“德博而化”(《易·乾文言》)一句话来概括。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充实”这两个字。因为它是连接自己与世界的桥梁,推动一滴水展开成一片海的动力。

从消极的角度上说,这个“充实”大致相当于老子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从积极的角度上说,这个“充实”大致相当于孟子的养浩然正气,而至于充塞天地之间。

总之,之所以要有这个不断的“充实”的过程,是因为无论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觉悟”,都不可能在那一瞬间,掌握横向的现实社会中的所有道理,更不能了解纵向的,将会在未来发生的事情,而只能掌握一种基本原则与态度。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不可能在那一瞬间,将自己的“善”与“信”,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传递给每一个人。

所以,需要在其后在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相接触的时候,不断的去验证和积累。这个过程既是一个给予的,用自己现有的德行去影响他人的过程,又是一个获得的,从与人与物的接触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德行的过程。


“充实”本身就是一个延展的过程,延展也是一个充实的过程,二者是统一。至于所谓的“光辉”等等则不过是些形容之词而已。


只不过,这个经由“充实”而不断累积和传递“善”与“信”的过程,其对他人的影响,不是显性的,强制的,而是潜移默化的。


这里用到了“神”与“化”两个词。

“化”与“变”不同,形象的说:

n 对于被影响者而言,“化”是在无意识之中,自主完成的,所以是无感的;“变”则是有感的,被动的。

n 对影响的效果而言,“变”类似于物理变化,不仅是可见的,而且往往是可逆的;“化”则类似于化学变化,非但经常是不可见的,而且通常也是不可逆的。


正是由于“化”的这种特点,对于旁观者而言,就有“神”之感。“神”在这里不是神仙鬼怪之意,而是难以把握之意——“阴阳不测谓之神。”(《易·系辞传》)所以说“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意思是说,“圣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又不可确知的——一旦能够确知了,也就不可能是无所不在的了。


原因就是,此时他已经借助其德行的“博”,而将自己化作了照耀天下的光辉,将自己从一滴水,展开成了一片海。并且随着他与人与物的接触,还在不断的延展着其影响的范围。人们则已经笼罩在他德行的光辉之中,已经沉浸在由他的“善”与“信”构成的海洋之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静经》 白话注解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乾称篇第十七
庄子的生命之道
道德经中的圣人30自胜
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这才是修行人要修的“德”,看看你修对没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