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乾称篇第十七

【原文】: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潁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译文】:

乾道代表天,象征我们的父亲,坤道代表地,象征我们的母亲;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微小的物体,处于天地中间,遵循自然规律生活。所以说天地中有了个体的存在,这就是我的身体;天地之中统帅我们思想的,那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每一个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自然万物都是我们的亲人朋友。作为国家的君主,他就象征着我们天地父母的长子;国家的大臣,就像是长子家里的丞相。我们尊敬家里年长的人,因此也会尊敬全天下年长的人;我们慈爱身边孤儿弱小的人,因此也会慈爱全天下孤儿弱小的人。圣人的德行是与天地的盛德分不开的,贤达的人内在的品质也是受人尊崇的。凡是天下所有的驼背残疾、孤独鳏寡的人,都应当看做是我们的兄弟、亲人忍受生活颠簸而没有可以依靠倾诉的人。能够让他们远离痛苦,保护他们的脆弱生命,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生活安乐并且不会忧愁,这是孝养亲人最高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这种至孝方式,就会违背天地的德行,如果危害到仁义之人的行为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坏人;救济行为恶劣的人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就会使自己的形象受到践踏,因为会受到这种不良品质的影响。明白了自然变化无穷的道理就能通达宇宙的道理,而讲述其中的真实规律就不会受到阻碍,思维会很顺畅,如果明白了自然的神妙之处就能善于继承天地的志愿,按照自然规律处事就能一直志向明确。对于祭祀能够做到问心无愧,不会违背父母的心意,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性,一刻也不松懈,才算是敬事天地父母。崇伯的儿子夏禹不贪美酒,忙于治理洪水,三过家门也不顾;颍考叔孝顺母亲的行为感动了郑庄公,使其母子地道里相会,也使郑庄公尽到了孝养亲人的心;大舜奉养双目失明的父亲,受到迫害不计较,孝心感动了天下人;申生遭到骊姬陷害,也不逃避父亲责罚等待烹死,也是恭顺到极点;曾参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血肉之躯,不忍心伤害;伯奇受到继母诬陷,被父亲赶出家门,但他顺于父命毫无怨言。富贵、幸福、恩泽是天地赐予我们的深厚大恩;贫贱、忧伤、悲戚,是我们人生需要面对的各种灾难,如果克服了这些困难,也就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了。活着,我们就要顺天行事,乐天安命,去世之后,也能问心无愧,获得生命的安宁。

【原文】: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

【译文】:

凡是能够用语言描述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物象;凡是现实存在的,都是有物象运动规律的;凡是有规律运行的物象,都是由于气体的相互交感而形成的。气体的本性是虚空并且充满神变的,那么神变和本性都是气体所固有的原始状态,因为鬼神一类的现象不能看到只能感触到,所以这种气体的运行现象也不能被忽视。



【原文】:

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化可知矣。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

【译文】:

真诚到了极点就达到了天的本性;如果能使生命保持生生不息,那么就达到了与天的寿命等同的境界。人如果能用一颗真诚的心生活那么他就能通达天的本性,并且可以了解气体神妙变化的规律,如果能够体悟到生命永不停止的变化规律,那么物象的行为变化原因就能够真实了知了。学习如果不能达到理解通达的境界,那么并不是真正体悟到了真理。

【原文】:

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然则有无皆性也,是岂无对?庄、老、浮屠为此说久矣,果畅真理乎?

【译文】:

物体的有与无、虚与实其实是一种气体的构造所成,这是天地万物的本性;不能理解为一种元素形成,那么并不是真正通达天性。饮食男女都是本性的显现,这是不能够更改的自然规律。但是有与无都是本性的显现,难道没有反对它的理念吗?庄子、老子、释迦已经为了论证这个性空的道理宣说了很久了,他们说得就是真理吗?

【原文】:

天包载万物于内,所感所性,乾坤、阴阳二端而已,无内外之合,无耳目之引取,与人物蕞然异矣。人能尽性知天,不为蕞然起见则几矣。

【译文】:

天道包含宇宙万物在内,所感受到的和所形成的本性的东西,都是乾坤之道、阴阳两气的神变规律的显示,并没有内外之说,也没有耳朵能听到、眼睛能看到的物象长久存在,跟人的存在规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人能够通达天的本性,却经常生起世俗之见已经很危险了。

【原文】:

有无一,内外合,此人心之所自来也。若圣人则不专以闻见为心,故能不专以闻见为用。无所不感者虚也,感即合也,咸也。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

【译文】:

有与无是一种气体的展现,内与外是气体相互融合的表现,这是人心由来的本来面目。对于圣人不会单独把能听到、能看到的东西当作是心的作用力,所以不会专门把自己听闻看到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的东西来运用。如果能够做到没有什么东西感应不到的境界,那么自己的心已经与虚空合为一体,只要能够感受那么就会合一,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认为万物原本都是一种存在方式,所以一也能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认为它能包容一切不相同的形态物体,所以才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如果没有差别那就不存在要合为一体。天的本性是由于乾坤之道、阴阳两气组合成的,所以在这两个方面我们能产生各种感受,原本它的生成只是一种气体所以它又是需要合一的。天地生育造就万物,所承受的各个现象不同,但是没有片刻感觉不到的物体,所以才会说天的本性就是天的运行规律。

【原文】:

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惟屈伸、动静、终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

【译文】:

能够感受到的天的本性是气体的一种神妙的变化,那么天的本性又是能够感受的一种载体。只有两种气体在屈与伸、动与静、终与始的相互变化中才能感受到他们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所以万物的神妙变化被称为神变,只有通达了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才能称之为体悟到了道理,能够体悟到万物运行的道理就可以称之为见到了天的本性。



【原文】:

至虚之实,实而不固;至静之动,动而不穷。实而不固,则一而散;动而不穷,则往且来。

【译文】:

到达极致的虚无状态,这种实有的现象实际是不坚固的;到达极致的安静,这种动态的存在实际是运动的不会穷尽的表现。实有的虚无是不坚固的,因为到达合一的状态一定会再次气体相互交合而又开始分散;运动而不会穷尽安静的状态,是因为气体是不断往复变化的。

【原文】:

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命稟同于性,遇乃适然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然有不至,犹难语性,可以言气;行同报异,犹难语命,可以言遇。

【译文】:

本性通达宇宙的极致是虚无,气体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物象;天命的生成和天的本性所达到的境界是相同的,只是在一种合适的条件下才会偶然相遇。普通的人能够达到一次这样的虚无境界,那么自己就要通过体悟天地之道达到上百次这样的境界,如果平常人能够达到十次这样的境界,那么自己就要达到上千次这样的境界,如果修养不能达到这种虚无、与天合一的本性境界,那么是很难相互交流天的本性层面的内容,但是可以交流气体运行的体悟;如果修养的行为目标是相互的,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有差异的,这样也不能跟他探讨天命的内容,但是可以交流自己遇到的实际事例。

【原文】:

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见,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輒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惑者指游魂为变为轮迴,未之思也。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死生转流,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惟知昼夜,通阴阳,体之不二。自其说炽传中国,儒者未容窥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指为大道。乃其俗达之天下,致善恶、知愚、男女、臧获,人人著信,使英才间气,生则溺耳目恬习之事,长则师世儒宗尚之言,遂冥然被驱,因谓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故未识圣人心,已谓不必求其迹;未见君子志,已谓不必事其文。此人伦所以不察,庶物所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异言满耳,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自古詖、淫、邪、遁之词,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

【译文】:

佛家认为有鬼存在,说有意识的心在人死了之后会继续接受业力的受报循环,所以就厌离生死之苦,而希望能够解脱业力轮转,这样能说明他们了解鬼吗?认为人的生存都是虚妄的见解,那么能说明了解人吗?天和人是一种物体构成的,如果生起取舍之心,那么能说明他们了解天道的运行规律吗?孔子和孟子所指出的天,他们认为这就是道。迷惑其中的人指着游动的魄气认为他们就是在轮回,这是没有思考到深层规律的缘故。大学当中指出我们要首先了解天的德行,了解了天的德行就能了解圣人的言语行为,就能了解到鬼神的运动规律。现在的佛家极力的论说要使生命有所归处,一定认为有生死流转,除非得道才能免除轮回,这能说明已经体悟到正道了吗?悟道的人能够了解正义、性命规律,都是生死,都是一个天下的人,只有了解了昼夜运行的规律、阴阳两气的变化方式,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组成元素是整体合一的。自从佛家的学说流传到中国,儒家学派的学者没有看清楚圣人思想的境界有多高远,而将佛学变为自己的悟道之用,沉溺在修行悟道当中,把它作为体悟生命真相的大道。这使他们世俗的本心在社会中,对于善与恶、智与愚、男与女、赏与罚,每件事都披上信仰的外衣,使用大有一番英才作为的习气,教育人们生下来就要消除自己耳朵听见的和眼睛看到的世俗之事,长大以后就要信奉释迦的教言,然后就遭到到人们的驱赶,因为他们宣传的经教是:圣人的境界是不用修养身心就可以达到的,大道是不用学习就可以体悟到的。他们没有认识到圣人的本心,已经认为不用去向圣人学习;他们没有理解君子行为处事的志向,已经认为不用学习他们的文章。这样就会使社会中的人伦关系变得难以体察,万物运行的规律不明确,治理就会变得混乱,仁义道德就会被违背,异类的言语就会充斥两耳,上层统治者没有正道的礼仪用来防止虚伪的行为,下层管理者没有学术支撑就会助长邪见弊端发生。自古以来诸如痞(妄加人以罪也)、淫(行为不端正)、邪(心理不健康)、遁(隐匿山林)这类的词语就会一时兴起,这些词语出自佛家的经典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并非独自突然出现让人感到不恐惧,如果精进专一自信,有超过常人的才能,那么何必要在经典当中,与人较量此类的是非、得失之事呢?

【原文】:

释氏语实际,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其语到实际,则以人生为幻妄,以有为为疣赘,以世界为荫浊,遂厌而不有,遗而弗存。就使得之,乃诚而恶明者也。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彼语虽似是,观其发本要归,与吾儒二本殊归矣。道一而已,此是则彼非,此非则彼是,固不当同日而语。其言流遁失守,穷大则淫,推行则詖,致曲则邪,求之一卷之中,此弊数数有之。大率知昼夜阴阳则能知性命,能知性命则能知圣人,知鬼神。彼欲直语太虚,不以昼夜、阴阳累其心,则是未始见易;未始见易,则虽欲免阴阳、昼夜之累,末由也已。易且不见,又乌能更语真际!捨真际而谈鬼神,妄也。所谓实际,彼徒能语之而已,未始心解也。

【译文】:

释迦的语言贴合实际,对于悟道的人都认为是非常真诚的流露,这就可以当作一种天的德行。但是他的言论最实际之处还在于,他把人生当成了一种虚幻的妄想存在,认为人类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变成一种负累,认为整个世界是污浊不堪忍受的,所以就让人产生厌弃而不愿意再有这个身体,希望遗失这个世界的存在而自己再通过修行到达不生不灭的本来状态。这样就能从中得出,释迦实在是真诚,但是却是以厌恶现实世界为基础。儒家的人则是因为通达天地之道所以才会言语流露真诚,因为真诚的行为处事所以才会更明了天的本性,所以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了解了天地之道那么就不会遗失人的本性,这就是易经所谓的不遗漏、不同流、不逾越的道理。释迦说得话虽然也是要引导人们回归到本初的状态,但是与我们儒家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正道只有一条路,如果他的言论正确那么其他的言论都是错误的,如果他的言论是错误的那么其他人的言论就是正确的,所以不能等同天地至高的道理。他的言语有失正道,如果穷尽自己的一切妄想,厌离世俗就会使人变得不伦不类,如果广泛的推行就会使人们之间相互攻击,如果深入了解他的言论很可以会走火入魔,看了一卷经文就能发现无数的流弊。大概了解了昼夜阴阳的运行规律就能了解性与命的关系,能够了解性命关系那么就能够了解圣人和鬼神的作为。他想要直接让人们顿见太虚的境界,如果不能依靠昼夜、阴阳之气的运行规律,那么就会使心感到负累,那么就是从来没有见到易,没有见到易的人,虽然想要不通过了解阴阳、昼夜运行的规律,想要体悟天的本性,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易尚且没有见到,又怎么能说自己所说得话符合天地之道,不符合天地之道而来谈论鬼神的存在,这实际是一种妄语。所谓的真实,就是他自己只能够言说而已,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悟解其中的自然规律。

【原文】:

《易》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者,谓原始而知生,则求其终而知死必矣,此夫子所以直季路之问而不隐也。

【译文】:

易经所谓原始的状态已经有了终点所以才能了解生死的道理,意思是说原始的存在就是我们生命的起源,找到了起源就能明白生的由来,如果能够了知这种物体的存在已经运行到了终点那么也就明白了死的道理,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回答子路未知生,怎么能知道死的道理所在,也是他直言不隐藏的回答原因。

【原文】:

体不偏滞,乃可谓无方无体。偏滞于昼夜阴阳者物也,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以其兼体,故曰“一阴一阳”,又曰“阴阳不测”,又曰“一闔一闢”,又曰“通乎昼夜”。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而异名尔。

【译文】:

体悟自然之道懂得灵活变通,那么就能明白物体是没有方圆、体性之说的。如果体悟到昼夜、阴阳的运动规律,那么体悟到的道理就会统一于气体而使心不会受到负累。因为能够兼顾到事物的本体,所以才有一阴一阳之说,又说阴阳不测之说,又说一开一合之说,又说通达昼夜之说。这些言语能够得到推广所以才被称为天道,认为阴阳之气的运行难以预测所以才说它很神妙,因为万物都能够生生不息,所以能够形成自然宇宙的变化规律,所以将它又称作易,其实都是一种物体的表现形式,指代的事情各有不同的名称吧。

【原文】:

大率天之为德,虚而善应,其应非思虑聪明可求,故谓之神,老氏况诸谷以此。

【译文】:

大概天之所以被称为有德,是因为它虚无但是善于应验,它的应验并不是因为人们的思虑聪明可以虔诚求到的,所以才被称为变化的神妙,老子用谷海来比喻这种神妙之处。

 

【原文】:

太虚者,气之体。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其散无数,故神之应也无数。虽无穷,其实湛然;虽无数,其实一而已。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形聚为物,形溃反原,反原者其游魂为变与!所谓变者,对聚散存亡为文,非如萤雀之化,指前后身而为说也。

【译文】:

太虚是气的本体。气有阴阳之分,有屈有伸相互感应没有穷尽,所以它的神妙变化也是没有穷尽的;它散开在太虚中不能穷尽其数,所以说它的神妙感应也是不可计数的。虽然没有穷尽,但是它是了然能够感知到的,虽然无数,但是它只是一种气体的构成而已。阴阳两气,分散开来就会变化无穷,人们都不知道它是由一种气体构成的;它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混沌的,人们也不能发现它的差别之处。形体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万物,形体如果分散开来就会回归到原本的状态,返回本初状态的是由于它的游魂所发生变化的缘故,所谓游魂的变化,也是针对气体的聚散和存亡来写出来的文字,并不是有实体生命的萤雀之间的那种化生之变,这是指前后身体的不同变化而变通讲说的。

【原文】:

益物必诚,如天之生物,日进日息;自益必诚,如川之方至,日增日得。施之妄,学之不勤,欲自益且益人,难矣哉!《易》曰“益长裕而不设”,信夫!

【译文】:

能够利益到自然万物,那么心一定是非常真诚的,就好像天上物体,它们每天循环往复的运行而从来不会停止一样;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一定会达到真诚的境界,就好像山川的建设,只要每天增长土壤它就每天都会得到增长。如果在施予别人爱心时总是不能如期做到,加上自己学业又不精勤,那么想要自己获得利益,又要利益别人的,这是非常困难做到的。易经说长久的增长德行而不停止,大家要相信。

【原文】:

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忠信进德,惟尚友而急贤,欲胜己者亲,无如改过之不吝。

【译文】:

想要修养自己,一定要使自己变得思想厚重然后才能独立的钻研学问,思想厚重了就能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德行就会增长但是不坚固。忠信的培养自己深厚的德行,只有崇尚品德高尚的朋友和能够遇到社会贤达之人,想要亲近在学业上超过自己的人,不如认真踏实的改正自己身上存在不足之处。

【原文】: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于声,谬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或者以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译文】:

戏弄别人的言论是出于思考以后说的,戏弄别人的动作是经过谋划之后做出的。发出的声音表现在行动上,还说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这样做,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想要人不怀疑自己,这是不可能的。有的人无意中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这都是因为没有动用真诚心的缘故,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使自己陷入迷途而不能自拔,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醒悟,就是自己欺骗自己;想让别人也能跟着自己这样做,这是欺骗别人;有的人很不诚实,把自己有意识说的错话和做得错事,硬说是自己无意识而说的,这是不明白自己要警戒自己出现的毛病,查找错误根源又找不到出现问题的地方,这是助长自己的傲慢情绪,导致一错再错,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这个问题更严重啊。

好文推荐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叁两篇第二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天道篇第三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神化篇第四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动物篇第五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大心篇第七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中正篇第八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至当篇第九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作者篇第十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三十篇第十一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有德篇第十二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有司篇第十三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大易篇第十四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乐器篇第十五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王禘篇第十六

▶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微信):mxzmdsh1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礼论》原文与译文(二百三十四)
《周易·系辞传》释义
道德经(四、五、六、七章)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荀子》全文及翻译(正名、性恶)
正蒙,太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