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传事件——齐灭纪之始末

人物关系图

周夷王三年

〇时间:前882年,周夷王三年

〇事件:纪侯谮于周夷王,齐哀公被烹杀

1、《史记·齐太公世家》: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2、《竹书纪年》:(周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鲁隐公元年

〇时间:前722年,齐僖公九年

1、《春秋左传》:八月,纪人伐夷。(〇纪,国名,姜姓。〇夷,国名,妘姓。)

鲁隐公二年

〇时间:前721年,齐僖公十年

〇事件:纪鲁联姻

1、《春秋经》: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〇伯姬,鲁惠公之女、鲁隐公及鲁桓公姐妹,纪侯夫人。)

2、《春秋左传》: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〇纪裂繻,纪国卿大夫,名裂繻,字子帛。)

〇事件:纪与莒和解

1、《春秋经》:纪子帛、莒子盟于密。(〇纪子帛,裂繻字也。莒鲁有怨,纪侯既昏于鲁,使大夫盟莒以和解之。〇密,莒邑。)

2、《春秋左传》: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鲁隐公三年

〇时间:前720年,齐僖公十一年、郑庄公二十四年

〇事件:齐、郑结盟

1、《春秋经》: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〇石门,齐地。)

2、《春秋左传》: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

鲁隐公七年

〇时间:前716年,齐僖公十五年

1、《春秋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〇古时诸侯之女出嫁,以侄娣作为媵妾陪嫁;媵的地位仅次于夫人。叔姬,鲁惠公之女、伯姬之娣。五年前叔姬不与伯姬同行,可能当时尚未年满,故成年后再前往。庄四年归鲁,庄十二年归于酅,庄二十九年卒。)

2、《春秋经》:(夏)齐侯使其弟年来聘。(〇年,即夷仲年,齐僖公同母弟。)

3、《春秋左传》: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鲁隐公八年

〇时间:前715年,齐僖公十六年、郑庄公二十九年

〇事件:纪国调解决鲁关系

1、《春秋经》: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〇浮来,纪邑)

2、《春秋左传》: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〇事件:郑鲁易田

1、《春秋经》:三月,郑伯使宛(〇宛,郑大夫)来归祊bēng(〇祊,郑国祭祀泰山之邑。邑内有郑国宗庙——郑桓公庙,距鲁近而距郑远。)庚寅,我入祊。(鲁国虽入祊,但未肯受而有之,桓元年“卒易祊田”。)

2、《春秋左传》: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〇许田,周成王营建成周,有迁都之志,故赐周公旦许田。许田在成周附近,作为鲁国朝见周王时的朝宿之邑。邑内立有周公别庙,距郑近而距鲁远。)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鲁桓公三年

〇时间:前709年,齐僖公二十二年

〇事件:齐鲁联姻

1、《春秋经》: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〇嬴,鲁地)。(七月)公子翚(〇公子翚,即羽父,鲁大夫。)如齐逆女(〇鲁桓公娶文姜,文姜为齐僖公之女。)

2、《春秋左传》:会于嬴,成昏于齐也。

鲁桓公五年

〇时间:前707年,齐僖公二十四年、郑庄公三十七年

〇事件:齐郑欲伐纪

〇其他:繻葛之战(郑国vs周王室、卫、陈、蔡),射王中肩——从此周王室地位日益下降

1、《春秋经》:夏,齐侯、郑伯如纪。(〇按常例,他国之间相互朝见,春秋不书。齐、郑二国以大国来朝小国纪国,别有用心,而纪、鲁为婚姻之国,故纪惧伐来告,《春秋》书之。)

2、《春秋左传》: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鲁桓公六年

〇时间:前706年,齐僖公二十五年

〇事件:鲁庄公出生

1、《春秋经》:九月丁卯,子同生。(〇同,鲁庄公,文姜之子。)

2、《春秋左传》: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〇事件:鲁国拒绝纪国之请王命

1、《春秋经》: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冬,纪侯来朝。

2、《春秋左传》:夏,会于成,纪来谘谋齐难也。……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鲁桓公八年

〇时间:前704年,周桓王十六年、齐僖公二十七年

〇事件:纪国与周王室联姻

1、《春秋经》:(冬十月)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〇祭公,周王室卿士。)

2、《春秋左传》:(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

鲁桓公九年

〇时间:前703年,周桓王十七年、齐僖公二十八年

〇事件:纪季姜归于京师

1、《春秋经》: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〇京师,指洛邑,当时周王室的都城。)

2、《春秋左传》: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

鲁桓公十三年

〇时间:前699年,周桓王二十一年、齐僖公三十二年、郑厉公二年、卫惠公元年、宋庄公十一年

〇事件:齐、鲁、郑战争

1、《春秋经》: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2、《春秋左传》: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

鲁桓公十七年

〇时间:前695年,周庄王二年、齐襄公三年、郑昭公二年、卫黔牟二年、宋庄公十五年

〇事件:鲁国调节齐、纪关系

1、《春秋经》:十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〇黄,齐地。)

2、《春秋左传》:十七年春,盟于黄,平齐、纪(〇齐欲灭纪,桓十三年纪从鲁、郑等国伐齐,齐败,故鲁试图居中调和齐、纪关系。),且谋卫故也。(〇桓十六年,卫立公子黔牟,卫惠公奔齐。齐国欲纳卫惠公。)

鲁桓公十八年

〇时间:前694年,周庄王三年、齐襄公四年、郑厉公七年、郑子亹元年、卫黔牟三年、宋庄公十六年

〇事件:齐襄公杀鲁桓公

〇其他:周王室内乱、齐襄公杀郑君子亹

1、《春秋经》: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2、《春秋左传》: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〇公子彭生,齐大夫。)

鲁庄公元年

〇时间:前693年,齐襄公五年

〇事件:齐国与周王室联姻

1、《春秋经》:夏,单伯送王姬。……(十月)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〇单伯、荣叔,周王室卿士。)

〇事件:齐国迁纪国三邑之民

2、《春秋经》:(十月)齐师迁纪郱píng、鄑jìn、郚(〇郱、鄑、郚本为纪国之邑,齐欲灭纪,故强迁郱、鄑、郚三邑之民,而夺其地。)

鲁庄公三年

〇时间:前691年,齐襄公七年、郑厉公十年、郑子仪三年

〇事件:纪国一分为二

1、《春秋经》:秋,纪季(纪侯之弟)以酅(xī,纪邑)入于齐。(〇齐欲灭纪,纪侯不能降齐,故纪季以酅入于齐为附庸,使纪国先祀不废,社稷有奉,故春秋书其排行“季”以嘉许。)冬,公次于滑(〇郑地)

2、《春秋左传》: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〇判,分。纪国从此一分为二。)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当时郑厉公在栎,虎视眈眈,欲谋入郑以复位,郑子仪自顾不暇,不能与大国齐国为敌。)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鲁庄公四年

〇时间:前690年,齐襄公八年

〇事件:纪侯大去其国(齐灭纪)

1、《春秋经》:三月,纪伯姬卒。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〇纪哀侯)大去其国(〇去而不返)。六月,齐侯葬纪伯姬。(〇纪侯大去其国,而纪又入于齐为附庸,故由齐侯安葬纪伯姬,且告于鲁,鲁大夫往会葬,故《春秋》书之。)

2、《春秋左传》: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3、《春秋公羊传》:纪侯大去其国。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襄公?复雕也。何雄尔?远祖也。哀公亨乎周,纪侯潜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称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雄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雄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〇《公羊传》认为齐襄公灭纪是为复九世之仇。)

鲁庄公十二年

〇时间:前681年,齐桓公四年

〇事件:纪叔姬归于酅

1、《春秋经》:十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鲁成公二年

〇时间:前663年,齐桓公二十一年

〇事件:纪叔姬去世

1、《春秋经》: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鲁成公二年

〇时间:前589年,齐顷公十年

1、《春秋左传》: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yǎn、玉磬与地。

(主要依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相关链接:

【春秋女子】纪季姜

【春秋女子】齐王姬、连氏

【春秋女子】文姜

【春秋女子】纪伯姬、纪叔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一百六十三卷
桑中之喜
第一百三十一篇14岁立君15岁生子晋悼公鲁襄公为什么正青年一命呜呼17岁出嫁19岁丧夫御叔夫襄老
春秋公羊传译注(上册)7
醉读《春秋左传》016 鲁隐公二年冬 郑人伐卫
桓公十五年---人尽可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