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奇峰:沉默,是对父母最大的报复

UM心理咨询能力训练中心 



提问:成年子女和父母没话说,有哪些可能的解释?
         
我们还是把这 4 个轮子先刷一遍。

第一,你可能赋予了成年子女跟父母说话以某种性的意义,这个性的意义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就是口欲期的性,既然我现在不需要吃吃妈妈的奶,我如果再在他们面前说话,好像又在吃奶,长大了不好意思。         
         
还有一个跟成年的性有关系,因为在潜意识层面跟父母没分化,越是在表面上跟爸爸妈妈保持太僵硬的距离,太生硬的关系边界,就越认为潜意识里面跟他们没分化,所以不能够跟他们说话,因为潜意识还搅在一起,如果一说话,那就融在一起了,所以最好是不要跟他们说太多。
         
敞开说一下,这可能也跟文化有关系。         
         
我觉得有可能在基督教文化里面,父母跟孩子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更加分化一些,所以他们可以在一起谈笑风生,孙子可以直接叫爷爷名字,父母跟孩子之间可以随意地说我爱你,每天都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乱伦之类的。

但是在中国,如果让我对我妈妈说我爱你的话,我真的是说不出来,我虽然非常清楚地知道我的确是非常爱她,但是这话肯定是说不出来的,这表示我们的关系有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而不能够在意识层面表达得太亲密,比如有太多话要说,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跟攻击性是有关系的。

我怀疑有这种情况,早年的时候,父母亲对孩子只要一说话,就是教训,没好气,“你怎么这样子?”子女成年之后,实际上想以这种方式来报复,比如告诉他们“你这个东西要放好”,“你怎么有这么不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如果这样做,又会使现实层面的关系变得糟糕,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大家都不说。

作为子女会想,你们虽然以前对我说了很多我不愿意听的话,但是现在我也不报复你们,我就保持沉默,当然,有可能沉默就是最大的报复

第三个跟关系的模型有关。

我把它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表面上不说话,内心里实际有千言万语。

这跟夫妻之间冷战是一样的,冷战的时候,两个人在同一个房间里面都互相都不理,但是实际上对方在干什么,敏感度是平常的 10 倍不止。         
         
第四个解释跟自恋有关。

有可能父母跟孩子有自恋性融合,或者是乱伦级别的融合,所以大家都觉得我们既然是融为一体的话,说不说大家都懂,所以不太用说太多,特别是与情感关系的,与爱恨情仇有关系的事情,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一个模式在这个地方,所以不用多说。

最多是可以说说今天晚上吃什么菜,现在几点钟了,明天谁送孩子上学……这种面对现实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精确的回答的事情,而那些情感层面的因为融合在一起不说也罢。


      

提问:为什么孩子考了第一名就攻击了全班同学?孩子考了最后一名就接受了全班同学的攻击?
         
这个问题本身不太好回答,我们体会一下好不好?
         
假如一个班有 50 个学生,有一个学生他永远都是第一名,而且每一次不管题目出得多难,他都是 100 分,而我作为他的同学,我自己也认为自己成绩不错,如果硬要排名,我都是第二名或第三名。
         
你可以体会一下,每次在考试之后看到成绩的时候,我会有什么感觉?我就会觉得这个人又把我揍了一顿。         
         
我作为第二名都觉得他每次都比我考得好,我是被他揍了的感觉,那么第 40 名,第 50 名的那些人肯定会也会有这种感觉。
         
这里我马上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你是那个第 40 名的话,有可能按照社会道德标准,一个人可以用法律允许范围里面的方式来攻击他人,比如成绩比别人好,或者比别人更有钱等这些都是允许的,所以你觉得他没有攻击你;但是他如果直接把你揍一顿,这是法律未允许的,所以你会对法律允许的被他人攻击的那种攻击会不敏感,所以你才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就攻击了我呢?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体会的话,真的会觉得有被攻击的感觉,这是非常象征化的和被允许的攻击。         
         
搞精神分析的人,会对攻击有一点过度的敏感,比如我碰到一个超级有钱的人,这已经算攻击我了,但是我也认了,其实也不敏感的,反正比我有钱的人太多了,有点麻木了。但是我在跟他谈话的时候发现,他每个星期都平均要读两本书的时候,我的麻木就被激活了,你比我有钱都算了,我搞的不是一个让人觉得会很发财的行业,但是如果我自认为是 读了几本书的人,但是在这方面你也比我厉害,让我被攻击的感觉就变得非常非常明显。
         
我相信这个问题,你体会一下,应该是能够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
         
很多人觉得我不会被影响,其实有这种感觉的前提是,可能认为我已经到了不是人的级别,但只要是一个活人,肯定是会有影响的,这也涉及到一个分析师应该是一个什么状态?

分析师不应该是成为过分地超越现实生活的状态,就是不在乎钱,不在乎油涨不涨价,不在乎周围人的评价等等。
         
不是这样子的,咨询师也需要对世俗生活保持敏感,要俗一点,否则的话,我们就永远都不会理解我们的来访者他们生活在什么状态中间。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咨询师如果处在“何不食肉糜”这样的一个状态中,他就没办法理解活在现实生活中间的人,他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抑郁前,多半出现过这4个问题
我们该怎样向长大成人的孩子表达爱?
家庭的不良成长环境导致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弘文悦读书苑早安分享】: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潜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成年生活中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深深令行为者本身都迷惑不解。这样的话越多,
成年子女如何与父母保持独立又亲密的关系?
我和妈妈——献给所有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