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阿湃:对自己的绘画总觉得不满意

画家郑阿湃觉得自己从记事起就喜欢画画了,后来又觉得其实是他父亲喜欢画画而让自己“被喜欢”上画画,因为他的父亲与著名画家林丰俗是发小,他们一起学过画画,但他的父亲没考上美院,于是就有意识让孩子学画画。郑阿湃说如果不是他父亲鼓励画画,也许就从商了,人生历程又是另一番模样。不过,有了他父亲与林丰俗老师的这层关系,郑阿湃学画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前林丰俗老师每年回乡探亲都住在郑阿湃家,他父亲是牙科医生比较忙,林丰俗老师在他家没事就教郑阿湃画画,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写着“阿湃看看”、“阿湃学学”的示范画作。后来林丰俗老师还带他去了方楚雄老师家,当时方老师教他画画还送了他一张画,所以他很早就拥有了方楚雄老师的画。有了这缘份,郑阿湃读美院时就跟着方楚雄老师学画,跟了很长的时间。有了系统的学习,不仅基础扎实了,还懂得什么是好画,什么是不好,有了标准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正是这种机缘使然,郑阿湃跟着广东两大花鸟画大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也因为与林丰俗老师的关系,郑阿湃很早就认识了林墉老师,而且走得很近,特别是林墉老师在从化温泉养病的那段时间,郑阿湃当时在那里工作,于是几乎天天在一起,但与林墉老师一起的时倒是很少聊画画,更多的是聊人生,聊怎么做人……。郑阿湃说他很感恩林老师,因为一路走来,人生许多大事都有林墉老师的帮忙,当年大学毕业赶上“八九”之后,安置政策是“那里来,那里去”,但他不愿回老家,于是在林墉老师的推荐下去了从化“广东温泉宾馆”工作,一去就呆了十二年;以及后来为他太太调动工作,还有他买房子、他办画展出画册……等等,都有着林墉老师方方面面的帮助。

为了能让女儿在广州市区上学,妻子调到市区工作,郑阿湃又回到广州美术学院读书,读了两年硕士同等学历班。毕业时刚好赶上广州画院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画家,于是他马上报考并考上了,当时国画成绩最高的是郑阿湃,油画成绩最高的是刘晟。进入广州画院工作后,郑阿湃最大的感受是以前在温泉宾馆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场地画大画,现在终于可以有大创作了,而且创作上更多的考虑到各种参赛参展和历史题材、主流题材等因素,开始画了一些跟政治有关的主题性创作了,也开始把人物山水都画起来了,甚至走进部队去写生。

而从小画写意画的郑阿湃,在人们的印象中却是一位工笔画家,这是为什么呢?郑阿湃说这其中既因读广州美院之后,当时班主任是工笔大家苏百钧,还有老师万小宁也是工笔名家,受他们影响开始研习工笔画;也因读研究生时跟着方楚雄老师学习的虽是兼工带写,但还是偏工笔的;而且他自己也很喜欢工细的宋画,记得当时出了一套两册的《宋人画册》定价达500元,在那年代对一个学生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也毫不犹豫的买了,很舍得。但实际上并没亏,因为他很喜欢这画册,也不断临摹,而且临完的画还可以拿出去卖钱,记得扇面画最好卖,临宋画小品可卖50元一幅,卖画的收入竟可以帮补了他读书,工笔画也从而磨练起来了;加上前几年的参展评画入选多倾工笔的风气,郑阿湃入选的往往是工笔画,于是人们对他便有了“工笔画家”的印象。

郑阿湃虽然平时画了不少写意画,但总觉得画写意比工笔难,写意画几笔水墨就要表达到位,太难了。于是这几年他画写生的更多,参加学术展出也以写生画居多,去年四尺三开可以留下的写生画就近三百张,几乎平均每天画了一张写生画。他说画画是手头工夫,光说不练是不对的,画画上很多问题,就是在手头磨练中解决的,水平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写生也是换个地方换个环境继续干活。于是从写意到工笔到写生,郑阿湃就这样画个不停,但他却总觉得没有一样是他擅长的,每次创作,到最后他都不够满意,特别是在展厅展出来时,虽然别人在赞美,他却总觉得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为何如此?他想起了从小到大,他父亲总是强调他要“多读点书”,每每都是象导师一样,搬来一堆书,命令他每年必须看完多少册,于是书越读越觉得自己不足,越读越觉得对自己的画不满意。

尽管写意、工笔与写生是郑阿湃的主要创作形式,但郑阿湃认为工笔绝对不是写意的基础,很多工笔好的画家写意画却一塌糊涂,整个工笔与写意不是一条路的;工笔画多了,写意会放不开,反而写意对工笔会有帮助,比如构图的灵活性和意蕴贯穿其中;他认为写意比工笔难,只要有基础,工笔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但写意画的创作与心情及个人的性格有关,更多的是意境与内涵的表现;至于写生,直接锻炼的是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写生应带着问题为解决问题去写生,写生采用什么手法是随机的,是当时的感觉认为所必要的手法,大自然千百年来花还是那样的花,草还是那样的草,但画家不是走进大自然去照搬,而是通过手法与画面的处理,去解决创作的问题,去表现作者的思考与形成作者的面貌与风格。

郑阿湃认为一个人的风格是自然形成的,不应把表现手法当风格,个人面貌应顺其自然;当然,有的人一下子就有了风格,而他却却依然有着林丰俗、方楚雄等老师的影子;还有,陈永锵老师也影响了他,在一次“师带徒”的联展上,他跟了陈永锵老师,从此陈永锵老师给他讲了很多画画的道理与画面处理的手法,陈老师创作的思路广、点子多,带着郑阿湃办展览,这些对郑阿湃的面貌变化也产生着影响;但要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郑阿湃认为自已还要不断涉猎不断提炼,然后再舍弃很多的东西。

作为专业画家,画院的平台对郑阿湃有很大的促进, 在这里迫着他一心一意地去考虑画画,在这里看的东西和其他行业不一样,接触的审美要求也不一样,尽管他从小就接触到那么多的艺术名家;比如花鸟画,进画院前他觉得有点小情趣、有意境就够了,进画院后则思路产生了变化,更多地与思想与历史与更宏观的思考挂钩起来;但条件越好,对郑阿湃来说却是压力越大,那怕是国家与政府提供的条件,他认为画得不好就不配拥有这一切。郑阿湃说其画画心情的好坏是一半一半的,本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按理说是愉快的,但当把喜欢的事放在工作上时,无形中就有了压力,爱好没弄好问题不大,工作没做好就说不过去了。

郑阿湃想做的事有很多很多,很多想画的画、想表现的画面仍停留在脑海里,有的想了十几年仍没动笔,因为还没想好。他说画画也是很讨厌的,天天变化天天进步不可能,但天天重复就会心生厌烦;而具体怎么变、变成什么样的则说不准,别人的那几笔很好,也许自己都能做得到,但却不是自已的,而自已的又似乎不够自信,老觉得未画好;那么,怎样才能画得好呢?郑阿湃认为要画好已不是手法的问题,而是个人综合修养的问题,但偏偏修养又是无止境的,所以他永远都在不满足又在进取中。

也许正是这种内生的自我加压自我否定与自我要求,郑阿湃在艺术上才会不断耕耘、不断变化、不断进步;郑阿湃是进取的,是勤奋的,他的不满意只是他自己的不满意,或许对他人而言,所看到的却已是一位不断提升、日渐丰满而且富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家。


郑阿湃

1966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

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现任广州画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水墨工笔花鸟画,他为自己设计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创作之路
没骨新风韵-----著名国画家刘晓东写生作品赏析
宋代时期院体画和文人画
祁恩进——谈山水画的工笔与写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