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

一、汉赋的涵义和形成

二、汉代骚体赋及其流变

三、枚乘与司马相如

四、东汉辞赋与张衡

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汉赋的涵义和形成

(一)汉赋的涵义

汉赋是兴盛于汉代的,以体物为内容偏重,以铺排夸饰为其艺术特点的便于吟诵的散文文体。

1、关于“体物为主”

体物,即描摹景观和器物。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洞箫赋》《屏风赋》《柳赋》

《笙赋》《扇赋》《灯赋》

2、关于吟诵

吟诵也就是带着特别声调的朗诵。

这恰恰显示了汉代文学过渡性的特点。汉赋已经是较为纯粹的书面文学样式,但仍追求声韵的和谐、语句的整齐,以求诵读时的朗朗上口。

3、关于汉赋这种文体的名称由来

一种认为取于诗六义中的第二义,风赋比兴雅颂,赋,即“铺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另一种认为赋之成为一种文体的名称,取义于诵读。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 “不歌而诵谓之赋”。

还有第三种综合意见,认为赋作为文体之名,兼取铺陈与诵读二义。

一、汉赋的涵义和形成

(一)汉赋的涵义 (二)汉赋的来源

“诗源说” 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

“辞源说” 《离骚序》又说《离骚》“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战国诸子说” 刘师培“诗赋之学,亦出于行人之官”

(二)汉赋的来源

汉赋即是在《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带有综合性质的文学样式。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刘勰

赋的产生与楚地创作有更为直接的关系。

就现有资料来看,赋最早出现于战国末期楚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提到“屈原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选》所收宋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就都是以赋名篇的作品。

《登徒子好色赋》已经具有散体赋的结构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赋篇》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横;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

箴(针) 礼、知、云、蚕、针

汉代最早的赋作大多都是骚体赋,贾谊的《吊屈原赋》更直接是一篇拟骚之作。

(三)赋体兴盛于汉代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汉最高统治者多楚人,好楚歌,好楚辞。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壮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戚夫人歌

根本原因还是汉代大一统的局面,开疆拓土的气势,需要这种铺排夸饰的文体加以表现,所谓“润色鸿业”。特别是汉武帝时代,达到了兴盛的顶峰。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朽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汉武帝一改前代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稳健作风,开始横越四海的伟业,在北方击退了为患多年的匈奴,东方平定了朝鲜,南方安抚了南越

辽阔的疆域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拓宽了心胸。此时人们的审美追求是向外的,是占有的,用司马相如的话来说,就是“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汉大赋正是因此而盛极一时

另外从文人来看,纵横家退而为赋也是原因之一

大一统的汉代已经不需要游说,文人便转而为赋,以侍从王侯。作为文学侍从,有着以文章来炫耀才学的需要。

(四)汉赋发展的分期

汉初60年是骚体赋的时代;

西汉武帝至东汉中叶,是散体大赋兴盛到渐衰的时代;

东汉中后期是汉赋走向抒情小赋的时代。

二、汉代骚体赋及其流变

目前学界对什么是骚体赋有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骚体赋是指句式酷似楚辞而以赋名篇的作品,亦有学者认为本于《诗》,《骚》而以抒情写志为主的,可说是骚体赋;

(一)贾谊之赋 簴 古代悬挂钟罄的纵柱为簴

贾谊赋今存5篇。

《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残赋《簴赋》,还有刘向编《楚辞》中收入《惜誓》, 但东汉王逸《楚辞》注认为 “疑不能明”

《吊屈原赋》

第一段 吊屈原的缘起

第二段 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愤慨和悼惜

第三段 是讯辞,旨在说明屈原悲剧的原因

这是一篇骚体赋.

在形式上,它有'讯'辞,通篇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在手法上,它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有的还是屈,宋反复用过的, 体现了由辞而赋的过渡痕迹。

《鵩鸟赋》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天命,故止也。

这是一篇用骚体写成的哲理赋. 以赋明理,为贾谊所首创。

形式上的不同

◆本赋用问答结构全篇,吊赋则不是

◆本赋以四言为主,吊赋以四,六言为主

◆本赋中的一些比喻,如“水激则旱,矢激则远”等,只是加强议论的形象性,不象前赋是楚辞中“香草美人”式

但《鵩鸟赋》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楚辞的影响,如通篇在用“兮”,又如主客问答的形式,在《离骚》里就已经使用了。

(二)骚体赋之变体

淮南小山《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突)。丛薄深林兮人上栗。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招隐士》谓招回隐者,山中不可久留。

“依稀有《九歌》影象,而以雄奇出之。”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招隐士》已由贾谊的重在抒情开始转向重在体物,在这一点上实已与汉代散体大赋声息相通,标志着骚体赋的转变。

九体

以王褒的《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为代表的作品,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汉大赋“七体”互相辉映。

司马相如《长门赋》

两汉骚体中最具情境的一篇

抒情性是骚体赋的重要特征。

从作者主观来看,是因为屈原的身世使他的作品具备了一种悲壮怨愤的文化品格,并将这种文化品格延伸到了“骚体赋”中。

从体式方面来看,相对汉大赋,骚体参差错落的句式具有更大自由度和灵活性,特别是句中反复出现的”兮“,含有特别强烈的抒情咏叹意味,尤其适合表现那种凄楚缠绵的个人情绪。

赋这种文体其本质特征是以体物为主的。稍后于骚体赋形成的散体大赋,是赋体文学中最具代表的一类。但这种赋更侧重于对客观外物的平面铺陈,缺乏对人的内心的深入开掘,而骚体赋强烈的抒情性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与文体赋的描写性形成了互补,从而极大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法和领域。

三、枚乘与司马相如

(一)枚乘与《七发》

(二)司马相如与《天子游猎赋》

(三)汉散体大赋的文学特色

(一)枚乘与《七发》

真正标志汉赋体形成的是枚乘的《七发》。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其子枚皋亦是西汉赋家

1、枚乘的生平

(1)两次劝谏吴王

(2)为梁王文学侍从

(3)“安车蒲轮”入京

枚乘表现出了汉代前期文人的特点。尚有战国士人之风,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已意识到大一统的不可逆转。

2、枚乘的赋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枚乘赋有9篇,但现存只有3篇,即《七发》《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

《七发》

《七发》是枚乘虚构的一篇对话体文字。情节大致就是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视,用七事来启发太子,故名“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

太子曰:“仆愿闻之。”

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

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此校猎之至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诸大夫累耳。”然而有起色矣。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筹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七发》的主旨在于耽乐淫逸是致病根源,要言妙道才是解病良药,以此作为对王侯的讽谏。

刘勰:“盖七发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

但其重心部分,也是最出彩的部分,却是对前六事的铺排描写。

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胹,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ái)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浩霓,前后骆驿。颙(yóng)颙昂昂,椐(jū)椐强强,莘(shēn)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hōng)隐匈礚(kē),轧盘涌裔,原不可当。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对潮水所作的最生动的描写。 马积高《赋史》

《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这篇作品已经具备了典型汉赋的基本特征

设为问答;铺排夸饰;语汇丰富;曲终奏雅

所谓曲终奏雅就是前面六事都是铺垫,真正用意在最后一点

“七体”

(二)司马相如与《天子游猎赋》

1、司马相如生平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

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以訾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客游梁,作《子虚赋》

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琴挑,与卓文君结为伉俪。

葛洪《西京杂记》卷2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肤肌柔滑如脂。” 司马相如倾慕文君名色,便“以琴心挑之”,并作《凤求凰》。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夜亡奔相如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应武帝召,作《上林赋》,拜为郎。

杨得意 武帝狗监

“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

《长门赋》——武帝与陈阿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

《哀二世赋》、《大人赋》;“反缥缥有凌云之志”《汉书·扬雄传》

为孝文园令,所以又称“司马文园”

晚年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与卓氏婚,饶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白头吟 (佚名)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 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挂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我聊奈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别人摇扇我独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郎!

晚年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临终《上封禅书》

1、司马相如生平

他是第一位因赋而在朝廷得官的文人,有浓厚的文人气质。他是真正以文学著称的,这标志着到了汉代文学大家的出现。

2、司马相如作品

司马相如的赋作除《子虚》《上林》外,现存完整的还有《哀二世赋》《大人赋》《美人赋》《长门赋》,皆骚体赋。

《天子游猎赋》

《子虚》作于客游梁时,《上林》作于被武帝召进朝廷之时。但作者有意前后相衔,《上林》可视为《子虚》的续篇。而且,从文意看,似乎后来又经过统一修改,故可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又合称《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

楚使子虚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其石……其乐……其南……其西……其中……其北……

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瑊瓑玄厉,碝石碔砆。其乐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菖浦,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葳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茛蒹葭,东蘠雕胡。莲藕觚卢,菴闾轩于。……

于是乎乃使专诸之伦,手格此兽……

于是郑女曼姬……

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

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于是齐王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且齐东者钜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倜傥瑰玮,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卒,充物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离不能计。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

《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扬名发誉,而适足以贬君自损也。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

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受命矣。”

“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这两篇赋用了4千余字,以写天子游猎为中心,将山海河泽、宫殿苑囿、林木鸟兽、土地物产、音乐歌舞、服饰器物、骑射酒宴等等内容包罗在内,展现了社会昌盛、经济繁荣的汉武盛世。

整体设计来看,崇天子、抑诸侯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这是适应汉武帝强调一统的政治需要的产物。

就议论而言,是讽谏要尚德、节俭,不应过于奢华。这也是汉代文人作文需有功用价值的观念所导致的一种表现。

但正如后来扬雄在回答“赋可以讽乎”的问题时所说的,“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乎劝也。”人们据此称赋“劝百讽一”

只有这种铺张扬厉的大赋才能体现出那个时代蓬勃向上的生气,让人感受到叹为观止的大汉气象。

司马相如关于赋的见解: 纂

“其友人……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绩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 《西京杂记》

不怕去追求一种强烈地刺激着感官,使人心神摇荡之美正是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汉赋的一大成就。 李泽厚和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天子游猎赋》在内容和形式上,对汉赋而言,都已具备范式的意义。

(三)汉散体大赋的文学特色

(1)汉大赋是以客观再现的“体物”为主要倾向的文学样式

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设置对话场景和人物,大多为主客问答。内容则是对外在事物的讲述和描摹。

《七发》 楚太子与吴客 《子虚》《上林》 子虚、乌有、亡是公

《两都赋》 西都宾、东都主人 《二京赋》 凭虚公子、安处先生

另一种情况是直接进入对客体事物的描述。

王褒《洞箫赋》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2)汉大赋铺张扬厉,崇尚事无巨细地铺排描写,喜欢堆砌辞藻。

虽为叙事体,故事性并不强,主要是描写。而且是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全场景的描写(空间完整),或来龙去脉全过程的描写(时间完整),结构、场面都极其宏大。每描写一物,又极其细密周到,并把所能搜索到的词汇全部用上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先是讲它的高,它的广,它的形貌光辉,这是总写;

下面写到它的墙、它的门,然后是登阶造堂,环观其景;下面又写到北殿,殿中的旋室、洞房、西厢、东序,写到间数、房柱、房梁、柱上方木、顶上高窗、方井中的花卉、梁柱上的藻饰。写各种图案。出来之后,又写到外面大殿的道、轩、台、池、楼、阶、门、户、房。最后感叹“何宏丽之靡靡,咨用力之妙勤,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克成乎此勋。”

(3)汉大赋有意采用虚构形式进行创作,描写中富于想象和夸张。

《上林赋》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膠葛之寓,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总之,汉大赋这些特点,都表现为一种巨丽之美,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但也是昙花一现的,此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景观。

我们已不必要求非得有批判、讽谏之旨才是好作品,而应充分发现其中自觉不自觉所滋生的新的文学因素。

汉大赋的积极影响

第一,正因为有过这种如此专事摹物的文章,才使后来的诗篇增添了描写的成份,才使得自然景观美也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第二,汉大赋有意追求形式之美,这种着意对形式美的追求,对于文学走向独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汉赋是兴盛于汉代的,以体物为内容偏重,以铺排夸饰为其艺术特点的便于吟诵的散文文体。

扬雄之赋

请阅读教材中扬雄四赋,总结一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

四、东汉辞赋与张衡

(一)东汉赋体创作概况 (二)张衡及其赋作

(一)东汉赋体创作概况

(1)意旨的更新 黑暗现实与“党锢”高压

东汉外戚与宦官专权

皇帝

皇后

外戚

宦官

汉和帝(10岁)

窦太后(章帝妻)

窦宪(太后兄)

和帝与宦官郑众合谋诛宪

殇帝(3个月)

邓太后

(殇帝母)

邓隲(zhì)(太后兄)

太后死,宦官李闰、江京谮邓氏自杀

安帝(13岁)

少帝(8个月)

阎太后(安帝妻)

阎显(太后兄)

少帝死,宦官孙程等诛显,立顺帝

顺(11岁)冲(2岁)质(8岁)桓(15岁)

梁太后(顺帝妻)

梁商(太后父)

梁冀(太后兄)

质帝为梁冀所杀,桓帝与宦者单超等诛梁氏

灵(13岁)

窦太后(桓帝妻)

窦武(后父)

窦武被宦官曹节、王甫等所杀

弘农王(17岁)

何太后(灵帝妻)

何进(后兄)

何进为宦者张让、段珪等所杀

献(9岁)

伏皇后

伏完(后父)

“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

桓帝、灵帝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士大夫,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诬其“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逮捕“党人”,后赦其终身禁锢,不得做官。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人被残酷镇压。

(一)东汉赋体创作概况

(1)意旨的更新

黑暗现实与“党锢”高压

赋的讽谏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会招来灾祸

他们一方面对以赋讽谏小心为之,另一方面又急切需要赋这一文体来抒写内心不平和愤懑。

抒情小赋成为重要载体

(2)艺术的嬗变

首先是赋体创作风格的嬗变

西汉 汪洋恣肆豪放昂扬→东汉 深邃冷峻平正典雅

其次是赋体创作语言的嬗变.

西汉 散句为主,偶句为辅→东汉: 以骈俪对偶为主,散句为辅

(3)题材的延展

东汉文士大都失去了文学侍从的地位和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机遇,社会的衰退,时局的动荡以及自身的遭际等诸多因素,使他们不得不以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社会与人生。

西汉:对帝王宫廷苑囿生活的描绘→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成为东汉赋家关注的焦点.

A、京都赋的崛起 B、抒情赋的兴盛

A、京都赋的崛起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而不回长安,成为当时全社会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成为赋家长期讨论的热门话题.

杜笃《论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京都赋将赋题材转向了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这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B、抒情赋的兴盛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述行赋:记叙旅途见闻来抒写感慨

治世之作 班昭《东征赋》洛阳陈留

衰世之作 刘歆《遂初赋》三晋旧地 蔡邕《述行赋》陈留洛阳

乱世之作 班彪《北征赋》周秦旧地

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

(二)张衡及其赋作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人

张衡生活在东汉帝国由盛转衰之时,官僚贵族尚奢侈,宦官专政,政治黑暗。

少善著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和帝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常耽好《玄经》”

著《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早欧洲1300多年

“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

“指南车”“候风仪” 科圣

衡“善术学”,安帝“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应间》

顺帝永和初年(136),张衡出任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谋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张衡是当时六大名画家之一

张衡是个多产多能的文学家。汉代所有各类文学样式他基本都有所尝试,且都有所成就。

《二京赋》《归田赋》《髑髅赋》等

《同声歌》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四愁诗》是文学史上今见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张衡作《应间》仿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

作《七辩》仿枚乘《七发》。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我的失恋 ——拟古的新打油诗 鲁迅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他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增我百碟巾,回他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他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爱人赠我双燕图,回他什么:冰糖葫芦。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1956年,郭沫若为张衡题碑文:“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二京赋》:《东京赋》和《西京赋》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之口写西京长安统治者繁荣富贵、穷奢极侈的生活景象,刺其图享乐而无远虑。

《东京赋》假托安处先生之口写东京洛阳统治者崇德重礼的巨大成就,诵其奢未侈而俭不陋。

《二京赋》虽为模拟,但力求“出于其上”,所以“逐句琢磨,逐节锻炼”,力求面面俱到,共计7696字,成为京都赋“长篇之极轨”

归田赋

作于出任河间相期间。

作品想象着田园的宁静优美,恬淡自适,表达了终老林下、以经籍自娱、远离尘世污浊的憧憬。

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平浅清新;颇多骈偶成分

改变了汉大赋以宏篇巨制铺叙、主客问答结构、冷字僻词嵌文的惯例,让人耳目一新

《归田赋》被认为是东汉赋风转折中的第一篇抒情小赋,清丽可喜,写出近乎诗的意境。

抒情小赋兴起,也就预示着汉大赋的终结。因为尽管它还是赋的形式,但就其性质而言,已经更接近诗了。赋的独特之处、其区别于其他文体而得以立足或有一席之地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体物。失去了这一点,赋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赋终究是存在过了。此后,抒情文字不会再像《诗经》那样只有对景物的点染,而有了对景色十分细腻的刻画。

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赋的产生和发展
汉代赋体文学
中华文学-3-汉赋经典
◆两汉辞赋
第一章 论说散文及辞赋
第二讲汉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