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俗释义《道德经》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注:此处的“圣”是指像诸子百家一样的人物,并不是《道德经》里面所说的圣人。

【译文】杜绝圣贤和才智之士,能给百姓带来很多好处;抛弃所谓的“仁义”,百姓就会回复到孝慈的本性;杜绝机巧和利益,就不会再有盗贼。“圣智、仁义、巧利”用这三者来文教天下是有不足之处的。

所以要让百姓的思想另有所归属。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抛弃所谓的学问,就没有忧患了。

【释义】这一章紧接上一章。上一章中说了“仁义、智慧”能带来好处,同时也能带来坏处。所以这一章,让人抛却“仁义、智慧、机巧、利益”,因为这些东西对于“道”来说都是多余的,这些东西都是“大道”废弃之后的产物。所以要想合于“道”就要抛弃这些东西,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里和佛家的思想有点类似。

所谓的抛却“仁义、智慧”,并不是真的让人都做傻子,而是让人都要有大智慧,都能回归“道”的本性,也就是“大智若愚”,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巧智。比如儒家所讲的“仁义、忠孝”,确实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同时也能害人。像明末、晚清时期,统治者不断的剥削、压榨百姓,百姓苦不堪言,有些人就会奋起反抗。而有的大臣为了所谓的为国尽“忠”,帮助朝廷用武力镇压起义者,却不从源头解决问题。这难道不是帮助统治者压迫百姓吗?这真的算是“忠孝”吗?这也正是前一章所说的“智慧出,有大伪”。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用这种所谓的“智慧”来统治百姓。

“巧”和“利”就更好理解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几乎到处充满了“巧”和“利”。做什么事都用机巧和利益来衡量。没有利益的事不做,为了利益想出各种机巧之法。比如做工程时偷工减料、食品药品掺假、囤货使货物涨价、巧设名目欺骗消费者、垄断行业抬高价格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巧”、“利”带来的后果。

所以老子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用这三样东西来治理天下是不行的。要让百姓心有所属,也就是要让百姓心中有信仰,保持淳朴、抛却外在的东西才能让天下安定、没有忧患。

【延伸】这一章和第三章的“使民无知无欲”、第十二章的“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一样。主要是说统治者应该让百姓返璞归真,保持淳朴,不要让任何东西去激发百姓的欲望、贪念。其实其他章节中也有类似的意思,只不过表达的没有那么明显。甚至可以说整本《道德经》反复强调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或者可以说“一法通万法通”,所有的道理到达终点以后都是相通的。

以上完全是个人愚见,对与不对请各位看官自己去思索、验证。喷与不喷,各位请随意!

【附】《庄子》天地篇

【译文】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变了脸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说:“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种菜的老人说:“你不就是那具有广博学识并处处仿效圣人,夸诞矜持盖过众人,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卖弄名声的人吗?你要抛弃你的精神和志气,废置你的身形体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于修养和调理,哪里还有闲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

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道:“先前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人罢了,不知道还会有刚才碰上的那样的人。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到,办事要寻求可行,功业要寻求成就。用的力气要少,获得的功效要多,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竟然不是这样。持守不道的人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的人身形才完整,身形完整的人精神才健全。精神健全方才是圣人之道。这样的人他们寄托形骸于世间跟万民生活在一起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到哪里,内心世界深不可测德行淳厚而又完备啊!功利机巧必定不会放在他们那种人的心上。像那样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即使让天下人都称誉他,称誉的言词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顾;即使让天下人都非议他,非议使其名声丧失,他也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

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孔子说:“那是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他们了解自古不移浑沌无别的道理,不懂得需要顺乎时势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善于自我修养调理精神,却不善于治理外部世界。那明澈白静到如此素洁,清虚无为回返原始的朴质,体悟真性持守精神,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么会不感到惊异呢?况且浑沌氏的主张和修养方法,我和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什么绑架了你我不得自在?——看《道德经》十九章怎么说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卷二 外篇 天地
老子《道德经》简明释义(下篇3.1—3.3)
君、贤、圣,“五仪”之三,对照自查,你属于哪种人?
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