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找了六首诗,研究了一下诗词的“生产工艺”

在人类的各项活动中,任何过程,都是在为结果服务的,有时候,材料和工艺过程决定着终端产品的质量。

诗词创作的过程,也不例外,这一过程,是为了优秀作品的产生而进行的,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创作性脑力劳动。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知识积累,阅历深浅,感情的丰枯博寡,对字义的认知和运用程度,以及对诗词这一体裁内在规律、规则的掌控等等,决定了这个人诗词作品的优略高下。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呢,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作品被评判的某项分数,所以人们会常说“诗向会人吟”。读者的欣赏水平,兴趣取向等因素,又决定着诗词传播的范围和深度,这也是有些诗词作品曲高和寡的原因所在

下面我们就诗词创作过程的共性,来逐步分享一下,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大致规律。关于其中各个环节,前人都做过许多论述,然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纵观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而不是局部的过度纠结,分析。同时也会照顾到其中细节深化的方向。

一、创作冲动(或动机)的产生

诗词的创作冲动,不外乎两种:主动的和被动的

1、主动的创作都是作者的有感而发

作者的内心情感、情绪,在受到外界的某种感动、刺激、共鸣等诱因时,会产生一种表达意向或冲动,极力需要为内在的情感找到一个宣泄抒发的出口。对于诗人来说,诗词就成了他们当然的表达方式 .咏史、怀古、思乡怀人、山水田园、送别、边塞等,都属于有感而发,主动创作的这一类型。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一(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诗圣杜甫这首诗,由目之所见之景物,一路惊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情非得已、弃官游秦,不知未来要身安何处的哀顿之意,实可堪称主动创作的经典作品。

2、被动的创作是由于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被动创作的作品,是依托需要之因而产生的果。最为典型的要数“应制诗”了,其他的如:答和诗、步韵诗、科考命题诗等,因为某种需要或为了适合某一情绪、场景或规则而产生的诗作,都属于这一现象。比如下面的两首诗,仅从题目上就能看出,都属于被动创作。

苑中遇雪应制(唐·刘宪)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龙骖晓入望春宫,正逢春雪舞东风。

花光并洒天文上,寒气行消御酒中。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宋·梅尧臣)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

二、体裁的选择

诗的创作,也会受到时间、情绪的影响或限制,也是有主动被动之分的。

主动的体裁选择,一般都是诗人选自己最擅长的或最喜欢的,以及自己觉的最适合所要描述对象的体裁,这一现象,古乐府和“歌行体”中,表现的最为自由和典型。如:《陌上桑》、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高适的《燕歌行》等等。

被动的体裁选择,形式上近似于命题考试,有着严格确切的题意体裁的要求。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应制诗的创作。就某一事物或题材,写五律或七律,古风或乐府,排律或绝句等,在特定场合里,是命题说了算的,任你“诗仙”“诗圣”、“诗痴”“诗囚”,都不能自己决定。

非官方的被动体裁,多来自于朋友之间的酬答唱和,步韵,比赛等一些诗人之间的互动形式。

三、韵字的筛选,决定了一首作品的情志基调

诗词中的韵字,即人们通常说的韵脚。韵字的选择,是历来为诗家重视的,杜甫把韵字的选择,比喻成‘悬崖置屋牢';被乾隆尊称“江南老名士”的著名学者沈德潜,在《说诗晬话》中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由此足见韵字之重要,关乎作品整体的稳固和成败。

我们听歌,或读诗,或朗读,都会有下面这样的体验,一个韵字当做一个节点,当一个节点(韵)出现以后,就会在心里期待另一个节点(押韵)。这是人天然的心理作用,如果期待的节点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有心理上的欢愉。如果这个节点没有如预期的出现,心里就会感觉失落,这是一种心理学的暗示效应。诗,绝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要向读者展示、和读者沟通,这种心理暗示,是通过韵字的布置得以实现的,这就是韵字在诗中的基本作用。

在这种作用的支配或引导下,韵字的阴阳、虚实、清浊;韵字字义的起承转合;音韵、韵律的抑扬回响;以及结合诗句意象、情感的顿挫回环等等,细微部分的挖掘、掌控,都更加凸显了韵字,对于整个作品的情韵枢纽作用。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上面这首诗中,韵字“前、悬、年、边”,为诗中的景物,主题情感的表达起到了稳固、和谐、优美的作用。作者在这里使用的韵字,在诗律的锤炼之下,达到了一字不能换,一字不能改,炼平淡而至奇绝的境界。

无论读诗,还是写诗,仔细揣摩、体会,韵字的“稳固”和“变化”,其中的韵味和乐趣会越来越浓,作品之于人的意义,才不会如梦痕波影,转瞬即逝。

四、起承转合的布局安排

这里所说的起承转合,是就整个作品的完整布局而言,是整体的结构布置。是作者为作品主题的表达所做的,对诗句的编排。在作品中起到的是“骨架”的作用。

近体诗,对于起承转合的要求、运用,是最为典型和严格的体裁。无论五言七言,还是律绝律诗,对这四部分章法的运用,是最鲜明和成熟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以大家最为熟悉的一首李白的绝句,来看一下:

静夜思(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床前明月光,【起】

疑是地上霜。【承】

举头望明月,【转】

低头思故乡。【合】

这首诗以“床前”“兴起”,承之以“地上”,在转句的部分,以“举头”而把意象扩张,放远到“明月”;合句“低头思故乡”,是收中寓放的运用,低头是近,思故乡是言尽意长的远。

这里的起→承→转→合,显示着由近→远→近(包含远意),和由放→收(言收意放),这样既有连贯又有扩展,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不单调专注于一物一处的技法运用,我们在诗词创作中,实在是应该借鉴和学习的。

五、修改与炼字的拣选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就是骑驴苦吟的贾岛同学,在科举考试期间,和当时担任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的韩愈,因为诗中炼字而偶遇的那首作品。这次偶遇不仅完善了一篇好诗,同时也以“推敲”这一典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流传下来一段千古佳话。

所谓练字,就是循环往复的重复检查,关于诗中每一个字,相对于格律和主题的表达,是否合适的选择过程,是对作品初期的漏洞、瑕疵、失误等,进行修改、补充、替换、提炼等精益求精的推敲过程,这一过程的辛苦和复杂,也许只有贾岛才是体会最深的人吧。

六、古代诗歌的成熟标志——唐诗

近体诗做为唐诗的主要诗体,也是相对于现代诗的古诗,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唐诗作为中华诗歌鼎盛的代表,其中创作规则的成熟和创作群体的广大,是同样重要的

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历史时期,诗作的传承,到了唐朝,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这样的积累,为格律规范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创作者在创作态度上,对作品质量要求的自觉意识,说明了做为创作主体的诗人,在主观上,达成了对格律规则的共识。大批持“推敲”态度的诗人,促成了统一规范的形成,催熟了留给我们后人的,至美至真的诗词作品。

结语:诗,内容上是“言志”的,为言志而产生的形式,是不同汉字的组合,同时这种组合,又是有机规则下的产物。这样的规则就是格律,格律之于诗词,就相当于刻刀之于璞玉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适用于诗词创作。

泥土通过淘炼,为产品的终极目的而设计制造,在规范的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指导下,通过匠人或大师的辛勤劳作,才能生产出精美的瓷器。把汉字组合成诗歌,也是同样的道理和相似的过程,其中的各道工序,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与优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创作并不难,如果押韵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韵字,你可以这样办
诗词创作方法探微(上)
古诗词写作基础知识简介(一)
璇月舞 诗词创作方法探微(四)
七律创作浅说(唐风)
赵朴初诗词创作特点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