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3岁女性突发脑梗死,病因让人意想不到


这种卒中病因,你考虑到了么?


23岁女性,出现右侧偏瘫、失语2小时,既往有偏头痛史,头痛时往往是双侧头痛、畏光。病因让我们很意外!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这个病例!

病例资料

患者女,23岁,因突发右侧偏瘫、失语2小时被送至急诊科。既往有偏头痛病史,发作特点是双侧头痛(右侧为主)和畏光,发作频次为每周3次,每次持续1-2天,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后头痛缓解。

家族成员中有一个姐妹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患者入院体温正常,血压112/62mmHg,心率64/分,律齐。一般体检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可服从指令,运动性失语。右侧同向性偏盲,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偏瘫,右侧触觉减退。NIHSS评分19分。明确的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和使用口服避孕药。

1

患者急性起病,病因首先考虑什么

患者急性起病,突发右侧偏瘫和运动性失语,需要鉴别的病因包括卒中、癫痫、脱髓鞘疾病、代谢性脑病、偏瘫型偏头痛及功能性神经功能障碍等。患者本次发作形式不同于既往偏头痛发作,没有出现头痛和畏光,出现了新发的右侧肢体无力,且无偏头痛家族史,因此偏瘫型偏头痛可能性小。

而根据患者的临床综合征,可定位于对侧大脑中动脉。因此,病因首先考虑的还是缺血性脑卒中。

颅脑CT排除出血,但在左侧尾状核、豆状核和岛叶区域发现低密度影(ASPECTS 评分7/10),考虑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患者接受了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静脉溶栓治疗。

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M1段闭塞。颅脑DWI示左侧MCA供血区弥散受限,包括左侧尾状核头、豆状核、岛叶及岛盖。

当前几项研究表明(ESCAPE、EXTEND IA、MR CLEAN),在存在大的动脉闭塞的情况下,机械取栓与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相关。由于在发病6小时以内且存在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了机械取栓治疗。

取栓后左侧MCA血流恢复。取栓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取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10分。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2

例介绍到这里,我们需要思索一下该例青年女性,卒中病因到底是什么?

青年卒中的可能机制包括心源性栓塞、镰状细胞贫血、夹层、烟雾病、血管炎、药物滥用、高凝状态和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为此,我们进一步筛查卒中病因,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在左心房内有一个大的肿物(>5cm),在舒张期经二尖瓣下垂至左心室。心脏MRI示分叶状、不规则、可活动的左房肿物附着在左心房壁上(4.9cm×2.4cm×2.5cm)(黑箭头所示)。

影像表现高度怀疑是心房粘液瘤导致颅内栓塞事件发生。同时也进一步筛查了血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抗凝血酶III、蛋白C、蛋白S、狼疮抗凝血物和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3

卒中病因示心房粘液瘤所致脑栓塞,下一步治疗是什么?

系统性溶栓治疗可能直接增加手术切除心房粘液瘤后出血风险。那我们是否可以延缓手术治疗时机?然而,在发病第7天患者出现突发复视,复查颅脑MRI示左侧中脑新发梗死灶。


考虑到卒中复发和预防第3次卒中事件发生,最终决定对该患者进行心脏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占据左心房体积的80%,肿块起源于左上、下肺静脉血管起始之间。

切下的组织碎块约7cm×6cm×1cm,半透明、棕红色。粘液瘤包括散在出血、局灶性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表面的纤维蛋白血栓。病人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无再发卒中。2个月后卒中门诊随访,患者恢复良好,NIHSS评分4分。


4

青年卒中的病因有哪些?

青年卒中(18-49岁)的发生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逐渐攀升。心源性栓塞通常由先天性或后天心脏病引起,是最常见的儿童卒中病因。随着对婴儿期结构性心脏畸形治疗的改进,这些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已进入青年期,导致青年卒中风险也在增加。

发展中国家以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最常见,而西方国家则以卵形孔未闭和二尖瓣脱垂常见。此外,偏头痛、非法药物使用、口服避孕药和妊娠已被确定为青年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如果卒中常见病因缺如时,则必须考虑罕见的病因。其中,由颈部外伤、结缔组织病(如Ehlers-Danlos、马凡综合征、成骨不全)引起的动脉夹层占青年卒中的20%。

其他罕见病因包括感染性脑膜炎、血管炎、心肌病、烟雾病和血栓前状态(包括抗磷脂综合征、V因子Leiden突变、抗凝血酶III缺乏症和蛋白C/S缺乏)。此外,青年人也存在老年人常见的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房颤。

5

心房粘液瘤是青年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因

青年人心源性栓塞的另一个少见病因是心房粘液瘤。粘液瘤是由心内膜下间充质细胞引起的心脏良性肿瘤,最常见于左心房。心脏肿瘤的发生率在尸检研究中为0.001%-0.3%,在超声心动图中为0.15%,近50%的确诊肿瘤为粘液瘤。

有29%-40%的患者出现栓塞事件。粘液瘤的栓塞风险可能受肿瘤大小、易碎性和左心房内径的影响。虽然这些因素对栓塞风险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但表面不规则、绒毛状和易碎的粘液瘤常与栓子的产生相关。脑血管是粘液瘤栓塞的最常见部位,粘液瘤引起卒中的发生率为21%-29%。

心房粘液瘤继发的卒中与其他病因所致卒中之间存在不同。这些患者以前可能没有症状或没有任何已知的卒中危险因素。视物模糊是该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其他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阻塞的血管通常是视网膜血管,其次是中等大小的脑血管(如M1段)。在心脏粘液瘤栓塞患者中,高达72.7%的患者发生多血管部位梗死。

粘液瘤引起卒中的患者对tPA治疗的有效率低于其他病因所致卒中,这主要是由于碎解的肿瘤形成栓子的完整部分。因此,机械取栓可能是治疗这些闭塞血管的更优选择,尤其是大血管受累影响到重要脑区。如本例所示,除非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心房粘液瘤,否则可能再发卒中。因此,未行粘液瘤切除术的患者需要进行随访。

心房粘液瘤是青年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因。早期发现病因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tPA和机械取栓来改善预后,避免遗留神经功能残障。最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粘液瘤。

本文译自2019年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的一篇临床推理文章。

参考文献:

Clinical Reasoning: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setting of atrial

myxoma. Neurology 2019;93;e1572-e1576.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沈遥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2岁男子卒中入院,治疗1周后无好转,原因竟是.......
周六绿茶:念去去千里烟波
21科普|17岁少年偏头痛到休学,四处问诊最终找到病因并有重大发现
心源性卒中的病因与影像特征
隐源性卒中的病因研究进展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