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刘省平:仰望路遥
仰望路遥

写在路遥逝世24周年纪念日


1992年11月17日,一位当代著名作家因病医治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熟悉的路遥先生。
今天是路遥先生的忌日。我在媒体上看到了很多关于纪念他的文章,看得我禁不住一次次眼热心酸。我自幼酷爱文学,读过不少文学书籍,知道不少著名作家,但路遥先生无疑是为数不多的最令我崇敬的作家之一。在我上高中期间,就已基本读完了他的主要著作。参加工作以后,我还陆续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拍成的影视剧。他的作品似乎数量并不多,以小说创作为主,最令人称道的是其成名作中篇小说《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以及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先生去世的那一年他刚42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处于中年阶段,正是大干事业的年纪啊。对于他而言,其文学事业刚刚步入巅峰,却戛然收场,肯定是心有不甘的。对于作家同行来说,路遥的病逝,让他们感到了肉体生命的脆弱,感到了文人命运的悲苦,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他们为这样一个伟大作家的去世感到惋惜;如果路遥还活着,或将看到他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路遥先生已经离开我们24年了。他生前有幸看到自己的心血之作《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却不知道自己离世这么多年了,依然还被无以数计的作家、读者们深切怀念,自己的作品被一代代又一代读者们阅读和追捧。假如他在天有灵,知道这一切,是应该感到非常欣慰的。一个作家感受寂寞和贫穷,最终所追求的最大的精神安慰不正是这些么?
也许在某些所谓的文学评论家眼里,路遥先生的小说采用的是近于陈旧的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故事情节朴实得近于“老套”,语言也通俗得近于“直白”。还有某些无知无畏者,指摘路遥先生小说的不足,声称自己的小说比路遥要好很多倍。甚至还有些无耻之徒,杜撰路遥先生的个人“隐私”,言下之意路遥先生本人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伟大。批评也罢,攻击也罢,有些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借路遥的大名,标榜和抬高自己罢了。诚然,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完美的,路遥先生的作品当然亦不例外。但事实证明,真正好的东西,总是会为人所赞扬,并流传久远。24年过去了,路遥先生的作品一版再版,连续多年都列居我国青少年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的榜首。他以刻画黄土高坡上的陕北人沉重悲苦命运的小说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小说作为文学重要体裁之一,语言叙述、故事情节是基本,思想和精神才是核心。路遥的先生的高度,正是在其文本之中所闪烁的思想和弘扬的精神。他的语言质朴无华,充满了泥土的气息,让读者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青年读者感到熟悉、亲切和温暖。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生活现实,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农村青年很多人能从路遥的小说中能看到与自己相类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所以很能引起内心情感的共鸣。路遥的小说,在讲述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物的故事,展示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同时,不时还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或者直接在叙述之余直接阐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这在其文本中随处可见。路遥的思想是否独特和深刻,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评判。但我更相信,凡是读过路遥小说的很多人大都有这样的感受:路遥对于文学的热爱、虔诚、执着以及写作的勤奋、认真、拼命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小说中的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等经典文学形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怕贫穷、困难和挫折,勇于努力奋斗的精神亦同样令人敬佩,他们给读者以温暖、勇气和力量,引人振奋和上进……

路遥先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虽出身贫困、生活艰辛、内心孤独,但从来没有畏惧和退缩过,他将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他热爱的文学事业上。他最终成功了,虽然以生命作为代价。他去世后没有多少家产,只留下了几部文学作品——这是他留给女儿、留给世人的一笔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亦是一种最伟大的精神财富。这些遗产和财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丰碑,是广大读者朋友的一生的精神食粮。
昨晚,一个从未谋面的文友打来电话,说他今日与十几位文学圈的朋友将一起从西安赶赴延安大学,参加路遥纪念活动,欲邀请我一同前往。我当时听罢有些心热,但因为没有时间,所以不能前往,但心向往之。其实我知道,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还有很多很多社会各界人士及普通读者赶赴延安大学路遥墓前进行了祭拜,还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在如今这个文学已经被边缘化、荒漠化的时代,依然有那么多人还能想起路遥、纪念路遥,这是一件让所有喜欢路遥的人们感到欣慰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普通的写作者,路遥是我的精神偶像,值得我一生去仰望。
 2016年11月17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栋 :永远的路遥,永恒的《平凡的世界》
文学写作的诸问题
遥想当年读路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勇
写作是心灵在修行
三个陕西人,绘就出一个省壮阔的文学地理!
路遥,超越苦难的精神标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