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道之人为什么都很长寿



文:闲云谷主原创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这段叙述,与释迦牟尼《金刚经》里的“无寿者相”之意是一样的。

一个人如果着了寿者相,就会被“相”所困,凡事都怕影响健康,影响长寿。

到头来就因为这种想要长寿的顾虑而耗尽元神,适得其反。

哪怕本来无病,也会因为拿错一份化验单而几月就呜呼了。

首乃人之神所,故为精力要素之大耗。

放松可以缓解精力耗损,所以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世间万物,唯有静者能长寿。

一只乌龟,没有必要是不会激烈运动的,所以长寿。

而且乌龟生长缓慢,基本靠近了“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境界。

然而兔子就不同了,繁殖力强,发育迅速,生长也非常快,死得也快。

还有蜜蜂,每分钟煽动翅膀的频率是惊人的,从生到死也就短短几月。

不像蜂王,出了一年一度的繁殖需要时不会飞出蜂巢的,所以蜂王就长寿。

行动快了心跳就必然快,科学曾经证实动物一生的心跳次数是有限的,就像一部发动机有转数报废一样。

树木也同其理,生长快的树材质也相对疏松,比如杨柳,寿命也较短。

生长缓慢的树木黄杨,有“闰年长一寸,平年缩三分”的描述,但是却有了“万年黄杨”的说法。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所以说人不能无故妄作,用网友的话就是“不要作死”。

脑子里要容得下生老病死的常理,将之视为自然循环的规律。

能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入道,才能长久。

古有老子,从没有风风火火的记载,连马也不骑,因为马也急躁。

所以老子为何借步于一头老牛,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武当张三丰,从来不轻易走出武当大门。

更多的时候就是闭关谢客,静坐修炼。

所学武功也基本是行云流水之式,最终悟出千古健身一绝的八卦掌。

老子与张三丰都是历史传说中长寿的得道之人,都是一个静字为要。

现代科学倡导生命在于运动,有些人就误认为运动越多就越健康。

其实不然,超负荷运动就是健康的杀手。

性急也容易发怒,发怒就会伤肝,这也是静不下来的缘故。

人生一世,不值得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财物计较。

哪怕家财万贯,死后也就一穴。

想通了,就不会计较了,也不急了,心就静了。

心静了,能容了,烦恼也无了。

一个人就像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那是多么悠然的心境。

这样的心境,必然能够达到更加长寿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寿之道
图解:健康有益 长寿之道(之身体的香)
长寿之道:学古人“饭后养生”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3章 自知自胜
养生长寿之道,在於"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
健康养生长寿之道:德行是"养生之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