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即理(三):人心本体的本然状态

心即理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来讲,“心即理”使阳明心学的整体建构获得了一个逻辑起点。那么从意义层面上来讲,“心即理”作为一个逻辑起点,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

世间万物 统一于人之心

首先,在本心和天道相同一的前提之下,凡是道所具有的品格,同时就成为我人心的品格,世界秩序和我们人的心身秩序达成了统一。王阳明讲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核心基础就在三个字之中,那就是“心即理”。

世界的统一性、完整性原本是通过道来体现的,那当我们本心即道之时,便与世界万物统一于人心。

据《传习录》记载,曾有弟子请教王阳明草木瓦石有没有良知: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据《传习录》记载,曾有弟子请教王阳明草木瓦石有没有良知:

通过王阳明师徒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弟子草木瓦石有没有良知的问题,而是直接告诉弟子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整个世界万物的千差万别最终汇聚于人心之中,这使得人心成为了最根本的关键点。人心不仅支撑起我们的身体,并且支撑起全部的世界,使得世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最终得以体现。

另外,“心即理”为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完善境界预设了前提。

既然本心即理,人心即道,所以人的自我的充分的生命展开,是等同于道的。道的世界有多少博厚,有多么的高明,人的生命境界便也应有多少博厚,多么高明。

2

跳出“井”底  拓展生存境界

既然本心即理,人心即道,那么我们自我生命的充分展开就等同于道。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个比喻,将未明了“心即理”之前的我们比喻成坎井之蛙。

对于井底之蛙来讲,世界和天也就井口大小。如果你对井底的青蛙讲,天不止井口那么一点大,这井底之蛙说我眼见为实,我看见的天就井口那么大,我不相信你说的话。

那我们如何才能让井底之蛙相信天真的不只是井口那么大呢?那只有设法帮助井底之蛙跳出井底。

而这个“跳出井底”,实际就是自我生存的局限性突破。而王阳明讲的“心即理”就试图帮助我们跳出井底,实现自我生命境界的突破,使我们能够真实的面对完整的生命境界本身。

如果我们不明了这个道理,仅仅局限于自我的私心、私利、私欲的主导之下的生活当中,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自我真实的存在,我们也对不起自己的本原生命。

只有明了本心即道,才可能使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世界当中进行拓展,最终使得我们的生命实现“心即理”所展开的完整境界。基于自我生命的不断突破,而进入到一个生命应有的完整境界当中。

3

下学上达 与天地合其德

按照古人的观点,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

《周易》有云:“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伟,后天而奉天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这就叫做下学而上达,这种下学而上达是通过自我的关于本心即道,本心即理的不断地内在体认、内在体知、内在体悟而外向体现的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

那么想要进入这个天地人神共在世界,就需要通过下学的手段来进行不断地突破,成为一个讲规矩、讲礼仪的人。

礼绝对不只是所谓的礼貌、礼仪等意思,这都是旁枝末节。礼之本在天道,是圣人基于天道的仰观俯察,化而裁之,通而变之,把它转变为人道的秩序,所以措诸于民,这是礼。

所以理的具体体现是不同的制度形式,但是它的整体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心声、现世的生活回归到一种特别的秩序,这种秩序就叫做人道。

4

天理人道 四方面的体现

人道本源于天道,所谓的人道无非是天道在人间的施用、体现,所以天人之道原本同一。礼作为一个制度,在整体上是要处理四方面的内容。

理在第一个方面的体现,就是遵循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就是试图使处在这一个政治体制当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建构成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

理在第二个方面的体现,就是处理伦理秩序。儒家特别强调父子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伦理法,先秦孔孟并未强调君主对于臣的绝对统治,同样也没有强调父亲对于子女的特权。它只是告诉我们,父子关系是所有伦理诞生的基础。

理在第三个方面的体现,就是社会公共秩序。我们总得走出家庭,走向社会,那我们就需要有公共交往的基本法则。

理在第四个方面的体现,就是鬼神祭祀关系。如何处理与各种各样神的关系,比如就家庭来讲的祖先、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等。那祭祀的内容就构成了“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可是这一方面的内容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

这就是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这里不仅有道德的世界、存在的世界、有价值的世界,还有人和人现实交往的世界,人和神灵交往而共在的世界,这才是古人所理解的世界。当我们明了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寻理,进入到这个广大的世界当中,我们也便可以像圣人那样,达到和日月合明,和天地合德,和四时合序,和鬼神合其吉凶的最终境界。

这个世界一旦达成,便是“心即理”作为一个生命境界的最终圆成。如此无限扩大高明的世界,也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循理当中切入。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生命境界的存在状态总是要体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那毫无疑问就需要我们切实的加以实践。

所以“心即理”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理论观点,需要你把它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没有第二条途径,知行合一。



扫描二维码,选择“立即购买”

《董平讲王阳明心学》



三智传习塾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平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盛兴为支撑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三智传习塾

集中国文化书院、三智书院十年之精华至诚打造,

旨在凝聚一批下学上达致力中华文化产业发展、

追寻良知社会践行的政者、学者、企业家,

建中立极、至诚传习,

致力于成为国内传统文化当代化传播的的第一平台,

为这个时代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与实践的反复,打开意义的境域,探析阳明心学的思想进路
[]心即理(三):世界秩序与心身秩序的统一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让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书:《周易》
王阳明:天地万物都在我心的作用范围之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