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昭和:​长兄如父似兵

导读

爸爸开导大哥,虽然无缘军旅,但你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也是家中的长子长孙,村里、家里你都是一个排头兵,你要为村民和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

长兄如父似兵

作者:孔昭和
大哥从小有个从军梦,17岁那年,他和另一个男同学顺利通过了空军某部的招飞体检,这让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向父母报喜,然而,最终却因为爸爸的“右派”身份,大哥未能通过政审关,大哥的军旅梦由此破碎。可以想象,这对大哥而言,打击该有多大!
爸爸开导大哥,虽然无缘军旅,但你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也是家中的长子长孙,村里、家里你都是一个排头兵,你要为村民和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
在爸爸的适时开导下,受挫的大哥,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以一个兵的姿态,收拾好失落的心情,在山沟里那片黑土地上开始了他的务农人生,依靠自己的强壮体格和勤劳双手,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母亲与大哥大嫂
当时的生产队实行工分制,队长为了带动大家的积极性,经常实行包工,这给大哥展示个人能力带来了有利条件。大哥的手头活非常快,耕地、播种、锄草、收割……不管啥活儿都抢在前头,既提高了全村的农耕生产进度,又为家里多挣了工分。
当年,我家住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邻水的穷山沟里,交通条件十分的不方便,就连现在村里都还是土路,50年前的交通不便就可想而知了。村民有急症送医院,不能靠车颠簸着,而是要靠人抬着担架送医。
大哥是个热心肠,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大哥都是有求必应。 
有一天,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饭,西山沟的昭田哥慌慌张张跑来,哭着向我爸妈求助:“二叔、二婶,不好了,我妈难产,怎么办呀?”爸妈异口同声道:“赶快组织民兵送医院啊!”大哥听了二话没说,拽着昭田就跑,边跑边说:“昭田,你赶紧去生产队把担架拿着先回家准备,我去喊人。”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由大哥亲手组建的六人担架队,便抬着昭田妈深一脚、浅一脚,疾行二十余里乡村路,到了公社医院。
医生把昭田妈送进急诊室后,还没等大家把粗气喘均匀,就听到急诊室的有医生大声喊:“谁是患者家属?产妇大出血,血库没有备用血。如果不及时输血的话,母婴的生命都保不住。”紧急关头,大哥挺身而出:“医生,我来,我是全能O型血。前段时间征兵体检时刚刚验过,不用验血了,救人要紧,直接输吧,多少都行,只要能救活俺大娘比什么都强。”
那个时候,山里人对献血这事儿存在很多误区:说啥“一滴精,十滴血”“抽血能伤元气,影响生育能力”。有两个本家兄弟偷偷扯着大哥的衣角暗示他不要献血。但大哥还是以一个军人的奉献精神走进护理站,伸出胳膊,义无反顾地献出了400CC血。
 “哇啊”,寂静的走廊里传出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昭田哥激动地握着我哥的手说,大哥救了他们家两条人命!
第二天一大早,昭田哥拿了20个鸡蛋,送到我家让大哥补身体,说后续还要专程来答谢救命之恩。大哥说:“昭田,你快把鸡蛋拿回去,我大娘现在正在坐月子,我献血是为了救命,可不是为了求回报的。”少不更事的我,当时是多么盼大哥能留下鸡蛋,让我也跟着蹭吃一个啊。但是,爸妈和大哥坚持让昭田哥把鸡蛋拿回去了。
以大哥为首的孔家沟担架队就此成立了,谁家有产妇和病号需要紧急送往医院,只需要一个紧急哨声,担架队成员就会立刻集合起来为民服务。
孔家六兄弟与两位表兄弟,前排右二为大哥
在生产队里,大哥是一直以排头兵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的,不仅干活冲在前,还总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在家里,大哥更是以长兄如父的使命担当,时刻为弟弟妹妹做表率。
大哥婚后,在嫂子即将临产时,主动提出负债分家另居,为的就是减轻父母的生活压力。侄女出生后,为了改善一家三口的居住条件,大哥携妻带女,从山沟沟迁徙到了嫂子娘家所在的沿海村庄。
山沟里以种玉米为主,沿海地带以种水稻为主,两种农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操作。大哥突然由贫困的家乡来到陌生的鱼米之乡,从衣着打扮,到言谈举止、饮食习惯、农活的操作等,都带着山里人的贫穷烙痕。大哥的格格不入,在刚迁入新村的日子里,让当地人很是鄙视和排斥。
大哥对当地村民们的漠视与冷淡丝毫不予计较,只顾用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埋头苦干。仅用一年时间,大哥便适应了新的环境,熟练了新的农活,水稻育苗、插秧、薅草、灌水、收割、脱谷等一系列的农活儿,大哥样样都可以冲在前头,累了、乏了自己承受;受气了、想家了,就偷偷拿出父母的照片看看,亦或是通过出力流汗来释放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压根不敢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动辄找父母求助。逢年过节回到父母身边时,都是报喜不报忧地捎回一些鱼虾、大米,给家人改善生活。  
大哥分家一年后,自己的小日子刚有起色,爸爸便含冤早逝了。没了爸爸,大哥这个长兄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虽然自己在小家省吃俭用过日子,但却时刻不忘记孝敬妈妈和帮衬弟弟妹妹。
没了爸爸之后,身为长兄的大哥,对自我的约束也更严格了。他说自己必须行得端、做得正,才能把弟弟妹妹都引领到正道上。
大哥嫁长女时全家合影 
为了挣钱供孩子读书,三伏天,邻居们在家悠闲歇伏时,大哥却不辞辛劳地到浅海滩涂上挖蜢嘎卖钱;晚秋初冬时节,别的男人开始宅家猫冬避寒时,大哥却独自一人在瑟瑟的寒风中,捡拾社员大批量收割时遗失在田地里的稻穗。一个稻穗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一个月下来,大哥也能拾得满满一麻袋。大哥在弯腰辛苦拾稻穗时,心里盛满的是幸福,他想着,自己多捡拾一个稻穗,弟弟妹妹就能多吃上一口米饭。
大哥辛劳一辈子,心里想的都是如何着敬老爱幼,很少为自己着想。
我结婚时,正赶上妈妈病危住院,大哥大嫂便主动送到医院50元钱给妈治病。从那以后,大哥大嫂不管自己的日子过得多艰难,都一直没断过每年给妈妈付赡养费。而且,从来不与我等几个弟弟攀比计较,给老人的赡养费随着他自己生活的好转逐年增加。大哥只顾做好自己,不曾给弟弟妹妹做硬性规定,要怎样为老人尽赡养义务之类。大哥只知道自己是长子长兄,带头尽孝就是。 
大哥不仅孝敬妈妈,二哥重症手术、三哥家造船、我家盖房子……不管哪个弟弟妹妹家有事,大哥都会义不容辞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在日常生活里,充分展示了他长兄的形象和舵手的风范。
2O11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年方48岁的五弟因突发心梗不幸去逝。当时,妈妈正在广州的弟弟家越冬,大哥决定保守五弟死迅,暂时瞒住老妈,让老妈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揪心之痛。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五弟的丧事是由大哥领头操办的,五弟媳当时痛哭流涕拿出了一万元钱给大哥,说老五就攒下这么多钱让大哥看着安排。而大哥却没用这笔钱,用大哥的话说,老五虽然走了,但我们哥们儿还在,你放心,五弟丧事一定办好!大哥说着,便带头拿出2000元钱,我们所有兄弟姐妹都很自觉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六弟自己就拿出一万多块钱,就连小字辈最少都出五百元钱。丧事完后剩下一万余元,也留给五弟媳自行支配,以备日后生活所需。
在老妈不知情的情况下,大哥能把五弟的丧事办得这么得体,周围邻居纷纷夸赞我们孔家是仁义之家,是充满凝聚力的大家族。
大哥大嫂
在大哥的带领下,我们几兄弟都是娶妻生子后,便学着大哥的担当,负债出门、另辟炉灶,自力更生、白手起家
但我们兄弟分家不分心,兄弟姐妹之间,都能在过好自家小日子的前题下,互相补贴、互相照应,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竭尽所能地孝敬妈妈、照顾弟妹,每一家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枝繁茂盛!现在,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是,我们一家人都能紧密团结在一起。
大哥一生坎坷,顺境不骄、逆境不悲,治家有方、妻贤女孝。两个女儿先后考上理想大学,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女儿工作在镇政府机关,婚后自己住上楼房的同时,也协助爸爸妈妈住上了楼房;二女儿留学归国后,在广州某外语中学任教。如今的大哥,本该安享晚年,却又到广州的女儿家“服兵役”带外孙了。
大哥是个非常有孝心和讲究传承的人,曾主动供奉着祖宗牌位四十多年。大哥说,供奉祖宗并不是迷信,而是生者对于前辈的生生不息的一种怀念,是为了后人不忘初心、不忘祖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因为长兄做出了榜样,年前,我把祖宗牌位接管着供奉,这就是大哥榜样的力量使然,这就是优良家风的传承。
大哥这一辈子最爱的衣服就是军装,即便是现在到了广州大城市生活,也喜欢捡外甥的旧军装穿。很多人会觉得大哥老土,但我们家族的亲人们都懂大哥,他是在用晚辈们的旧军装,来延续自己的未竟的军旅梦呢!他在用旧军装向曾经的理想致敬!

大哥不是军人,却神似军人。生活中,他一直在用军人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军人的奉献精神装点自己平凡的人生;大哥不是兵,却一直用排头兵的姿态,激励自己和兄弟姐妹,奋发图强,拼搏向上! 

作者与大哥

 

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长兄,父母去世后,我却拒绝了兄弟姐妹过年来我家团聚的请求
回邯探兄记zjkzxd
儒学源流:长幼有序
中华文化—道德篇 . 人生八德《八德故事之“悌”篇》(1)
三只猫咪两个住箱子,一个精致一个糙,主人:这样挺省钱的
唐浩明评曾国荃:湘军将领还有哪个比他要敢做敢为|湘军|曾国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